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40年

2018-11-26 18:27
共产党员·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吞吐量里程沈阳

改革开放40年来,辽宁交通运输事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局面。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交通运输工作者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公路、铁路、航运、空运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

改革开放前,辽宁的公路交通十分落后。改革开放后,辽宁的公路建设实现了由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由交通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历史性转变。40年来,辽宁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扎实成绩。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的标志,是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辽宁的高速公路建设在全国起步较早。1984年6月,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北起沈阳市铁西区建设大路西端,南至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大工业城市,沟通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是东北地区一条重要的运输大动脉,是当时我国大陆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被誉为“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工程开创了中国大陆建设高速公路的新纪元,带动了全国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之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辽宁相继建成了沈(阳)本(溪)高速、沈(阳)铁(岭)高速、沈(阳)抚(顺)高速和沈阳过境绕城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党的十五大以后,辽宁加快建设步伐,相继建成了沈(阳)四(平)高速、沈(阳)山(海关)高速、盘(锦)海(城)高速(含营口连接线)、锦(州)朝(阳)高速、锦(州)阜(新)高速等。2002年9月,丹(东)本(溪)高速建成通车,标志着辽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辖市间全部由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辐射辽宁各市的高速交通网络,提前8年建成了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在辽宁的建设项目。到2017年年底,辽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212公里。

辽宁不断加强国省干线建设力度。重点参与建设的国家干线公路包括:G101北京—承德—沈阳,全长528.9公里;G102北京—山海关—沈阳—哈尔滨,全长591公里;G201鹤岗—牡丹江—大连,全长609.5公里;G202瑷辉—哈尔滨—吉林—沈阳—大连,全长626.35公里;G203明水—抚余—沈阳,全长124.8公里;G303集安—四平—通辽———锡林浩特,全长79.9公里;G304丹东—沈阳—通辽—霍林河,全长418.3公里;G305庄河—翁牛特旗—林西,全长388.6公里;G306绥中—凌源—克什克腾,全长174.7公里,等等。重点建设的省道包括京哈线、大庄线、丹霍线、沈盘线和鞍平线等。到2017年年底,全省国道总里程9982公里,省道总里程10248公里。

辽宁不断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到2002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全省2000多个乡镇全部告别了行路难的历史。到2017年,全省县道总里程达8841公里,乡道总里程达30805公里。近年来,除极少数交通极不发达的村落外,全省绝大多数行政村实现了路面硬化,村路泥泞不平成为历史。到2017年,全省村路总里程达到60959公里。

到2017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21722公里(不含城管路段);全省公路桥梁46674座、1916611延长米,其中特大桥梁98座、180617延长米;全省公路隧道256处、225264延长米。到2017年年底,全省公路晴雨通車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94.0%,绿化里程占可绿化里程的71.9%。

铁路发展日新月异

辽宁省是全国修筑铁路最早的省份之一。早在1893年至1894年,清政府就修筑了辽宁的第一条铁路,即山海关至中后所(今绥中县)的铁路。改革开放后,辽宁铁路发展迅猛,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983年10月1日,锦州、吉林两铁路局并入沈阳铁路局,齐齐哈尔铁路局所辖的白城分局整建制划归沈阳铁路局。至此,沈阳铁路局管辖10个分局(长春、沈阳、大连、丹东、锦州、通辽、吉林、通化、白城、图们),跨越四省一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局。全局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为发展东北和辽宁经济、沟通关内外和海内外的交流,发挥了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

1997年4月,沈阳陆路口岸在沈阳东站开通,这是辽宁省唯一对外开放的国家二类陆路口岸,是沈阳铁路局第一个内陆港。1997年11月,沈阳西站编组场驼峰自动化改造工程完工。沈阳西站是当时局管内最大的编组站,是全路13个路网性编组站之一,投入使用后,许多运输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之后,沈阳铁路局又投资进行了金州编组站、大连枢纽、沈阳枢纽的建设工程。1999年,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2002年6月铺通,第二年投入使用。秦沈客运专线的建成开通,大大缓解了华北、东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形成了进出关铁路客货分线的分流运输新格局。哈大电气化工程(哈尔滨至大连)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5年由铁道部批准正式开工,2001年11月全线开通。

沈阳铁路局持续投入资金,对现有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1999年8月,沈阳站在原第三候车室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了高架候车室,用电动滚梯输送旅客。2001年,铁路局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1.4亿元对大连站进行主站房装修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1998年,沈阳北站北出口建成投入使用;2000年,续建第五、六站台及风雨棚工程;2004年,北站再建无柱风雨棚和高站台。同时,锦州、朝阳、大石桥、新民等站相继得到扩建和改善。

从1996年开始,沈阳北站开始实行计算机联网售票,新型的软纸客票取代了统一卡片式的纸板客票,这是铁路客票发售的重大改革。到2003年年底,全局微机售票车站达到577个,彻底结束了手工售票的历史,联网售票车站达到53个。进入新世纪以后,互联网购票、手机购票成为越来越多的旅客的首选。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动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2014年8月,京沈客专开工建设。到2017年年底,京沈客专辽宁段已基本建设完成。2018年3月,沈阳至朝阳段开展了联调联试;7月,朝阳段至省界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京沈客专是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网的收官之作,建成通车后,沈阳到北京的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左右,东北地区进出关铁路货运能力将得到更大提高,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175个,其中特等站2个、一等站5个、二等站38个、三等站39个、四等站91个。截至2017年年末,辽宁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543.2公里。

