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尖的创业公司:年轻人的『毒药』还是『蜜糖』

2018-11-23 11:58
时代邮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上司年轻人

近年来,一批集中涌现于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它们成立时间较短,总估值却异军突起,攀上各行业内的金字塔尖,也惹得年轻人心驰神往。

其实金字塔尖的创业公司生于风口,顺势而为。相较于传统企业的风平浪静,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代表了创业公司的生命力,是年轻人自由发挥的新平台;但风向变的时候,一切都可能发生改变,未知亦是挑战。在这里,年轻人得到的是“毒药”还是“蜜糖”?

从传统企业半途投身创业公司,换工作速度快得飞起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的8年里,85后青年余伟先后在两家体育用品公司做销售。2017年初春,他触到了事业的瓶颈期,于是把目光瞄向了一家电子商务类的创业公司,开启了“996”工作时间表。

这家创业公司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著称,用很高的薪酬待遇,大量收割传统行业的各路人才。“这家企业的哲学是给你两倍的工资,做三四个人的工作。招聘起初给我造成错觉,好像门槛不算高,实际上这是它聪明的地方:相对普通的人才都能得到邀请,这就对更好的人才产生更大吸引力”。

余伟后来领悟了,公司通过“收割”,消化学习传统行业里的精华部分,把最好的经验沉淀到自家体系里。

此前在传统行业里浸泡多时,半途投身创业公司后的这一年,余伟有何感想呢?

首先,成长速度和信息量是过去8年的总和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余伟发现,公司里的年轻员工不会感受到很强的层级概念,自己负责的岗位有复合性,业务限制较少,一下子承担很多角色,不怕操作不了,就怕自己没想法。

创业公司的节奏快得过瘾。最初两个月,此间的“快”,让余伟感觉到自己做了完美的人生选择,但很快,他时不时掉进茫然失措的时刻。创业公司有一大特点是“来去匆匆”,变化时刻在发生。余伟所在的公司组织架构变化很快,“这3个月你做一个业务,刚刚得心应手,未来3个月业务就可能被取消了。”他更难习惯的是顶头上司时刻在变换,有的同事3年换了20位上司。

“每换一位上司,原先团队的默契和平衡就被打破了,要重新适应新上司的节奏。而且万一新换的上司原本不是该领域的,‘教育boss’的成本会很高。”

具体工作过程中,创业公司的上司永远只要一件事的结果,过程任你发挥—— 传统行业里慢慢学习适应,上司带你成长的情形基本不可能出现。余伟说,曾有整整两个月没见到上司人影,“他活在只言片语的邮件中,但你不能撂担子。”余伟硬着头皮“自作主张”,战战兢兢胡乱摸索。

周遭环境的淘汰、更替速度也快得刺激而残忍,不适应的人立马离开,新人分分钟到岗,离开谁公司都能运转如旧。余伟一边看着企业整体明朗的前景,一边又难免感慨个人打拼、立足的不易。和传统行业相比,这里的生存环境真是一种“危险的甜蜜”。

在公司创业初期加入,年轻人和年轻企业一起摸索一起受挫

在大学求职季,不甘于随大流的90后女生刘佳杨,选择去一家成立不久却发展势头惊人的文化类创业公司。

工作一年多,在写工作小结时,刘佳杨才猛然发觉,自己和这家公司的时间表仿佛是同步的,心跳节奏也是同步的,一起成长,一起受挫,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工作资历仅一年的她,能轻而易举获得独立负责项目的机会,任何想法都有可能兑换成实践的成果,公司氛围赋予了年轻人“放飞”的自由感。

当其他大学同学上班还在等着领导派任务时,刘佳杨已独立带队,组织四五场中型业务发布会。

但另一方面,公司许多组织架构和理念的从无到有,都不过短短两三年,也处于初步阶段。猝不及防的人事变动,主观强势的老板,以及争强好胜的同事关系,又让刘佳杨难以得到悉心培育和“庇护”。

职场新人多少会遭遇迷茫阶段,而当“新人过渡期”遇上公司的“过渡期”,必然要以自己的青涩,去适应公司的“日新月异”。

一个经验不足的职场新人,每天都要面对变幻莫测的突发事件。“昨晚还和我聊天的市场部主管,今早竟然就因为职场内斗,被扫地出门了,一个担任要职、并无大错的上司也能说走就走?”那位上司的离开,令刘佳杨唏嘘了一个月。刘佳杨甚至怀疑,自己的阅历和性格,或许不适合陪着“探索期”的创业公司一起走下去。

跳槽呢?她也不舍。外界对公司的评价那么华丽,刘佳杨自己也笃信公司定有大好前景,“如少年般未来可期”。

在创业公司担任高管,生活不得不退到事业背后

30岁的逯瑶,是一家科技类创业公司的高管。和其他年轻的普通员工相比,除了个人的发展前景,逯瑶每天脑子里盘旋的都是公司的大局和利益,如何招到优质人才,如何避免可能遭遇的危机。

因为自己大学刚毕业时候的全力以赴,以及命运赋予的好运气,作为公司早期加入的员工,位于管理层的逯瑶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

她所在的公司,比她年纪大的下属比比皆是,她有3个助理,其中生活助理比她年长10岁。

创业公司前行速度之快,个人工作强度之高,员工们或许还能顾影自怜地抱怨“停不下来”。可作为管理者,逯瑶不得不用无比理性、克制乃至冷酷的态度,维系公司运转,她得具有超越年龄的决断和魄力。比如毫不留情解雇掉她认为不靠谱、不合适的员工,比如再难的项目除了迎头顶上,死磕到底,没有第二个选择。

虽然已是他人羡慕的创业公司高管,但逯瑶觉得自己距离创业者还隔着相当长的距离。她感激而坦诚地表示,个人主要价值的体现,基本都是这个平台赋予的。“你个人就算是能量再大,没有团队,没有这个平台,你都发挥不出来”。

逯瑶全部的生活几乎都和这家公司绑定在一起,日子没有喘息的空隙。她的住处与公司仅一街之隔,周末早晨她也会去加班。

偶尔遇到非常难过的事情,却没有痛哭和崩溃的闲暇,想着做完手头的事再难过吧,可是等夜深人静忙完了,发现那点忧伤不是什么大事嘛,洗洗睡了。

逯瑶有时候感觉对不起父母,没时间谈恋爱,更别提结婚。逯瑶会狠狠羡慕和祝福公司里步入婚姻殿堂的下属,“她们过的才是对的生活”,而职责似乎让自己远离了内心向往的家庭生活。

逯瑶说作为女性、“女强人”,她也会经常思考生活与工作的关系。一个好姐妹37岁选择离开奋斗的事业,回归家庭,“她留给我一句话,姐妹我走了,不知道你还能撑多久,但是送你一句话,多注重自己。”

逯瑶触动很深。创业公司能给优秀人才以荣光,以及超越自我的可能性。创业公司年轻人得到时代馈赠的同时,困惑亦如影随形:若是离开此时此地的创业公司,下一步的目标在何方?年纪轻轻是否定要牺牲掉生活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上司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高情商听懂上司的『话外音』
职场中与上司相处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会穷一辈子
如果上司不如你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日本上司的沟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