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和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的Meta分析

2018-11-20 11:38丁昕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通心络

丁昕涛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关于通心络、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的资料,用RevMan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心络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水平、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通心络、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更好。

关键词 通心络;他汀类药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备受临床关注。>50岁人群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群体,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临床实践发现,部分老年患者因斑块因素导致管腔狭窄,致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严重的则导致血管阻塞的发生[1]。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应用通心络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通心络和他汀类药物治疗予以Meta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检索:以PICO为文献检索原则,将“颈动脉粥样硬化”“通心络”以及“他汀药物”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相关期刊中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进行整理,保证入选的文献全面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且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无肿瘤患者;②年龄≥40岁;③干预措施包括通心络、他汀类药物;④研究类型为对照试验。

排除标准:①文献信息不完整;②含有特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如儿童、孕妇等;③重复发表文章等[3]

文献信息的选取:选取文献研究中的数据,并将其建立一个信息表,包括文献特征(包括文献的作者、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时间等指标)、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包括治疗的方案、用藥的种类、疗程等指标)、研究对象(包括既往病史、性别、年龄等指标)、试验结果(包括临床治疗情况、不良事件等指标)。

质量评估:文献的质量评估方法选取Jadad's评分方法对入选的试验质量进行评价,评分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盲法:0分为非盲法或者应用方法不正确;1分试验为双盲法,但未交代清除;2分为正确使用双盲法,且交代清除。②随机分配法:0分为应用不恰当,出现交替分配;1分为单纯描述随机试验,未予以具体方法;2分为正确应用随机分配,例如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③失访与退出法:0分为未报告退出的数量和理由;1分为描述了退出的数量和理由。总分5分,1~2分为低质量,3~5分为高质量。文献检索、信息选取、质量评估等均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如果出现异议,则通过共同讨论,以讨论结果为最终结果。

统计学方法:用于Meta分析的软件为RevMan5.1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采取χ2检验和I2检验,如果异质性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应用固定效应模式,中等异质性(25%2

猜你喜欢
他汀类药物通心络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