单采血小板发生献血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8-11-20 11:38欧晓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欧晓芳

摘要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80例,分析出现献血反应的因素和处理手段。结果:出现献血反应40例(22.21%),献血反应的出现和献血者年龄、血型没有关系,和献血者的体重、性别、献血次数和献血量有关。结论:应对献血者的指标进行严格管控,挑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需具备体重合格、身体素质强、相应献血经历等条件,在开始献血前应做好相应健康教育,落实相应护理工作可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

机采血小板是成分献血的主要方法,具备纯度高、输血不良情况少的特征,但是收集血小板需要的时间较长,并且收集时在体外循环的血液量极多,献血反应情况大量存在。为探讨防范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对策,该研究将本中心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达到机采血小板标准的献血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献血反应的因素进行归纳,给出防范处理对策,现将全部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择本中心达到机采血小板标准的献血者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年龄19~ 54歲;女性体重≥50 kg,而男性体重≥60 kg;和上次献血机采血小板时间相隔>2周,开始献血前外周血小板数量≥150×109/L,献血前1周之内均未服用任何能控制血小板作用的药品,全部献血者均和《献血者健康要求检查》相符。

方法:①设备和抗凝剂:设备:均使用全自动Trima血细胞分离机、MCS+血细胞分离机和相应配套的一次性应用管路[1]。抗凝剂均采用ACD-A抗凝剂,每袋500 mL,相关配方是葡萄糖、枸橼酸钠和枸橼酸,全部都是山东威高集团公司生产[2]。②收集办法:开始收集前,对献血者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将体重、性别等相应数据资料录进血细胞分离机,并设置相应的程序。ACD-A抗凝剂的比例是10:1~ 11:1。收集的速度:男性达到90~ 120 mL/min,女达到70~110 mL/min。③防范献血反应的决策:在进行操作时应紧密管控抗凝剂的流速,开始收集前给献血者服食20 mL葡萄糖酸钙口服液[3]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①轻度:口周麻木,心跳速度变快,发生眩晕和接连呵欠情况;②中度:在不良反应轻度的基础上发生胸闷、心悸、恶心等情况,血压显著降低;③重度:献血者发生意识蒙胧和障碍、抽搐、晕厥等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80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40例,出现轻度献血反应15例(8.33%),出现中度献血反应5例(2.77%),出现重度献血反应20例(11.11%);当中因枸橼酸钠中毒10例,因为紧张、恐惧等相关因素18例,因劳累、空腹等原因导致献血反应7例,因晕针等相应因素造成献血反应5例,均占据总中毒人数5.55%、10%、3.88%、2.77%。对全部献血者的不良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后都恢复正常,没有任何1例发生并发症现象。

讨论

该次研究中,因为枸橼酸钠中毒10例(5.55%);因为紧张、恐惧等相关因素18例(10%);因劳累、空腹等原因导致献血反应7例(3.88%);因晕针等相应因素造成献血反应5例(2.77%)。从此次研究中能够知道出现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①精神原因:因为献血者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神经过度兴奋,在血压降低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献血反应。②体质原因:献血者长期处于空腹、劳累、饥饿等状态,就会造成机体应激水平增强,从而致使神经过度兴奋,出现献血反应;当然有的也和献血者本身的体质有相应联系。

有效防范机采血小板出现献血反应的措施应按照相关原理来设置:①献血前做好相关宣教工作:面对无偿献血者,血站工作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积极主动地接待,然后详细询问献血者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献血的相关知识。另外,在献血前要严格进行体检,对于不合格的献血者要及时告知其体检情况,并对其做好保密工作,增加其被尊重感及安全感。②饮食护理:对于无偿献血者,血站工作人员要详细询问其前1d晚上的睡眠情况以及献血前的饮食情况。如果献血前一晚睡眠不佳,则告知其未达到献血要求,将一些有助于睡眠的方法告诉献血者,待其睡眠充足后再进行采血。对于献血前未进食者,血站要为其提供面包、鸡蛋以及牛奶等食物;如果献血前已经进食,工作人员要详细询问摄入了哪些食物,同时告知献血者不可空腹献血,否则容易引发出汗、晕厥等不良反应。③心理疏导:对于部分献血过程中出现精神紧张的献血者,工作人员要对其展开心理疏导,通过语言安慰对方,告知其不必过于惊慌,要以平常心对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要告诉献血者,血站采血技术专业、消毒效果极高,所有献血者均是使用一次性的采血物品,并且当面将包装拆开进行采血,消除献血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稳定其心理,以免精神过于紧张;如果献血者出现晕血、晕针,工作人员可以建议其在采血过程中转移注意力[4]。④不良反应处理:采血完毕之后,工作人员要将献血者搀扶到休息区进行休息和观察至少0.5 h,如无不良反应方可允许献血者离开。对于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要将其隔离到人流量小、空气质量佳、安静的地方,并且以头低脚高的体位平躺,同时加强其血压、呼吸、脉搏以及脑部供血等检查,献血者清醒后及时给予口服糖水或者高渗葡萄糖静注,使其充分休息。⑤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血站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新的采血技术,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及能力,促进采血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爱华,章爱梅.关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183-184.

[2]袁志军,张婧婧,杨志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和免疫产生意外抗体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2):2296-2298.

[3]董坤.49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9):111-113.

[4]吴建君,宋娜丽,向仁雪.不同类型血小板制剂的临床输注安全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9):2660-2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