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南林

2018-11-21 08:00亦然
苏州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彪品位饭店

亦然

得知苏帮菜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大师出自南林饭店的时候,我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声音:这就对了。

名店名厨,人杰地灵,这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老苏州人的心目中,南林饭店意味着一种品位,一种档次,这种品位与档次当然离不开它的商业色彩,但本质上还是属于文化的。南林饭店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承担许多重要的外事接待任务,无疑与它的文化品位有密切的关系。

记得好多年前,我在外办老前辈王义华先生家里看到一本他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林彪叶群住在南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当时南园是由南林饭店管理的)。说来有趣,这些文字既不是当时急匆匆的日记,也不是后来笃悠悠的追忆,而是林彪出事后他们在学习班上写下的文字,分明带有“老实交待”的意思。有两个细节我印象深刻:一是有一次王义华与几个同事一起接林彪,一边等一边议论,说这次来得突然,是不是怕就要来苏州的西哈努克住了他的南园一号楼?一是送林彪走,等他们上了火车,一个市领导叫上王义华说,来,我们也坐坐大红旗。

这本笔记提到了吴涌根,说吴涌根是怎样稀里糊涂无可奈何地被叶群相中,带到北京毛家湾帅府掌勺的。以后我才知道,吴涌根是苏州烹饪界宗师级的人物,技艺全面,功夫超群,他的苏式点心做得十分精致可口,而叶群这个超级喜欢螃蟹的“吃货”正好是个“点心控”,这一控就把吴涌根控到毛家湾。

田大师正是吴涌根的高足。

这就对了,自古名师出高徒嘛。

什么叫传承?这就是。

我和王义华先生合作写了《林彪叶群在苏州》在《姑苏晚报》上连载,不少报刊还转载了。当时我很想采访吴涌根,但没成,吴涌根就是不肯接受采访。王义华解释说,他不是搭架子,生性如此。内敛,低调,不愿多说这类往事。

见到田大师,我马上觉得吴涌根应该就是这样子的,性格,气质,做派,应该和师徒间长期耳濡目染有关,毕竟人品与菜品一样,也是可以传承的。

我注意到,田大师在回答哪些是他最拿手的菜品时,踌躇了一下,竟无以作答。然后,实诚而厚道的田大师说了一番话,十分平淡,却又十分精彩。

大意是,我做菜,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在驻外使领馆,最重要的是要让客人满意。客人是不一样的,客人的要求也是在变化着的,让客人满意就要适应不同的客人与客人的不同要求,这是一个厨师最重要的宗旨。

兵无常法,水无常形。烹饪如战争,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打赢,烹饪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满意。田大师的这番话绝对是不刊之论。

忽然想起字如其人、棋如其人之类的老话,大约菜如其人也是可以成立的。

猜你喜欢
林彪品位饭店
家有“饭店”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提升阅读品位 培养阅读素养 阅读使人充实 坚持成就梦想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
长富宫饭店
长富宫饭店
求职第一关:把品位穿上身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