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阴影与历史隐喻

2018-11-24 13:42杨燕翎富然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阿尼玛荣格阴影

杨燕翎 富然

摘要:《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是法国畅销作品,讲述了拥有与影子对话能力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本文将主人公的成长与荣格的“阿尼玛”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主人公在不同年龄与女性朋友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借用“阴影”概念分析主人公在不同时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处事变化,进而总结其从童年到成年成长经历。

关键词:偷影子的人;荣格;阿尼玛;阴影

小说《偷影子的人》是一部令人为之动容的温情治愈小说。故事以一个性格懦弱的小男孩为主人公,从主人公发现自己能与他人换影子的事件为成长的起点,写出了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以及不离不弃的友情。“影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主人公的性格发展,继而帮助主人公形成了独特的性格。主人公就如同戴着面具,向着社会所期望的那样成长,当他完成成长的时候,也就是他具备了诸如坚强、勇敢等,那些他所期待能拥有的性格的时候。他向着健康人格的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他在追求自性与自性化的过程。荣格所阐述的原型理论中的“阿尼玛”、阴影以及自性分别诠释了主人公在成长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并在主人公的成长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阿尼玛”角度分析主人公心理变化

荣格的“阿尼玛”理论认为,人类心灵的双重性是不易被察觉的,这种双重性一直藏于潜意识里,但是会出现在梦中或者会投射到周围人身上。主人公的成长中,有四个女性人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早些草草退场的伊丽莎白、倾诉秘密的梦中情人克蕾儿和成年后的情人苏菲。在从这三个女性形象中,可以寻找主人公内心的阿尼玛在潜在对象上的投射。

(一)童年时期的暗恋

主人公没有换影子之前的性格是胆小怯懦的,亦步亦趋、小心翼翼是他的生活方式,他看到了学校里最有魅力伊丽莎白后,性格发生了转变。主人公不敢和伊丽莎白说话,他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并希望以此来引起伊丽莎白的关注。他以扰乱课堂的方式逗笑伊丽莎白,尽管他受到了处罚,但他的心理未必是不高兴的。所以当马格对他进行报复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亦是马格对他的嫉妒。在他成长的这个阶段,他需要的就是像伊丽莎白那样阳光明媚的女孩,然而在其不断成长、性格逐渐强化的过程中,他不会再需要一个笑容足以照亮秋季最阴郁悲伤的日子的女孩。也就是说他性格的变化导致了心中潜在的“阿尼玛”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他需要一个新的载体来投射发生变化的“阿尼玛”,于是在一个轻轻的亲吻中结束了这段对伊丽莎白倾心许久的暗恋。

(二)纯洁美好的初恋

克蕾儿无疑是最令主人公着迷的,出生就又聋又哑的克蕾儿,简直就是为主人公量身打造的朋友。主人公平日里不敢将能与别人交换影子的事说出去,无意间碰见自己与影子交谈的母亲也视自己为孤独的表现。他将自己的秘密说给那个不会说话的女孩听,他分享着女孩的秘密,他们的性格是相似的,一个是说不得、一个是说不出。主人公需要的是别人的倾听,他需要有一个他可以倾诉的对象,一个可以不把他当作神经病的对象。换言之,此时的主人公需要的是他人的认可。在社会接纳了他之后,他需要社会的赞同与肯定。克蕾儿无言的肯定是他对自身价值的发现。于是有了两个敏感的孩子在夏季的沙滩上许下承诺,期许明年夏天的相聚。次年的夏天两个小伙伴并没有相聚,克蕾儿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去。然而经过多年的奋斗,在主人公逐渐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他想起了克蕾儿,那个与他在灵魂上契合的伴侣。作者对主人公是如此的偏爱,不仅安排了主人公与克蕾儿的再次相遇,并将克蕾儿变得更加完美,因为此时的克蕾儿已经没有语言上的障碍。那个夏天的分开是遗憾的,克蕾儿的美是残缺的,不过此时经过努力之后地遇见是更令人心动的,也是完美的。正如主人公自己所希冀的自我一样,用完美的自己配完美的女孩。

