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及可能

2018-11-21 06:01林子懿
散文诗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抒情层面宇宙

宇宙的运行有三种美,人类的生存有两个面。其一是建设美,其二是机械美,其三是意识美。另一,是实体的层面,另二则是虚拟的层面。新生的婴儿尚无明确的意识,却能够自觉吮吸妈妈的奶头,并获得食物,这是宇宙在物层面上的建设。

宇宙的建设,又大致可分为通用和选用两类。通用建设,普遍显示在大的类别划分之中,比如哺乳动物幼崽的吮乳行为,比如恒星以氢核聚变为氦核,作为其存在过程的始终等等。选用建设因时间、空间和物本身的差别而异,体现出来不同的方面,比如有人善于沟通,有人善于管理,有人做工,有人做艺。当然,往下又可以细分为各种特质。

诗才的产生,就在于宇宙建设性配置在个体上的选择性表达。在人的层面上来说,就是其虚拟性的一面和其他人比较起来,比例显得异常突出罢了。但实体的那面往往会被压缩。古时候不论东方西方,都有通过在某人出生的时间段内观察各个天体相对于其出生地的方位,来推演其日后的性灵、乃至人生发展轨迹的做法,这是空间对诗性的影响。

古人多在幼时发蒙受教,知识进入的是潜意识,只有应激式的符号,和受激而存留下来的底片似的某种印象,谈不上自我觉察。及至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带来器官功能的提升,这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一个人的诗才,至此才能说是被真正地激发出来,这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一个过程,是与时间方面发生的接合。

对于诗才在独立个体上面的具体实践,不外乎趋美,和对趋美的反叛两种。前者是浪漫和抒情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后者则是对宇宙本质中那种“反”和“暗”的初步揭橥,这也是现代性文艺开创并逐渐积累起来的成果之一。

《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个句子里面的“一”,有“一会儿”和“所以”的意思,指阶段,它包含在过程之内。当今有些诗人开始致力于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拨对传统的反拨。

最近三年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发现小说作者的头脑和眼界稍显开阔一些,这可能和处理叙事文体所带来的附加值有关。当下诗人大量处理的生活素材,在小说那里只是生活流或自叙传类型下面的一个分支,当然不算小分支。但文学还有诸多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诗歌这种体裁能不能做出容纳和变通?诗歌能不能处理非虚构,处理科幻,处理侦探和悬疑方面的素材?先锋诗歌除了词语、句子等微观语言层面的游戏之外,能不能建模,能不能做整体意象,能不能玩结构游戏等涉及到一些宏观和整体方面的内容?短诗只能抒情或者小叙述吗?当下对于好诗的判断,一定是现实生活经验加独特内心体验加克制抒情这一套惰性因袭的模式吗?

我对此持一定的怀疑和反叛态度,并在作品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望诸位明察。

猜你喜欢
抒情层面宇宙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宇宙第一群
会抒情的灰绿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这宇宙
约会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