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效果观察

2018-11-22 10:58王艳李瑞红王巍刘国荣李少燕彭延波
山东医药 2018年40期
关键词:脑心黄色素红花

王艳,李瑞红,王巍,刘国荣,李少燕,彭延波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脑心综合征是指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但是在各种急性脑病等出现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后继发的心脏功能改变。其表现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1]。心脏血管的功能紊乱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NO含量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而血管NO含量受内皮型NO合酶(eNOS)调控。此外,氧化损伤在心血管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活性氧自由基增加可使氧化损伤的产物丙二醛(MDA)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清除活性氧的重要酶类,其活性的下降与氧化损伤相关[2]。有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不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膜电位等功能[3]。本研究应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8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279例。入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入选患者发病前均无心脏病史,无相应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心功能在Ⅰ~Ⅱ级,入院后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病理Q波、U波等,伴或不伴有血清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前体脑钠肽(pro-BNP)]水平升高。将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5例,男63例、女72例,年龄(69.8±8.7)岁;对照组144例,男69例、女66例,年龄(70.2±9.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红花黄色素用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抗凝等治疗,针对心律失常情况,根据病情发展及时给予类型相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粉针1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14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判定:心脏症状明显改善,心肌酶恢复正常,心功能改善Ⅰ~Ⅱ级为显效;心脏症状有所改善,心肌酶降低,心功能改善Ⅰ级为好转;心脏症状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变或恶化,心肌酶逐渐升高,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或加重,或死亡为无效。采集患者治疗前(入院24 h内)和治疗后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后得到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TnI、AST、LDH、CK、CK-MB和pro-BNP,检测方法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心电图,观察ST-T改变、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情况,计算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短期预后(mRS)评分,以上评分均由资深主治医师进行测评。治疗前后采用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检测NO(硝酸还原酶法)、MDA(TBA法)、SOD(羟胺法),采用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ELISA试剂盒检测eNOS(TBA法),所有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85例、有效39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显效60例、有效51例、无效33例,有效率为77.1%;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 观察组治疗前出现ST-T改变72例、心律失常23例、Q-T间期延长40例,治疗后分别为13、10、9例,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为23.7%;对照组治疗前出现ST-T改变76例、心律失常26例、Q-T间期延长42例,治疗后分别为48、17、20例,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为59.0%;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eNOS、MDA、SOD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eNOS、MDA、SOD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脑血管病患者已高达700余万人,40%~9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1周内可出现脑心综合征[4],它是急性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发生猝死。因此,脑心综合征的机制和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血液中血管紧张肽、精氨酸升压素增加,氧化损伤加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等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造成心肌局部缺血,心电图表现为ST-T异常、U波异常、Q-T间期延长和各种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增高。故脑心综合征的出现必然会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脑梗死在中医上属于“中风”“中经络”范畴,其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气血两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有关。有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减轻人工建模的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缺血程度,可用作治疗心绞痛的有效药物[5]。因此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观察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应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可见心肌酶相关指标的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脏损伤的生物指标血清cTnI、LDH、CK[6]、CK-MB和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表明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可减少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心脏损伤。此外,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常见心电图的异常,以ST-T改变最为常见。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低,表明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的异常率。这与李世欣等[7]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的改变相一致。

NIHSS和mRS评分是反映脑功能的评分量表,反映患者的意识、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活动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NIHSS和mRS评分低,这与李杰等[8]研究结果一致。

红花黄色素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在拮抗自由基引起的生理性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最终抑制血栓形成[9,10]。红花黄色素还可以清除自由基,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SOD,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有效纠正心肌缺血[11]。NO兼有细胞第二信使功能和细胞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舒张,抑制炎性因子及血小板黏附聚集等功能,广泛参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同时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缺血性损伤等功能。NO合成减少,可引起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等)收缩。病理状态时,eNOS生成障碍或者表达降低,不仅会使血管内皮舒张受损,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血管炎症[12,13]。仇学亮等[14]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大鼠血清NO水平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血清中NO和eNOS水平增加,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这可能与红花黄色素中含有酚羟基,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有关[15~17]。

可见,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效果好。

猜你喜欢
脑心黄色素红花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HPLC法测定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