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 山高水长名将魂

2018-11-21 19:46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司令员将军

王碧清

共和国的开国将帅,灿若星辰。其中,杨成武将军战功卓著,在中外战争史上都留有威名。他与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被毛泽东称为三“杨”开泰。革命精神烛照后人,尽管如今杨成武将军已与世长辞,但他的忠魂永存。

1990年第6期《中华儿女》,编辑部特邀长期在杨成武将军身边工作的叶运均先生撰写了《杨成武将军和他的家庭》一文作为封面文章,向读者展示一代名将的家国情怀与鲜为人知的艰辛往事。

那一年,已经退出领导岗位的杨成武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他继续关心国家建设,关心老区建设发展,在推动老区工作中忘我而情深。

岁月悠悠,芳华洗炼,留下的是铮铮脊梁、熠熠精神。让我们重温往事,感受一代军魂的傲骨与赤诚。

血染之中写就辉煌

1914年农历九月初九,杨成武生于福建长汀一户贫苦农家。1928年,杨成武在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红军,1930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的长汀,建立起了福建第一个红色政权——县苏维埃政府。杨成武就这样在革命活动中历练成长。

早期的革命经历让杨成武渐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杨成武才20岁。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杨成武积累着大伤小伤,而最令他心碎的,莫过于战友的牺牲,其实他自己也时刻游走于鬼门关前……

战火的洗礼,令杨成武飞速成长,他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重要的战将。在红军长征中,杨成武所在部队,连续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屡战屡胜;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参加了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战斗。

抗日战争开始后,杨成武历任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并一度兼任政治委员和中共晋察冀边区一分区地委书记。1944年9月后,杨成武历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冀中纵队司令员,在当地百姓的积极配合下,开创了平原游击战争的新局面,为大反攻作战建立了战略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历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兵团(后改称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在各项战役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48年11月29日,杨成武带领部队打响了平津战役第一枪,在友军配合下歼敌5.4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战略区一次作战歼敌人数之最,毛泽东在贺电中称之为“伟大胜利”。

在烽火硝烟的岁月,杨成武将军指挥或参与指挥了许多战役战斗,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战火中的儿女情

杨成武将军的夫人叫赵志珍,1935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7年参军。二人相识于工作之中,杨成武倾慕于赵之珍的才华,而赵志珍也常大方地向杨成武借书来看。不久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批准了他们的结婚申请。1938年11月28日,二人在涞源县北城子村结为连理。而第二天,他们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去了。多年后,赵志珍说过这样的话:“杨成武是岩上青松一般的人,值得我尊敬。在我们二者必舍其一的时刻,我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战火硝烟之中。那是1939年冬,即将临盆的赵志珍当时在地委妇委会工作。而杨成武正在指挥司政机关和部队进行反“扫荡”斗争的准备,无暇顾及待产的妻子。

不久后,赵志珍被转移到河北易县一个村庄。在夕阳的余晖点亮树梢之时,随行的妇产科女医生陈霞辉发现赵志珍的羊水已经破了,准备开始接生。谁知日军侵略者马上来袭。刻不容缓间,只能将赵志珍扶上牲口随队伍转移。后来又得知敌人不往这个村里来的时候,已经入夜。陈霞辉等人又回到了村庄,在小马灯下开始为赵志珍接生。由于难产,一直持续到半夜,孩子还没有出生。为了大人小孩的生命安全,陳霞辉横下一条心,将孩子扯了出来,所幸母女平安。

孩子降生不到两小时,村里收到了日军突袭的消息,供给部的同志们赶忙掩护群众转移。当老乡们听说杨成武女儿刚刚生了下来,便不顾个人安危,用门板抬起赵志珍母女一路狂奔。他们刚刚离开,敌人就进了村。就这样,乡亲们带着母婴二人连夜转移。路途艰险,天寒地冻,为了防止母女俩掉落,他们只好用绳子把二人固定在门板上。他们先后跑了易县、完县、唐县、曲阳、涞源等五个县,爬了百花山、神仙山、花塔北山等好些个大山,最后终于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由于正好离杨成武的部队不远,杨成武才得以见到“大难不死”的妻女。见到自己的丈夫,坚强的赵志珍也不禁留下了眼泪。由于孩子出生在“燕赵之地、易水河畔”,故名“易生”(后名杨毅)。

战乱中的儿女聚少离多,每一次的团圆都来之不易。杨成武曾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她与孩子们(女儿易生、俊生,儿子珍生)送我到大门前。女儿易生继续往前送,她却两手背着似乎无主意地依傍在门墙上,两眼不敢正视我的行影。在那种恋恋不舍的情形下,我们暂别了。我说:‘你们回去吧,以后再见,祝你们好。赵志珍只说了一句话:‘路上要小心些。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但当时的心情是不可能说了。易生看到我走后,送到土台前,我说:‘易生你回去呀!她一句话不说地大哭起来。年仅6岁的孩子舍不得爸爸,不愿分开。我当即以钢一般硬的心,视她哭而不能说下去了。我走几步又回头望望她,她仍然站在那土台上未回去。”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共育有10个孩子,其中6个孩子(易生、冀生、燕生、俊生、珍生、东胜)都生于战争时期,生下来没多久后只得托付于老乡抚养,其中的冀生、燕生、珍生因环境和疾病早早夭折。杨成武对于子女要求严格,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努力学习,珍惜和平环境,鞭策他们成为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栋梁之才。全国解放后,杨成武是第一批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

曲折中的忠魂傲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杨成武担任开国大典阅兵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指挥所主任,后历任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常委等职。无论是抗美援朝荣获勋章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领导空防力量建设,杨成武都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革”期间,杨家也卷入其内,倍受身体和精神折磨。杨成武一家人曾经被关押在洛阳香山寺的一处小楼上,生活居住了近两年。1974年5月22日,杨成武结束了近7年的监禁生活,回到了北京。

之后,杨成武回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曾经,他已经在这里工作过十多年,在“文革”开始前即任副总参谋长。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杨成武在困难中开展着工作。1977年12月,杨成武的职务有了新的变化,兼任福州军区司令员。返回自己的故乡,杨成武的工作依然繁忙:轻车从简,战备训练;深入基层,培养中青年干部;不舍昼夜,军民共建,帮助老区建设脱贫……

在工作之余,他挑灯著述曾经的战争岁月,纪念牺牲的战友、同志,《忆长征》《敌后抗争》《战华北》等回忆录走进大众视线。平日里,杨成武还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每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他总是慷慨解囊。

杨成武将军曾在晚年再次回到战斗过的地方。在一老区的红土地,他和夫人孩子唱起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2004年2月14日,杨成武将军在北京逝世;2018年4月17日,赵志珍老人也在北京逝世。人生自古谁无死,而他们的精神如“大松树”,冬夏常青……

猜你喜欢
司令员将军
哼将军和哈将军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刺猬将军
马援将军
镜子和将军
保养
将军驾到
点兵
传奇上将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