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三资”监管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2018-11-25 15:35柴红萍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账目三资监督管理

柴红萍

农村“三资”监督管理主要是指资产、资源、资金的监督管理,农村“三资”涉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做好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杜绝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混乱的问题,促进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化,抑制贪污腐败现象发生。本文主要結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强化农村“三资”监管,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严格落实上级政府部门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要求,结合村集体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农村“三资”监督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但在农村“三资”监督管理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为此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

1 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乡镇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稳定

加强农村“三资”监督管理,是乡、街道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但随着最近几年国家对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效调整及机构改革的推进,基层三资中心工作量加大,专门从事农村“三资”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较少且流动性较大,工资待遇低,整个机构设置还不完善,这就使得监管工作职能在基层进一步弱化,工作过于被动,缺乏权威性。再加上乡、街道相关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基层事物繁杂。多数乡、街道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是没有编制的,在上岗之前,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教育,导致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工作做不到位,缺乏连续性,工作积极性不高。

1.2 财务管理制度执行随意性大

首先,村集体账目运转不及时。目前,尽管农村“三资”管理实现了委托代理制,但由于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较少,工作联系性不够的原因,村集体的大多数账目并不能得到及时传递,代理会计对村集体、村民小组的账目不能及时记账结账,财务不能及时公开,这就造成了账务运转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让群众对集体财务收支产生误会;其次,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在账目记录过程中,普遍存在瞒报收入的现象,村集体干部坐收坐支现象十分常见。村集体领导干部收支票据不统一,不规范;最后,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竣工投入使用之后不够及时作出决算,村集体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手续不完善、不规范,资产台账登记不及时,使得整个资产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3 村集体“三资”监督力度不足

首先,村集体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切实得到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监督流于形式。村集体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在选定过程中,并不是由村民集中选举产生,主要由村、组干部委任,理财小组能否为群众说话,是否代表群众的意愿,主要看领导的意图办事。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整体的工作业务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村、组集体的一些支出合法性识别不准确,把握不到位,很难发现账目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某些村、组干部大包大揽,思想意识不到位,缺乏民主意识,村、组集体财务公开不及时,公布的内容笼统不具体,由于公布内容不全面,群众不了解也看不懂账目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收支情况。

3 强化农村“三资”监督管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基层组织机构

针对乡、街道政府、财政所和各村人员变动情况,对乡、街道设立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人员进行调整,增配工作人员,适当提高编制外工作人员待遇,稳定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3.2 建章立制,推进“三资”管理制度化

县乡两级从不同层面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加快制定《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监管信息平台建设、集体投资项目管理等,进一步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特别是集体资产资源方面的监管。各乡、街道结合实际,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系列规定及制度汇编,对报账程序、村级报账员工作职责、开支审批限额、资金管理、票据管理、“三资”档案管理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做出详细规范。通过制度规范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行,有效地防止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流失,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3 创新方式,实现“三资”管理透明化

将互联网与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公开、共享、高效等特点,推行“互联网+村务公开”的村级民主监督模式,除了按传统的在公示栏公开外,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以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普通村民公开本村组的党务、村务、财务信息,让大家及时了解到村内大事小情和“四议两公开”、“三重一大”决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各类关系集体或村民切身利益的信息,把村内的大小事务随时随地都接受群众的监督,使村内事务更加阳光化、透明化。探索建立综合数据监管平台,设立村级“三资”管理子系统,把“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规范化监督管理引入系统,通过分级管理、查询公示、在线监督、统计汇总和实时管理,实现纪委、财政、农业和各乡、街道对村集体“三资”的统一集中管理、实时监督和风险防控。

3.4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坚持完善资金管理、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票据管理等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村账镇管。严格票据管理,对不符合报销要求的票据,一律不准报销入账,严禁收款收据和白条充抵发票入账,确保支出票据规范、内容事实清楚。对各村配备的专职或兼职报账员进行严格把关,看是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统一报账、按月报账,财务是否“一支笔”审批、大额支出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核通过,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大额生产性支出、实行村、组集体重大事物“一事一议”制度等,管理好集体资产,立足岗位,加强责任心,踏实认真,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做一个称职的“管家”。

(作者单位:653106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账目三资监督管理
算盘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收入(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