(三)成长后的热恋

长大后的主人公是优秀的医学院学生,他自信、开朗、乐于助人。这时他遇见了苏菲,一个自卑的、永远也得不到父亲认可却一直期望缓和与父亲关系的女孩。父亲的不认可与轻视是蘇菲不愿提及的隐痛,恰如主人公关于父亲的隐痛——父亲莫名的出走。同样是得不到父亲的关爱和认可,在苏菲的影子向他诉说秘密的时候,是他觉得彼此更加亲密的时候。这个亲密并不仅仅是来自对爱情的冲动,也不只是被彼此不愿回首的经历的吸引,更是性格的转化。此时主人的性格愈加理想化,并逐渐完善,但是隐藏在深处的、由父亲出走而引起的自卑仍然存在,他更多的是需要关怀,在愈加坚强的时候越是需要体谅和温暖。他看到苏菲的自卑,于是给了苏菲一个温暖的怀抱,就好像他期望的那样,他的影子也要给他一个拥抱。他告诉苏菲不被父亲认同不是她的错,也是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不是自己的错造成父亲的离家。

从伊丽莎白的身上,看到的是主人公对阳光温暖的渴望,而当他具备阳光之后,他成为自身的守护神,就是他精神中存在的自性。从主人公的成长中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段情感经历都给他自身一定的完善,使得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所以,在小说的最终章,他以一个“进化”后的完美形象去寻找属于在他心中的另一个完美的形象——克蕾儿。而同时这也是作者的美好的一个白日梦,用来“通过改变和伪装他的利己主义的白日梦以软化他们的性质”(1)的美好祝愿。

二、以“阴影”解释主人公

阴影是人们刻意隐藏、回避的不愿提及的阴暗面,是精神中的最黑暗和最深入的部分。阴影与人格面具是相对的,面具所隐藏的正是我们不愿触及到的阴影。父母在人格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使得男性的阴影原型的发展方向由父亲那里受到的影响决定。

(一)对厌恶者的模仿

主人公在马格救了自己后,非但没有对马格进行感恩戴德似的崇拜,反而站在了马格的对立面——要与马格竞争班长。一方面如前文所说,是他性格中勇敢的一面逐渐显现,而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控制他人的渴望。主人公一直以受欺负的小男孩形象出现,对权力的渴望也许来的会更强烈一些。就如《红与黑》中出身于底层的于连一样,既自卑又自负,既柔弱又残暴。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在主人公受尽欺侮的柔弱外表下,他一样有一颗带有冒险精神的、有征服欲的内心。所以第一步则需要他做的就是摆脱这种欺侮的生活,他要成为最强的,能对别人发号施令的人。对于已成为班长后的经历,书中没有写,然而再次竞选的时候,他并没有竞选,因为他厌倦了耍心机搞斗争,而显然的是,在担任班长期间,对于耍心机和搞斗争主人公做的游刃有余,尽管这不是主人公想说的事情。在楔子部分作者就交代主人公对马格的厌恶,但是在主人公内心却仍将他视为榜样,或者说是模仿的对象。无论从年纪、身高还是性格,马格始终站在自己的相反的立场上,而这所有的对立都是自己求而不得的。所以,主人公要模仿马格,就如主人公未必会真的喜欢伊丽莎白,仅仅是因为马格喜欢,同样,尽管主人公不喜欢当选班长,但是因为模仿的需要他不得不与马格一起竞争班长。

