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11-20 11:52刘丽华
中外医疗 2018年29期
关键词:琥珀酸尼龙过敏性

刘丽华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该科室调查的患过敏性休克的患者122例资料,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头昏、意识不清等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4,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0,P=0.005)。两组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治愈效果优于地塞米松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中图分类号] R5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0(b)-010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hylprednisolone and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naphylactic shock,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22 patients with anaphylactic shock from March 2016 to June 2017 was condu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drugs. The control group was based on the basic treatment and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on the basis of basic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to relieve symptoms such as dizzi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hange val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6.744, P<0.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4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1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3.380,P=0.005).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naphylactic shock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is better than dexamethason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naphylactic shock; Methylprednisolone; Dexamethasone

過敏性休克是一种会威胁生命健康的全身多系统速发变态反应,其反应机制是Ⅰ型变态反应,一部分其诱发机制是其他免疫学反应[1]。患者在暴露于过敏原的条件下,可迅速出现全身潮红、哮喘、窒息、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的症状[2-3]。现阶段,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一种有效药物,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的作用,而在糖皮质激素里面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以无需肝脏转化,见效快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地塞米松则需经肝脏代谢起效,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相比,时间延长,对于重症患者疗效差。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方便选取122例在该科室治疗的病例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泼尼松龙琥珀酸钠配合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122例该科室调查的过敏性休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女性25例,男性3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9.0±3.23)岁;观察组患者女性24例,男性37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51.0±1.69)岁,所有患者同意配合参加该次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次临床研究报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四肢末梢变凉;收缩压<90 mmHg,脉搏细弱,脉压差<20 mmHg;心率增快,出现呼吸频率降低,呼吸困难;颜面色苍白[4]。

1.3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需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及其他生化检查,接受常规治疗,包含选择平卧体位,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气,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皮下注射给药 0.1% 肾上腺素(0.5~1.0 mg),联合抗感染的抗生素,给与多巴胺使血压持续偏低者升压,配合保护心脑等支持治疗,应用血管活动性药物,治疗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

1.3.1 对照组 选择地塞米松治疗,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6020538)10 mg,同时静脉维持滴注0.9%氯化钠溶液250 mL以及地塞米松10 mg。

1.3.2 观察组 选择甲泼尼龙治疗,先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20100347)120 mg,同时静脉维持滴注0.9% 氯化钠溶液250 mL和甲泼尼龙120 mg。

两组患者均需被观察在治疗期间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其末梢微循环情况[5]。

1.4 疗效判定标准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症状恢复时间。显效: 6 h为一个周期,治疗一个周期内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脉压差>20 mmHg且收缩压稳定在90 mmHg以上,血氧饱和稳定在0.95~1.00,心率维持在55~100次/min,呼吸频率0~15次/min,末梢循环改善,四肢温暖干燥,颜面红润,全身皮疹消退。有效:达到上述标准的时间在两个周期之内。无效:治疗两个周期后没有达到以上标准[4]。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全身皮疹,血压速降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0,P=0.005),见表2。两组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

3 讨论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健康的全身多系统速发变态反应,其反应机制是Ⅰ型变态反应,一部分其诱发机制是其他免疫学反应[5-7],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一种有效药物,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的作用,在糖皮质激素药物中,尤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较好。甲泼尼龙一种由人工合成的中等效果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其不含卤素,起效快,具有抗炎症、抑制免疫反应、抗过敏等药理作用,其主要以降低 NF-KB 的活性来减少一些体内占大比例的炎性介质的转录合成反应,降低炎性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的数目。根据其性质可发现其在消化道吸收特备快,其存在为活性形式,不需要经肝脏转化就能发挥其药理作用,并且其半衰期均与服药形式无关,血浆药物半衰期为2.3~4 h,生物半衰期为12~36 h。一方面,甲泼尼龙在体内可血药浓度可迅速升高,并且不良反应小,不同体质的患者均可正常耐受,尤为适用于危重患者。另一方面,甲泼尼龙能降低溶酶体酶的释放和减少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降低前列腺素及其有关物质、组胺、缓激肽、嗜酸性细胞的浓度,缓解血管扩张,因此改善病情。而地塞米松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相比于甲泼尼龙起效迅速的特点,地塞米松起效较慢,不利于过敏性休克危重患者搶救。因为其要经过肝脏代谢发挥作用,相比于甲泼尼龙起效时间推迟0.5 h。二者相比,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甲泼尼龙的亲和力是地塞米松的2倍,而且具有较为突出的局部抗炎作用,是地塞米松的5倍。

该研究表明,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过敏性休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3%,效果显著优于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0,P=0.005);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全身皮疹,血压速降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减少,且其他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以上结果表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过敏性休克方面效果极好,并且与陈泽钰[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甲泼尼龙相比于地塞米松而言,在治疗过敏性休克上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越性,并且甲泼尼龙不良反应小,适应人群更广泛,无论是急症的抢救还是对病症的缓解和稳定,均能表现出切实的疗效,有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开发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元娜.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医药导报,2016,35(7): 779.

[2] 彭志元.甘露聚糖肽致急性过敏性休克救治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132.

[3] 司可意.12例静脉滴注甘露聚糖肽致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300.

[4] 朱士丽.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过敏反应的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 :293.

[5] 韩志云.甘露聚糖肽注射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海峡药学,2015,21(1) :258.

[6] 程海波.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 98.

[7] 徐曙霞.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32):138.

[8] 陈泽钰.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5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22):191.

(收稿日期:2018-07-12)

猜你喜欢
琥珀酸尼龙过敏性
针刺联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α-生育酚琥珀酸酯的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