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2018-11-20 11:38刘超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慢性咳嗽西药临床效果

刘超群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咳嗽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各项症状好转时间。

关键词 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西药;慢性咳嗽;临床效果

慢性咳嗽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科疾病,指咳嗽时间≥8周且经X线胸片提示无明显疾病症状的咳嗽。中医认为慢性咳嗽属于“顽固性咳嗽”“久咳”等范畴[1]。现阶段,西医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研究指出,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4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①由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导致的慢性咳嗽患者;②药物、精神心因性等因素导致的慢性咳嗽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药物过敏史或患有严重的可影响本研究结果疾病的患者。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抗生素治疗7d,后使用化痰止咳剂、支气管解痉平喘剂维持治疗7d。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方药组成如下:桃仁、红花、生地黄、桔梗、白前、蝉衣、牛子、地龙、川贝母、赤芍、枳壳、橘红各10 g,蜈蚣1条,依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可辨证增减药物,将以上药物混入清水中小火煎煮,取藥汁300 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所有患者均连续接受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若患者合并其他病症,则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咳嗽、喘息、憋闷、哕音、咳痰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评价标准:①无效:日常活动严重受限,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加重;②有效:基本可正常参与日常活动,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体征好转;③显效:可正常参与日常活动,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两组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慢性咳嗽指持续性咳嗽≥8周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若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

现阶段,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平喘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止咳治疗,但治疗效果较差,仅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且无法从根源上治愈。中医认为,慢性咳嗽属于“久咳”的范畴,主要病变在肺,但同时与肝、脾、肾亦有着紧密联系,肺络瘀阻、风邪阻络、痰瘀互结、肺失宣降、气血不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重点在于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本研究使用的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中,生地黄等可清热养血、滋阴生津、开宣肺气、祛痰排脓[4];蝉衣、地龙等可散风除热、利咽;红花、桃仁等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祛瘀血、抗过敏。诸药联用具有良好的清肺平肝、清热肃肺、活血通络等功效。

本研究中两组均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接受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仅接受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亦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相较于传统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活血通络搜风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肺功能,同时缩短了各项症状好转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岩,刘桂颖.刘桂颖论治咳喘特色[J].吉林中医药,2013,33(7):672-674.

[2]侯安存.慢性咳嗽及燥咳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2-114.

[3]张学燕.慢性咳嗽的中西医综合分析[J].光明中医,2014,29(3):662-664.

[4]郭洪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60例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6):868.

猜你喜欢
慢性咳嗽西药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症状体征及血清IgE水平的改善作用
自拟方剂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