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对石角镇体育发展的影响

2018-11-26 07:23冯绮雯
运动精品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闲暇体育产业

冯绮雯 刘 成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对石角镇体育发展的影响

冯绮雯 刘 成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给石角镇的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变化,闲暇时间和体育场地的增加是促进体育参与的重要原因,出现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新兴的体育旅游产业缺乏经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为今后石角镇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石角镇;体育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充分贯彻落实经济政策政策与方针。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广东省内许多城市的经济一跃而起。但是自从2008年的金融风暴以来,全球经济一度下滑,我国经济增长也渐趋于平缓,政府对此出台了许多政策,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清远市石角镇被称作“铜都”,是广东省重点工业 卫星镇之一。有着20多年铜材产业建设的传统,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好的群众基础。二十一世纪初,石角镇的经济正值发展时期,在镇上、村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货场。人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货场对回收的电子废物进行分拣,分拣出来的铜和塑料会重新出售。除了农忙时期他们会去干农活以外,其余的工作时间都在有规律地做分拣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人工分拣效率逐渐落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出台环境保护政策并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要求这些货场统一入园经营。由于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经济的冲击以及入园经营的成本较高,一部分有实力的个体户选择进入园区进行规范化的经营,另一部分的个体户则选择改行,投身到其他行业中。最常见的是改行从事商业与服务业,这场金融风暴和环境整治风暴成为石角镇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石角镇的体育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清远市石角镇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资料法

利用网络及学校图书馆等资源,查阅相关的书籍、硕博士毕业论文和期刊文章,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1.2.2 实地考察法

到清远市石角镇环境进行实地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场地的变化

体育场地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的工作重心在经济建设上,对于体育与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过去,镇上基本没有标准、规范的体育场地,唯一的体育场地就是篮球场。农村只有一两个篮球场,就连镇中心也只有两个篮球场。而且篮球场的地是粗糙的水泥地,没有明显的界限,锈迹斑斑篮筐上没有网,大多数时候这些空地都会被农民晾晒农作物占用。这是二十一世纪初石角镇的体育场地情况。那时的人们每天工作完就得忙活其他事,极少地出现在这些体育场地上活动。闲暇时间与体育场地的不足,使人们没有精力和意识去进行体育活动。

时隔十年,镇上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政府也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资,石角镇抗洪公园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的体育参与。村里的体育场地建设也紧跟其后,许多村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篮球场进行了翻新,同时也逐步地开发更多的场地供村民锻炼;一些相对富裕的村子里有公园,里面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基础设施和绿道。与以往不同的是,现有的体育场地与设施大多都有专人定期维护。宽裕的闲暇时间与增多的体育场地促进人们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总体而言,目前体育场地的情况与以前相比得到极大的改善。

2.2 体育参与的变化

在经济落后的时期,石角镇上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耕作,以体力劳动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一边进行耕作,一边从事铜材工业,仍然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经济发展逐渐加快,产业结构也开始转型,人们陆续开始从事商业、服务业等,体力劳动时间大幅度减少。

我国关于生活时间分配的统计调查实践中经常采用“四分法”,既生产经营时间、生理需要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四部分[1]。

表1 居民日生活时间支出结构(小时)

生产经营时间 闲暇时间 生理必需时间 家务劳动时间 十年前 10 1 10 3 现在 8 4 10 2

通过对“居民的日生活时间支出”调查发现,如表1。与十年前相比,人们的生产经营时间与闲暇时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经营时间减少了2小时,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了1小时,这意味着人们工作劳动需要的时间缩短了,也说明了与十年前相比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与此相反的是闲暇时间增加了,以往能供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只有1小时,如今增加到4小时。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人们参与体育提供了可能。

过去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人们几乎是起早贪黑的工作,主要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身体疲劳,以至于空闲时间就想休息,只是想通过卧床或静坐等方式缓解身体疲劳,而且在对体育的认知存在缺失,虽然国家在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但是由于整体经济尚未发展起来,一直难以落到实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人们知道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可是每天的体力劳动工作使得身体十分疲劳,没有足够的精力再去进行体育锻炼。如今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人们的工作不再需要起早贪黑,而且体力劳动也逐渐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于是人们开始逐渐追求更理想的生活。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家陆续出台许多关于发展大众体育的政策,更是把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知道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上,而是渐渐认识到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并从行动上参与体育锻炼。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可以指导行为,观念的转变是行动转变的基础。

