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2018-11-20 11:52石燕
中外医疗 2018年29期
关键词: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石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术后72 h 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2个月的Harris评分,护理服务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VAS评分分别为(16.96±2.63)分、(3.18±1.0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86.58±7.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4.043,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0(b)-013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7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research group gave comprehensive results. Sexual care,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VAS pain score at 72 h after surgery and the Harris score at 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excellent rate of care servic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VA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16.96±2.63) points and(3.18±1.01) 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arris score (86.58±7.8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cademic significance(P<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nursing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3.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4.320, 4.043,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fter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Nursing method; Nursing effect

人工髖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骨科疾病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1],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破坏并伴有中重度功能障碍,从而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和矫正畸形[2]。但由于有效护理方法的缺乏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创面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该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根据入组时间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0例。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9岁,平均(65.35±5.34) 岁,病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骨性关节炎9例、股骨颈骨折13例,患者术前Harris评分 (32.23±2.35) 分;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9岁,平均 (65.85±5.27) 岁,病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骨性关节炎9例、股骨颈骨折12例,患者术前Harris评分 (33.35±3.18) 分。排除标准: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造血系统疾病者;严重骨质疏松或骨代谢相关的系统性疾病者;精神类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术前Harris 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患者术前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指导训练,术后开展心理护理,进行宣传教育,并指导饮食和康复锻炼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卡片、展板等形式细心讲解手术目的、流程、准备和注意事项等与手术有关的基本知识,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手术恐惧症[4]。充分术前准备,帮助患者习惯床上排便,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及踝泵运动训练,并做好手术部位的消毒准备工作等。②术中护理:加强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体温监测,设立适宜的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1~25℃;注意覆盖,尽可能减少皮肤暴露;采用预加温、暖风机等措施维持患者术中中心体温>36℃。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助安置其至适宜的麻醉及手术体位,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注意分散压力,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保护患者皮肤完整性。③术后护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根据患者面部表情及语言描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运用暗示、分散注意力、音乐或药物等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可改善患者焦虑心情,促进早日活动和进食。评估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及时清潔受压部位皮肤,每小时为患者平抬受压部位1次,10 min/次,并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干燥。④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多吃鱼、骨头汤和牛奶等富含钙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促进康复。⑤预防并发症护理:定时检查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更换手术切口处敷料,若发现患者出现发热、手术切口愈合迟缓和血肿等症状,及时对切口进行清创处理;术后3 d便指导患者开展肌力训练、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训练,以及体位训练等,避免患者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严密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创面疼痛、发炎和红肿症状,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⑥术后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5-6]。

1.3 观察指标

髋关节恢复情况的优良率,术后72 h的VAS和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VAS代表疼痛评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正相关,分值为0~10分。髋关节置换效果评分采用Harris 法,包括关节活动度、稳定性、疼痛、畸形以及活动能力等,采用百分制,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尚可,低于70为差。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优良率比较

经护理后,采用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Harris评分以及治疗时间比较

术后72 h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均存在一定程度并发症,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可靠的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多年临床实践的论证[7]。尽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但术后护理不到位,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延缓患者创面愈合和关节预后,甚至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和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术前、术后的综合康复护理至关重要,不仅可消除患者手术恐惧症,增加配合护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此次研究表明,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接收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有效降低VAS评分和增加Harris评分,同时提高了护理优良率,以及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主要为创面感染和深静脉血栓。文献报道显示[8],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在20.00%~30.00%范围内,主要并发症为创面感染,采用实施预见性护理、强化性心理护理等其他综合护理方式,护理满意率也均高于90.00%,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10.00%,与该次研究结果中并发症发生率3.33%相符。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关节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可达到其他综合护理的程度。尽管难以避免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以创面感染相对较高,可能原因是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破坏体内菌群环境以及诱导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且多种抗菌药联合运用并不能降低术后感染率,因此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坚持合理用药。由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和自愈能力相对较差,且本身常伴有基础疾病或者老年慢性病等,因此手术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手术过程中单纯依靠医生的熟练操作往往是不够的,需要护理人员的熟练配合以及对患者的综合护理,共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结合医护人员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临床症状的记录,以及相关的康复锻炼、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愈后,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加快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6,35(3):160-162.

[2] 肖丽君.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76-79.

[3] 程玉兰. 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3):163-164.

[4] 刘晓虹. 延续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8):1026-1028.

[5] 倪秀梅, 李伦兰,甘玉云,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24):3449-3453.

[6] 邓文华, 郑卫红,邓文清.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 13(22):88-90.

[7] 张海燕, 郑春兰,纪宝琼.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 77-78.

[8] 顾俊芳.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4,30(22):3468-3469.

(收稿日期:2018-07-13)

猜你喜欢
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脑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