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现代水墨 塑别样东方美

2018-11-22 01:32王逍
神州民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院派万国水墨画

王逍

任何地域文化无一不是同化与异化的结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贯穿进化的始终。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国画家们正在努力探寻水墨画何去何从,如何能让外界在方寸间一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万国华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万国华于1986年跨界首作漆画《纺线线》,被外交部礼宾司作为国礼赠送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他并没有满足于此,后独创没骨青花人物和重彩京剧人物瓷板画,只为探寻现代水墨,塑造别样的东方美。

被无心开启的绘画之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万国华看来,数十年对绘画的执着是空白时光中的一种浪漫,是在无缝糅合不同种艺术时获取欣喜的未知源泉,也是飞向梦中世界的唯一捷径。

念书时,在一期关于学雷锋日的黑板报上,同学手拿粉笔随便画了几下,“雷锋”栩栩如生的形象立即显现出来了。“哇,在年少的我们看来这简直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万国华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忙着向同学请教如何绘画,甚至到其家中一探神秘。命运有时好幽默,谁也不会料到,当年无心开启万国华绘画之门的同学却在后来收藏了他的大量作品。

“哥哥和姐姐以前上山下乡,尝了很多苦头。他们告诫我,必须得有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那正好,绘画也是我的爱好,能将爱好变为自己的一技之长,也是比较幸福的。没有多大抱负,反而是这种单纯的想法改变了我的一生。”万国华向记者回忆道。当经历了无数次临摹、请教、思考,他逐渐开始尝试将不同种元素结合,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用绘画语言表达,这又叩响了一扇扇创作之门。与生俱来的自由基因可以概括他热衷探索未知的热情,诠释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他在所属小时代里敢迈出最坚定的步伐,解释他之所以将不同种元素结合,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形象的绘画语言表达。

回顾曾经年少走过的青葱,万国华的每一步都似乎是有意或无意地在向画画慢慢靠近。在年少时艳羡同学黑板画报上的“活”雷锋,独自一人第一次乘火车北上向素未谋面的名师请教;创作版画《军旗从这儿升起》,打破定向思维,不用红色而用蓝色调表现八一起义,获全国建军美展一等奖……在万国华看来,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好学心的“怂恿”下,波澜不惊地如流水般,走该走的路,绕该绕的弯,他做了太多后来想起来都后怕的事,从此一辈子再也没有与“绘画”两字分开过。

探寻现代水墨,独创没骨青花人物

1986年,万国华以祖母当年纺线为题材创作的《纺线线》最终成为了国礼,被送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2004年,万国华远赴美国纽约举办个人画展,在当地华人圈引起了极大轰动。在与当地华人画家交流中,万国华更加意识到:真正的文化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即便是水墨画也应该与时俱进,要有现代气息。

时间成全了万国华的无数日夜的辛苦与笔墨探索式的游弋。他绘制的没骨青花人物,将西方光学和中国传统没骨技法的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当属美术界首例。万国华突破了传统水墨画程式化的束缚,把水墨、笔当作媒介,以“一切为我所用”的心态,用大胆的观点去解读西方艺术以及其他民族艺术,进而力求其与水墨的最佳契合点,塑造不一样的东方美。当他前去景德镇烧制陶瓷时,见多识广的工匠们眼前一亮,大赞没骨青花的惊艳。而他笔下的重彩京剧人物更是将传统京剧元素与千年陶瓷艺术进行了自然结合。“这些创作并非是对传统的摒弃,只有在传统水墨画上有很深的根基时,画家才能有所创新,才能有发挥的空间。”“完美,其实并不美。尤其是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上,只要把一些需要表达感觉的地方画好,其他的地方就可以随性了。”万国华笑着说。因此,他的水墨画并没有对客观物象细微层次进行描摹,而是在墨色氤氲中展开水墨的渗化交融,形成飘逸洒脱的笔意;有着版画、水彩的气息,有着毫不违和的冲突与对比;既有点睛之笔,也有恣意妄为。

对于在绘画道路上的心境,万国华有着以下的诠释:“我并不急于求成,始终怀着一种水到渠成的心态。”这种不温不火的宁静不仅给他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迎来了众多赞誉。“由于长期从事版画艺术,对黑白节奏、力度变化,早已胸有丘壑,加上他在水彩画中对光的痴迷,使其在水墨画创作中不自觉地揉进了二者的特长:既有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画面形式,又有斑斓明丽、朦胧迷幻般的诗意情节。”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吴长江曾如是评价万国华。

