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分析

2018-11-20 11:38黄泽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黄泽华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复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眼压升高率、眼睑水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关键词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致盲性眼科疾病,目前在临床上采用常规巩膜扣带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疾病,临床疗效不显著[1]。玻璃体切割术配合硅油眼内填充术是临床上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该手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部分患者术前存在恐惧、焦虑等应激情绪,对手术顺利开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因此,临床上行玻璃体切割术时,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提高预后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收治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9:7,平均年龄(55.2±8.2)岁。试验组男女比例17:15,平均年龄(55.4±7.8)岁。视力情况为光感12例,0.05~ 0.1视力31例以及眼前手动21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心理干预:由于视力突然下降,患者一时不能接受,且面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术后疼痛、过度担心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视力恢复情况,往往会出现孤独、绝望、紧张及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多沟通,必要时家属可协助配合交流,不断简述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证、必要性及重要性(手术可促进视力提高,更重要的是可防止视网膜完全脱落,预防青光眼及眼球萎缩等严重疾病),并对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术后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的认识,以便积极配合手术治疗[3,4]。同时还要多鼓励、安慰及关心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可增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及焦虑等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②术后健康指导:术后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遵循裂孔在上的原则,并介绍正确体位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可以了解体位的重要性,可预防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同时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5]。③体位护理:在术前主要依据视网膜裂孔为原则,同时患者需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对于视网膜裂孔处于下方患者,则给予坐位或高枕卧位,对于视网膜裂孔处于上方患者,则给予低头仰卧位,并且对患者头部及眼部活动进行严格限制,且叮嘱患者不可碰撞或用手揉眼睛。术后体位的选择应以裂孔部位为依据,对于裂孔上下方,给予俯卧位,对于鼻、颞侧部位的裂孔则给予侧卧位[6]。所有患者需给予几种特殊体位进行交替更换,可减轻患者不适或疼痛感,同时还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如白天休息或用餐时,可以在桌上放小软枕,两手臂自然放松在腿上;夜间睡眠休息时取俯卧位,并应用眼科专用头垫垫在额头部位,两手臂屈曲放于头部两侧,嘱患者如有胸闷、气促等现象发生需及时报告,并定期按摩、活动四肢,防止血栓形成。④疼痛护理:对于疼痛患者,护理人员需观察发生部位、时间、性质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并快速区分是眼压过高引起的疼痛还是切口引起疼痛,一般切口疼痛出现较早,术后麻醉过后可出现,持续时间短,护理人员及时解释疼痛原因.安慰及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稳定患者心态,在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对于眼压升高引起疼痛,可给予噻吗洛尔眼药水点滴治疗,以及口服醋甲唑胺和甘露醇快速滴注等,以便控制或降低眼压水平[7]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SAS评分标准:①轻度:50~59分;②中度:60~ 69分;③重度:>70分。SDS評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情况。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模拟量表评分统计,用0~ 10分表示,其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同时统计其复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眼压升高发生率以及眼睑水肿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版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眼压升高率、眼睑水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主要由于视网膜神经上皮、色素上皮等组织相分离的一类致盲性疾病,引起复杂性视网膜发生脱离的原因与视网膜裂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玻璃体牵拉及液化等因素相关[8]。目前,临床上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方法是玻璃体手术,可解除玻璃体牵拉,并尽早封闭裂孔,可及时预防青光眼等疾病。但由于手术风险高,患者存在恐惧、紧张等应激情绪,影响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不能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本研究中,主要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以适应或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要。在护理期间不断观察患者,寻找其体位、眼部以及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原因,并在不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赢得患者满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取俯卧位,极易出现头晕、颈肩背酸痛,可给予患者舒适体位护理,并指导患者在术后日常活动中经常更换体位,同时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对于情绪低落及绝望的患者,通过给予情感支持,并适时给予鼓励,以及特别强调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治疗优势,提高信心。

综上所述,针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术,辅助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参考文献

[1]徐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4):3296-3297.

[2]赵志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8):6197-6198.

[3]周扣红,刘小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0-11.

[4]徐素珠,刘彬彬,齐培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25(14):108-109.

[5]王清秀,陈淑芹,臧萍.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1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8-10.

[6]熊丽芬.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72-74.

[7]董晓怡.舒适护理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48.

[8]吴秀华,冉令梅.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08例围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13-214.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