(二)对好友的咒怨

越是美好的面具,对应的阴影可能就越阴暗。还是孩子的主人公在好友吕克家的面包店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情景,主人公提着公文包来到面包店,与满身面粉的吕克拥抱,诉说着童年的故事。显然,在主人公的预见中吕克继承了父亲的面包店,即使吕克是那么的热爱科学并且擅长科学,即使吕克如此的讨厌接管这个冷清的面包店。文中作者一再强调,吕克是主人公的好友。然而这种在年少的预见却告诉我们:主人公并不希望吕克如愿,尽管吕克和自己是那么的要好。这种预见是来自主人公内心的一种祈愿,他在潛意识里并不希望自己的好友吕克如愿以偿,也许仅仅是因为好友的父亲对好友是那么的严苛。在此,如果将“严苛”一词换为“关怀”,那么就不难理解主人公的来自内心的预见(或者说是咒怨)是如何形成的。吕克的父亲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吕克身上,认为继承面包店、掌握一门手艺是最好的生活。也许在旁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但对于父亲早早地退出自己的生活的主人公来说,这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吕克父亲的专制与自己父亲的“失踪”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嫉妒吕克的父亲规划吕克的生活,而自己父亲却是对自己不闻不问。这种嫉妒让他产生了幻觉看到了未来,也就是他希望吕克不能如愿。

(三)对父亲的幻想

主人公的所有故事似乎都是在那个星期六父亲和自己告别之后发生的,他的人生便与父亲断绝了联系,尽管他是那么怀念父亲与父亲的相处。但是,即使“父亲”早早的退出了小说,父亲的影响对主人公来说无疑是从始至终的,或者说是贯穿始终的。美国学者利奥·博萨尼曾说过:“孩子与父亲的冲突,变成超我与内心中父亲之间内在的对抗,这超我具有孩子希望针对他父亲的所有攻击性(以及料想会来自父亲的所有惩罚性的攻击),而内心中的父亲降至遭受惩罚的自我地位。”(2)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他向吕克的爸爸抗争,希望吕克走出小镇去学习医学,可能也是对年幼时的“诅咒”的一种补偿,但更可能是幻想自己遭受着来自父亲的专制统治,并积极地、做好充分准备地向父亲抗争。小说中换影子的对象都与父亲有关,伊凡遭到父亲的毒打、马格受到父亲的漠视、吕克承受父亲的专制、苏菲被父亲否定,加上主人公被父亲离弃,与主人公关联的人物都与父亲相联系。所以,尽管主人公自己的父亲早早退出舞台,但这并不影响“父亲”这一角色的发挥。也就是说在主人公的幻想世界(内心世界),他将自己能接触到的,身边的人物的父亲,幻想成自己的父亲。他借换影子的名义去偷窥到了同伴的内心,而实际上,亦可理解为自身对于父亲的幻想。主人公在换影子之后都明确地告诉自己他所看到的经历是自己从没有过的,于是主人公幻想着来自父亲的毒打、漠视、专制、否定等情绪。也就是说在主人公心理,无论成长与否,给自己最大地创伤便是父亲。他试图找到父亲,他希望的是与父亲的接触,在他内心深处是希望父亲参与自己的成长的,无论父亲有什么样的缺点,在他看来都是令他向往的。

三、结语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影子其实并非是他所拥有的超能力,而是主人公心中所想所愿而集合成的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帮助主人公最后找回了那个在童年时期给他留下深刻记忆的克蕾儿,完成了最终的成长。成长的经历是漫长的,从童年过渡到成年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期间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其他人物都经历了许多隐秘而羞涩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不太光彩,但是却是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历练。

注释:

[奥]弗洛伊德,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37.

何翼,杜龙芳.自我救赎之旅——从荣格原型理论角度分析《追风筝的人》[N].宜宾:宜宾学院学报,2013.

参考文献:

[1][英]霍尔,陆兴华,徐亮译.表征——文化表征和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施春华.心灵本体的探索:神秘的原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瑞士]荣格,冯川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瑞士]荣格,苏克译.集体无意识的原型[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阿尼玛荣格阴影
周韶华作品
阿尼玛卿,常在于险远
摄影《阿尼玛卿冰川》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 厚积薄发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