探索,即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当附上前缀“先行”一词时,能联想到的画面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万国华而言,另辟中国传统水墨的新出路,用中国现代水墨来塑造一种有别于既有的东方神韵,意味着事业乃至生活中的未知和冒险所占的比例应该不会少。他说,在创作现代水墨画的过程中,很容易达到兴奋点,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呈现的笔墨既有准确性,也有随意性,这是画味。中国现代水墨画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逐渐形成的一种新面孔的艺术,既不同于古典水墨画,又不同于写实型水墨画,在中国现阶段的水墨画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04年就开始真正接触现代水墨的万国华认为,画画应该扬自己的长处,画别人画不出来的,有自己个性面貌,形成稳健的风格。而现代水墨在延续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在传统与现代做加减法式的舍取,有着无限性,这满足了他对创作无条条框框无限制的要求。

学院派领军人物

关于自己的定位,万国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院派。他认为,学院派是美术界革新的领军者,而并非墨守成规。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从学院派创作产品,可以看出师承哪家。学院派画家们利用前人一整套成熟的经验,更容易明白需要改进的地方,知道下一步该钻研哪些地方。而自学派画家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化笔墨,看到好的东西就照搬,更容易受到限制,随意拼凑的东西往往不伦不类,当然也不排除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不管是定位于哪一派,万国华始终觉得绘画要想一挥而就,就得端正绘画的态度。万国华的工作室在学校操场旁,既有幽静的时刻,也有热闹非凡的时分,而从未终止的是他的匆匆脚步。对于他来讲,担任学院院长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命题,一方面可以助推学校乃至江西画坛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却使他很难挤出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绘画。“是时候该把责任交给年轻人了。行政事务太多,没有花时间去绘画,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画家。人生短短几十载,现在正是创作的高产时期,无法全身心执笔绘画,以后肯定会有遗憾。”万国华无奈地告诉记者。记者私以为,不迷恋功名利禄,安于心静如水,懂得全身而退,是万国华作为当代学者的大智慧。如果全世界都可以放弃,那么至少还有现代水墨去值得珍惜。

“一天不画就难受,像少了点东西。我以前很难理解科学家泡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样的人生太乏味了,过完一天就像过完一辈子。后来当自己开始创作现代水墨之后,发现能在这里找到兴奋点,欣赏到自己的画味。”绘画是万国華的心头挚爱,早已不知不觉融为生命的一部分。“我每天都要画画,画到有感觉时,心情特别爽,就像喝了一碗鸡汤。如果没有画好,整天的情绪都很低落。”他激动地向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饱含艰辛的10年探索中,他每一次欣赏画味时流露出的会心一笑都足够惊艳时光,手执毛笔的身影在未完成画作前的驻足也深深温柔了岁月。

万氏独特风格

十年的探索,让万国华对创新有独到见解,而他的现代水墨也逐渐形成了万氏独特风格。“创新,新不可能代表深,深有可能代表新,一定要挖掘深层次,才不会过时。创作现代水墨的难度很大,我的特点主要是在传统水墨中融入西方光影,用没骨方式表现水墨人物,去线存墨块,没有现代造型的辅助,却讲究造型的完整性,要求达到只要看到画的背光面,就能联想到受光面造型。”

万氏现代水墨创作的题材大多都是人物,尤其以女舞者居多。“以美叙事,包括动态美、形体美、脸蛋美,笔触美。”万国华称,婀娜的姿态在现代水墨里的构图,有支撑点,容易产生点线面。色彩灰暗的画面因为有了活跃的女舞者,瞬间有生气、活力,又在另一个角度弥补了可观性。在构图方面,万氏现代水墨画背景要么比较简单,要么留有空白,一来可以使观者将注意力聚焦在水墨晕染的意境上面,二来观者对绘画的思考不会受到画面所传达时间、地点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意境方面,万氏现代水墨的人物主体的眼神或动作都是传神之处,即便外行也能一眼就看出。可以这么说,万氏现代水墨有着毫不违和的冲突与对比;既有点睛之笔,也有恣意妄为。他坦言,每次在创作之前,心里有点大概,知道哪一笔所呈现的画面是最有感觉的,当然这也绝非必然,可能另外一神来之笔无心抢了风头。

万国华四十年的绘画道路,从懵懂到成熟,发觉只有探索自己的专属性,才能在百花齐放的画坛中有立足之地。这一宝贵经验被万国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并冀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说:“从踏上我的教室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面貌。你不要去做大,一定要做小、做深、做精。”“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的现代水墨画是一团灰黑,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我坚持做的是深层次艺术,而不是艺术普及,也并不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我就是我。”万国华笑言。那种说不上来的喜欢,让万国华放不下中国现代水墨,要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之探索,希望能独成一派。就恰如他曾经说过的:“ 每个人出生之后,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种符号。我想让画成为我的另外一个专属符号,即便不署我的名字,也能一看便知晓出自我的笔下。”

猜你喜欢
学院派万国水墨画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春节700万国人出境游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马万国作品
大众 何以变成“学院派”
“万国茶帮”拜妈祖
学院派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