表2 闲暇时间的活动(%)

闲坐休息 看电视 体育锻炼 其他娱乐 十年前 38 40 10 12 现在 12 18 33 37

(注:其他娱乐包括:上网、玩手机、打麻将、扑克、看书报等)

通过对镇上的居民闲暇时间的活动内容进行调查,如表2,人们闲暇时间的活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十年前主要以闲坐休息和看电视来度过闲暇时间,如今是体育锻炼和其他娱乐占据了闲暇时间的大部分。对此变化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是占据榜首的“其他娱乐”,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十年来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它带来的便利掀起了大众对手机追捧的热潮,下至青少年上至老年人都“离不开”手机;其次是体育锻炼近年来也成为了潮流,全民健身的落实,以及健身路径与设施的完善,都促使着人们参与体育锻炼中来,随处可见的广场舞更是成为我国的特色。

2.3 体育项目的变化

举国体制的实行,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广大群众关注竞技体育。过去,国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使得大众开始关注体育,这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基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使得人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新颖的体育项目。

表3 运动项目

十年前 现在 跑步 篮球 广场舞 跑步 篮球 乒乓球 象棋 其它项目 羽毛球 自行车 其它项目

通过对镇上居民参与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十年前人们参与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篮球、象棋和其它项目;如今人们参与的运动项目有广场舞、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和其他项目。现在人们参与的运动项目的类型与过去确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实地调查发现广场舞是最受女性欢迎的一个项目,每到傍晚镇上公园的广场上、村里的空地中,随处可见一群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的女性,无论年纪大小都参与其中。而且政府定期举行一些关于广场舞的比赛和表演并邀请广场舞的热爱者参加,更加激发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而篮球是最受男性欢迎的一个项目,篮球运动也是石角镇的传统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NBA和CBA的盛行和篮球场地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人们参与篮球运动。每逢春节,石角镇上的各个社区和村子都会举行篮球比赛,这个习俗从20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参赛者主要是各村的村民和镇上的居民,但是近年来有些村子为了营造更精彩的比赛气氛,通常会聘请一些外援到场参加比赛,他们一般是国内知名的球员或者有实力的球员,这就吸引了大量球迷到场观看。目前,大部分篮球场基本都会装有灯光,因此每到晚上都会看见篮球场上活跃的身影,不仅有成年人,更多的是青少年。可见篮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之广。

近年来北江大堤河岸的建设小有成就。北江大堤上美丽的风景和公园里舒适的绿道是最吸引人们跑步或健走的主要原因。每逢清晨或傍晚,北江大堤河岸和公园绿道上就会出现许多跑步爱好者,跑步的一般是青年人或者身体状态比较好的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而中老年人中的女性则会选择跳广场舞以及快走或散步的形式参与锻炼。自从飞来峡水利发电厂在北江河上流建成以后,石角镇所处的下流河段水位不断下降,出现了一大片的沙滩,吸引了许多越野车爱好者到沙滩上进行越野挑战。除了以上的项目以外,还有乒乓球、羽毛球等也比较多人参与。

群众锻炼的热情高涨,参与运动的人数比以前多,运动项目的类型也比以前多,为了顺应体育发展潮流的趋势,政府应适当地制定一些方案,引进更多元素的的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中来,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

2.4 体育消费的变化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经济落后时期,人们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别谈其它消费了。十年前,石角镇及周边以工厂居多,人们的收入主要用于基本的生活和孩子的供书教学,极少会去进行体育消费。不仅现实上不允许,而且思想上也对体育消费没有任何概念。但是经过十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街上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商店,有日用品的、有蔬菜水果的、各种小食店,甚至还有几所大型的商场,体育服装类的也有几家,但是却没有一间专门销售体育器材的店,购买体育器材只能去到文具店,而且文具店中销售的体育器材种类极少,货存不多。