港口航运发展迅猛

辽宁省是我国主要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东北地区通往海上的唯一门户。辽宁省南临黄海、渤海,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口,境内又有辽河、浑河、太子河、鸭绿江等360多条大小河流,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到2017年,辽宁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盘锦、葫芦岛等市都建设了港口。

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大连港集团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海上经贸航运往来关系,成为中国主要集装箱海铁联运和海上中转港口之一。到2017年,大连港集团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

丹东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是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唯一出海通道,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北方起点,已与日本、韩国、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港口开通了海上货物运输业务。到2017年,丹东港年综合吞吐能力已达2亿吨以上,每年国际旅客进出港近20万人次。

营口港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辽东湾的核心港口。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营口港既在“带”上又在“路”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线在中国境内的最近出海口,是承接中欧物流运输重要的中转港,也是沈阳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枢纽港。

锦州港位于渤海的西北部,是中国通向东北亚地区最便捷的进出海口。作为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和未来蒙古国矿产资源的出海口,锦州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锦州港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煤炭、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内外贸结合、工商运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葫芦岛港位于葫芦岛西南的渤海辽东湾内,背靠沈山铁路及葫芦岛支线,并有锦葫公路与沈山公路相连,交通便利,是东北与华北的海上咽喉。

盘锦港位于大辽河入海口永远角凹岸,主要装卸石油化工产品、粮食、建材、煤炭、钢结构件等物资。

到2017年年底,辽宁各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1个。2017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3亿吨,旅客吞吐量587万人。到2017年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13公里。

空港空运实现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民用航空运输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扩修机场、更新飞机、开辟新航线等措施挖掘运输潜力,运输生产实现快速增长。1998年,辽宁地区各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1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2万吨;2016年,辽宁地区各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099.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7万吨。空港建设日臻完善,沈阳、大连、鞍山、丹东、锦州、营口、朝阳等市都建有民航机场。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位于沈阳市南郊桃仙镇,距市区18.5公里。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民用机场,占地面积约382万平方米,建有T1、T2、T3三座航站楼。1989年4月16日,T1航站楼投入使用,设计年旅客吞吐量90万人次;2001年12月1日,T2航站楼投入使用,设计年旅客吞吐量606万人次;2013年8月15日,T3航站楼投入使用,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750万人次。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四大机场之一,是辽宁省南北两翼的重要空港。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占地面积345万平方米,停机位42个(其中廊桥18个),每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多万人次。

鞍山腾鳌机场距离市中心13.4公里,拥有1条跑道和2个停机位,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供B737-800、A320同类及以下机型起降,利用空军机场开展民航包机运输飞行业务。

丹东浪头国际机场建成于1985年,系军民合用机场,前身为中国民航丹东站。机场距市中心13.7公里。自1985年4月29日首航以来,机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机场占地总面积542.2亩,拥有5条联络道(其中3条民用、2条军用)和1条滑行道,可供波音737以及空中客车320等大中型客机起降。候机楼高峰流量每小时可接纳旅客893人次。

锦州湾机场于2015年12月10日正式通航,拥有1条跑道和6个停机位,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供波音737-800、空客321同类及以下机型起降。

营口兰旗机场是环渤海重要的支线机场和东北地区南端的区域货运枢纽机场。营口机场位于沈大高速公路与305国道中间的位置,距营口中心城区20公里,距盖州城区15公里,2016年2月3日正式通航。营口机场为国内4C支线机场,航站区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30吨的目标设计。

朝阳机场始建于1933年,分别于1985年、1991年和2008年进行了三次改扩建,拥有1条跑道、2个民航机位和6个通用机位,属4C级飞行区,可供A319、B737-700同类及以下机型起降。

运输水平不断提高

在公路运输方面,2017年,全省营业性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5.8亿人、旅客周转量298.9亿人公里。全省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18.4亿吨、货物周转量3058.6亿吨公里,平均运距166公里。到2017年年底,全省拥有营运载货汽车763930辆、5615704吨位;拥有载客汽车30939辆、864465客位。

在铁路运输方面,2017年,辽宁省境内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5801万吨,实现货运收入123.7亿元。截至2017年年末,辽宁省境内共开行旅客列车321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49对。辽宁省境内铁路发送旅客14265.6万人,实现客运收入133.5亿元。

在水路运输方面,2017年,全省完成水路客运量552万人、旅客周转量6.1亿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1.41亿吨、货物周转量8608.9亿吨公里。

在航空运输方面,2017年,全省各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3582.2万人次,运输起降27.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32.6万吨。其中,沈阳、大连机场分别完成旅客吞吐量1734.3万人次和1750.4万人次,在国内机场的排名分别为第24名和第23名。

在城市客运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公交专用车道达988公里。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24323辆、29087标台,运营线路20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3476.8公里;擁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952辆、2360标台,运营线路总长度235.4公里;拥有出租汽车运营车辆9.3万辆。2017年,城市客运系统共运送旅客71.6亿人,其中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分别完成39.87亿人、4.88亿人和26.85亿人。

猜你喜欢
吞吐量里程沈阳
最小和最大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信用卡积分如何 兑换航空里程数?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数学(一)
新疆主要城市与景区公路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