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11-22 10:51陈光娟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改进措施矿山

陈光娟

摘 要:针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言,国家必须要进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文围绕着土地资源、地质结构等多种环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性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0-0011-02

矿产资源的开采不仅能够让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快,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加繁荣昌盛,但是随着矿山的开采量越来越大,使得矿山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由此可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正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矿山地质生态存在的环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以后矿山整治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

目前,截止到2017年,我国矿山开采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亿吨,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相当严重的破坏,而且矿山开采区地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频率远高于普通地区[1]。因此,国家及政府必须要及时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要严格规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加快矿山有效治理的进程,并投入更多资金,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列为重点工程项目。

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国家投入了相对充足的资金,并且正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措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努力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从源头解决矿产恢复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生产矿山与新建矿山中,我国引入了两种不同的防治方法,一种是建立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另一种是引入企业治理资金进而提高防范治理效率,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使得更多的遗留矿山被有效利用。

2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2.1 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将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直接推积在土壤上,特别是一些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尾矿的含量较高,这些不仅会导致大量耕地与林地被严重侵占,而且其中一些废弃物由于存有大量重金属及腐蚀性物质,对土壤资源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其所具有的较强破坏力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而且废弃物的含量也在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愈发严重的土壤板结、硬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植被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阻碍,随之而来的还有水土流失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愈发恶劣,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如果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遏制,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2.2 水环境与大气受到影响

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由于矿山中含有相当多的重金属及有毒物质,例如锌、镍、铜等等,而且大部分物质都能够溶于水中,进而影响了水资源的酸碱度,不仅不利于水中生物的生存,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用水。由此可见,如果不加以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中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就会酿成更加严重的错误。另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是露天开采,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也相当严重,例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悬浮颗粒致使人人们罹患各种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在采矿工作过程中如果了利用炸药进行爆破操作,便会使得空气中夹带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破坏了大气环境。因此,采矿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水环境与大气环境的保护,保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严重影响地质结构

一般情况下,由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在地表以下,如果将这些矿产资源全部采掘,便会造成低下空洞,而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并没有将坑洞填埋,对于矿产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坑洞的处理措施不恰当,容易造成地面塌陷等事故频发[2]。另外,由于在采矿开采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地质结构,不仅不利于耕种,也会引发更多地址灾害,对于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矿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问题

3.1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水质污染

由于矿山生態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水文地质发生变化,导致地表径产生变化,最终导致水源逐渐枯竭,也使得水利工程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耕种。除此以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及坑水等都不符合排放标准,而如果这些不合格的污水肆意排放,便会给周遭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牲畜的饮用。

3.2 水土流失加剧

在露天矿坑以及井工矿进行地下抽水工作时,会导致矿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进而致使植被退化,最终形成大面积的裸地,导致水土流失情况逐渐加剧。除此之外,由于尾矿及排土场占有一定面积,容易致使矿区地面出现沟槽,进而加剧了地表水的流动速度,使得水土流失情况愈发严重,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采矿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地表植被的影响,不仅需要加以保护,更要提前预防水土流失问题,在源头进行防控,保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3 地质灾害频发

由于地面采空及开挖等工作的逐渐深入,会逐渐诱发更多地质灾害,例如在暴风雨的助推下还会诱发泥石流,对周围地区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采矿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3]。因此,必须要重视地质灾害的防范,在源头防止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发生,只有正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3.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量的问题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岩层,致使大量的滚石出现,而一旦出现滚石话略或者山体岩石崩落的情况发生,便会造成矿山附近自然景观的破坏,这不仅会增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开展的难度,也增加了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的工作量。因此,必须要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量的问题,也要切实提高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的效率。

4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相关对策

4.1 坚持矿山环境保护原则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决杜绝以短期利益或局部利益为主要发展方向,导致决策错误,必须要在可持续战略指导下开展采矿的各项工作;其次,要以坚持与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将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置于同等地位,并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另外,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并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此外,要坚持科学治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思想与技术,切实提高工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4.2 建立完整环境治理法律法规

在开采前就要确定具体的管理制度,预防地质灾害等情况的发生,报科学保护周遭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外,在矿山开采行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清晰的责任制度,让各个部门明确自身职责,细化目标与任务,提高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效率,可见建立完整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矿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

4.3 积极开展矿山环境调查活动

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及时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活动,保证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宾尼勾兑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备案,对开采集团或公司进行专业的开采指导,同时也要为其提供有效的预防应急措施,提前消除可能出现的地质安全隐患,并确保人们具有较强的地质环境监测知识。而且,随着矿山资源的不断深入,也必须要也要及时更新矿山地质环境的相关数据,并按照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切实做好规划工作,做到数据的及时交换与传输。另外,相关工作部门也必须要对矿山资源数据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整理,切实做好矿山开采管理工作。

4.4 增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在我国,矿山资源的开采热潮起源于建国时期,但所有权几乎都是归国家所有,而由于当时的矿山采矿制度及条例不够完整,加之国家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矿业集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资金帮扶,导致很多矿山企业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因此,政府必须要增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并设立相关环境资源保护联合基金会,避免资金滥用的现象发生[4]。另外,国家及政府也要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的支持力度,并设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为矿山开采工作引入更多资金,保障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5 严格控制矿山新建的准入要求

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矿山新建的准入要求,让所有列入准入资格的新建矿山都能够保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作业,并确保准入企业符合开矿的资质,保证开矿企业的所有手续齐全,并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另外,要对矿山周边的环境进行勘察与评价,完善环境影响报告,并提供更为有效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止方案。此外,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尽可能减少对环境所产生的相应污染。由此可见,必须要严格控制矿山新建的准入要求,明确各方职责,保证矿山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属于相当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能够保证在开采过程中做到合理有效,就一定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不仅会打破生态环境的平衡,也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尽快整顿款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发以及土壤退化和污染等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解决与防范,通过对矿山植被的恢复、建立完整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矿山环境调查活动、增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以及严格控制矿山新建的准入要求等相应对策,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力度,进而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实现矿山开采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淑云,刘芳,王利霞.浅议铁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J].科技风,2018,(03):131.

[2]张祥宁,周荣根.基于规划与土地价值利用的矿山环境治理探究——以吉山铁矿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为例[J].中国市场,2018,(03):181-182.

[3]王国法,王虹,任怀伟,赵国瑞,庞义辉,杜毅博,张金虎,侯刚.智慧煤矿2025情景目標和发展路径[J].煤炭学报,2018,43(02):295-305.

[4]陈国栋,郭宝奎,刘瑄,张超,密娜.对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06):55-58.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改进措施矿山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