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这种现状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深入研究发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群众对于体育方面的消费持保守态度,先谈实物消费,据了解,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对体育的实物消费,主要是购买运动服装和鞋袜等,少部分人是会购买体育器材的,而对非实物的消费则更少,有人会购买体育彩票;其次是由于地域问题,人们极少数会去观看需要购买门票的体育赛事或体育表演,镇上没有大型体育馆,因此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不足,而且镇上到市中心有一段距离以及一般的体育赛事或体育表演对于镇上居民的吸引性不大;另外,群众对体育消费的了解尚浅或者是对体育的价值存在误区,大多数人认为体育一直以来都是免费的,一下子难以从免费到为需要花钱的观念中转变过来。

2.5 体育旅游的兴起

体育旅游与普通的旅游有些区别,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作为内涵、旅游作为载体,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来市场的业态,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交叉产业[2]。清远是旅游城市,具有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而体育旅游对于石角镇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适宜的自然环境为石角镇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北江穿过石角镇,对岸是被深山环绕的回岐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种植丰富的农作物,主要盛产番茄、冬瓜等农产品,由于没有连接的桥梁,村民出行一般都需要乘船。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回岐村至今一直都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而在北江河这一侧则是镇中心的所在,河岸是逶迤的北江大堤,岸边是金黄的沙滩,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光的游客,石角镇政府近年来也不断加大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建设,北江大堤与抗洪公园的组合成为了石角镇的特色景点,不断吸引着户外旅游的团队前来活动。此外,石角镇还有一处具有特色的景点——马头石山。马头石山地处石角镇马头村,整一座山是以大石头形成的,属于丹霞地貌,型似马头,故作马头山。近年来,不少体育户外旅游类的公司开始着手马头山的体育旅游业务,开发了类似于徒步穿越与观光的产品,吸引了许多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参与。

石角镇体育旅游的兴起确实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体育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石角镇体育旅游的品牌建设与宣传营销影响着体育旅游发展的力度,另外,产业的发展规划与安全机制也是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此,石角镇政府应做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宣传石角镇的体育旅游资源,同时制定相关监督机制,保证体育旅游产业和谐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纵观十年,石角镇的体育发展情况越来越好,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类型和工作方式,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和国家对体育发展越来越重视,政府不断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体育场地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体育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人们的工作类型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有体育了体育参与的意识,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于是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多种多样,女性多以广场舞为主,男性多篮球和跑步为主。

3.1.2 体育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好,但是体育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首先是体育消费观念不强,对体育消费的了解尚浅或者是对体育的价值存在误区,大部分人对于体育方面的消费持保守态度,其次是地域因素导致人们少有亲临现场观看大型赛事的机会,而且本地举办的体育赛事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吸引力。体育旅游作为石角镇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着经验不足的挑战。

3.2 建议

3.2.1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保持大力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相结合,继续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顺应体育发展的潮流,制定适宜的方案引进更多元素的体育项目,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

3.2.2 镇政府应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与相关措施,加大体育产业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可举办相关讲座,引导人们对体育消费的正确认识;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更多新颖、更具有吸引力的体育相关项目。对于体育旅游的发展,首先应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借鉴其它地区成功的案例和经验,结合本地的特点,以创新为特色,创造特有的体育旅游产品,注重品牌建设,做好相关的宣传营销,同时也要做好安全机制,保障体育旅游的顺利发展。

[1]刘梅英,田雨普.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民体育发展的动力、阻力及其路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5): 24-27.

[2]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90-115.

[3]虞重干.我国小城镇及小城镇体育之研究现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 25(1): 11-15.

[4]吴家琳,田新德.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31-34.

[5]陆传照.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4):55-58.

[6]石岩.体育产业新政背景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学刊,2014,21(6):13-18.

Influ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Sports Development of ShiJiao Town

FENG Yiwen, etal.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冯绮雯(1993—),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闲暇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人在何时最清醒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励展携手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推出全新体育场地展,打造体育产业行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