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探讨
——基于高校预决算报表信息公开数据视角

2018-11-25 16:38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商业会计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信息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一、引言

高校的财务信息是揭示高校在某个特定时期或某一段时期内的财务情况、经营效果、资本流量的一种会计信息。它可以全面系统地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梳理,对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群体、组织对高校的运行状况、经营决策进行了解。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掌握国内高校的内部经营情况,就必须有针对性地严格要求其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帮助高校查补财务管理工作漏洞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相关规定,高校的财务信息是其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公开的项目有收费的明细、依据、标准与投诉方式,财务、资产、财政性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和学校的经费来源、预决算方案,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图书、药品、办公设备的采购以及管理费用,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等内容。《通知》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做了进一步要求,主要包含对财务信息公开的时间、内容、载体等三方面要求。其对中央部属高校的要求更为明确,公开的主要内容有收支预算表、收入预决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事项表。同时对报表的公开程度要求也不断细化,要求以校园网为载体公开相关内容,并对公开的内容做一定的阐述说明。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

(一)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高校的非盈利性质,其对会计工作的综合管控能力明显弱于企事业单位,由于企事业单位重视会计财务工作对其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因而建立了较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资金流向和收入支出细则进行了严密的管理,故而在企事业单位中相关的财务漏洞较少,而高校由于财务管理观念的疏漏,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造成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明,工作缺乏相应章法,长此以往,必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和缺失,甚至致使会计人员徇私舞弊。目前高校的现状是: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制订本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实施细则,财务信息公开效率低下,甚至存在隐瞒和篡改数据的情况,导致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度大打折扣,也导致高校利益相关者产生了质疑,进一步影响到高校的其他业务。

(二)财务信息公开编制的要求不够严谨

由于高校不具有盈利性,因而对财务信息公开编制不太重视,具体而言,大多数高校目前的财务信息公开都存在着对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量的核算缺失这一现状,在对京、津、冀、蒙等多个省市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调研发现,在参与调查的100所高校中,按照《高校信息公开办法》相关要求进行信息公示的(包括固定资产采购、现金流量、财政拨款等)高校占比不到30%,设有专门信息公开栏的仅34所,北京市内中央部属高校标准化信息公开的学校占比80%,其余省市都不及这一比例。大多数高校(本、专科)都表现出了信息公开方面的缺失,比如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只计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因而经常忽略资产减值造成的损失,导致其在日常开支中无法准确预计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盲目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造成资源浪费或者影响到日常办公与财产的核算。

财务信息公开编制的要求不够严谨还体现在对效率和检查监督机制的忽视,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按照月、季、年的顺序按时递交财务信息报告,而目前我国高校拖交、缓交、不交财务信息公开报告的现象尤其严重,可见编制要求松散和执行力欠缺。

(三)相关财务报表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主要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而在财务报表的编制中对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预算、决算表的结构和功能的忽视也是目前的一大现状。具体而言,在资产中忽略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减值损耗,在负债中忽略一些流动负债的数据,究其原因,是高校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造成的,致使高校资产情况恶化,增加了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系统的补贴压力。同时,收入支出表存在一定疏漏。高校的收入表反映的是报告期内高校各项收入、支转结余情况及财政补助的结余情况等,而支出表反映的是相对应时间段内高校的各项支出和成本的消耗。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和认真,对收入和支出表的编制汇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疏漏,具体表现为收入来源和项目记载不明确,收入与支出情况不对应,支出水平没有预算约束,并且相应的收支预算体系没有在收入和支出表中准确体现。

收入支出表的缺陷是高校财务状况较差的原因之一,由于高校的财务核算方式与企业单位不同,对其收支状况的忽视造成了收入与支出的不平等现象。

(四)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差异较大

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差异较大也是目前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一大现状,主要与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教育管理水平有关,根据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的数据,在选定的100所高校中,以北京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财务信息公开程度和信息更新效率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占据36.4%的比例,而其余院校中,河北省高校的信息公开程度也较为良好,达到23.9%。部属的62所高校中,主动公开财务信息的有41所,占比66.1%,远远超过非部属高校和民办高校等。

三、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建议

(一)加强管理,明确财务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

财务信息公开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事务性工作,发挥其重要作用就要求会计人员从思想意识上转变财务信息公开的传统观念,加强对财务信息公开过程中各环节的审核和管理,高校应责成专门的会计事务巡查人员定时地对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进行检查,查补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将财务信息公开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制订管理细则,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全面提升财务信息公开的编制水平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二)提高高校编制财务信息表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

参与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高校相关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不一,导致实际工作时财务人员业务表现悬殊很大,比如,在财务信息公开核算和编制过程中,因彼此认识不同、能力不一而造成的待公开信息不一致、错误信息频发等,因而在新时期要改革高校信息公开的工作流程,提高财务信息公开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就必须要提高参与编制报表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具体而言,高校要从源头抓起,在对会计人员进行招聘和能力审核时就要做到“优胜劣汰”,杜绝能力不足、经验不够、事业心不强、责任心缺失的会计人员参与会计工作。其次,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标准化”和“精细化”,将会计行业标准和财务信息公开的相关准则性工作流程熟记于心,在遇到相关事项时要坚持以既有准则为主,严格照章办事,提升自己的业务修养。最后,高校也应当及时地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举行能力测试来检查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其相应岗位的匹配度,发现不合适或者能力不足的会计人员要及时进行培训,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三)提升高校信息公开力度,制定奖惩措施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持续展开,需要健全的财务公开制度和有效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健全的财务公开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财务公开的切实实施,使得公开有法可依;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保证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制度规范、内容明确、时间落实、程序公开,才能做到财务信息公开的实效性;监督切实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公开工作长期不懈。财务公开不仅仅是为了公开财务结果,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人们参与到财务的全过程,在执行财务决策时能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相关内容中,只有兼顾到向社会公开的重要内容以及高校内部的实时内容,才能真正地使得信息得以公开和展示,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四)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及时发布,建设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会计电算化已进入成熟期,财务管理已发展到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据库技术为操作平台,以数字化运作为手段的网络财务时代。信息的传递、处理、反馈和更新手段日趋多样化,在传统财务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已成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途径必然选择。高校应丰富财务信息公开的方式,不仅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公开方式(公告栏、意见箱、校报校刊、教职工代表大会等),还应重点利用高校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相应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财务信息的发布、传达和交流,建立一个相对开放、实时、快捷、方便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要有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作为保证。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与高校的管理建设密切相关的事务,高校要重视这一事务,同时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对高校各项信息公开披露的监督与管理,从源头上加强学校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编制和审核、公开的办事效率,提升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便于上级单位和社会公众进行查阅和监督,实现透明化管理,打造良好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信息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订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