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剂量递增模式的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进展期胸腺瘤的疗效观察

2018-11-26 09:49吴楚楚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1期

吴楚楚

【摘要】目的:探析采用剂量递增模式的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进展期胸腺瘤的治疗的价值,以此来为患者提供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0例局部进展期的胸腺瘤患者运用剂量递增模式的调强放射治疗,采用的剂量为50Gy、60Gy以及70Gy的剂量递增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在30天、90天和180天之后对该治疗手段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本次研究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在30天的治疗后,其原发灶完全缓解者有0人,部分缓解者有16例,占比为80%,总体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0%;接受治疗90天后,其原发灶完全缓解者有0人,部分缓解者有18例,占比为90%,总体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90%;接受治疗180天后,其原发灶完全缓解者有3人,部分缓解者有17例,占比为90%,总体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100%;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85%。治疗期间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8例,Ⅰ~Ⅱ呼吸系统反应6例,Ⅰ级皮肤反应4例,且该类症状可以通过药物进行缓解。结论:采用剂量递增模式的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进展期胸腺瘤的疗效安全有效,对于局部进展期胸腺瘤的控制较好,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剂量递增模式;调强放射治疗;胸腺瘤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1-243-01

本研究回顾并针对该类患有局部进展期胸腺瘤采用剂量递增模式的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Il例局部进展期胸腺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5一81岁,平均年龄58.6岁;胸腺瘤8例,胸腺癌3例;胸腺瘤Masaoka分期III期2例,IVA期18例;伴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例,伴有重症肌无力1例,伴有心包积液5例,伴有胸月空积液3例。临床有胸痛5例、胸闷憋气7例、咳嗽咳痰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剂量递增的调强放射治疗模式,其中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4例,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7例。

1.2 仪器设备

采用Primus plus醫用直线加速器(德国SIEMENS公司)。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热塑体膜固定体位,自主呼吸下行胸部增强CT扫描定位,扫描范围为胸廓人口至横膈,层厚5mm。图像经网络传输到CMS Xio系统,医生在胸部增强CT图像上勾画肿瘤区及危及器官。肿瘤体积(GTV)包括原发肿瘤、胸膜转移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病灶,临床靶区(GTV)为GTV+O.5cm,计划靶区(PTV)为CTV+0.5cm,勾画正常双肺、脊髓、食管、气管、心脏等危及器官(OAR)0所有息者均采用剂量递增的调强放射治疗模式,处方剂量分别为50Gy、60Gy和70Gy,15~20次。OAR限量为双肺V20≤30%,V30≤20%,脊髓maxx≤40Gy,心脏V40≤40%,食管V50≤40~50%。

1.4 评价标准

肿瘤局部控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价,分别在治疗后第30天、90天及180天胸部增强CT上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参照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在10例胸痛患者中胸痛完全缓解(compIeteremission,CR)2例,占20%,胸痛减轻例,占80%;在14例胸闷憋气患者中胸闷憋气CR 4例,占28.6%,胸闷憋气减轻10例,占71.4%;在10例咳嗽咳痰患者中咳嗽咳痰CR 2例,占20%,咳嗽咳痰减轻6例,占60%。

2.2 近期疗效

本次研究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在30天的治疗后,其原发灶完全缓解者有0人,部分缓解者有16例,占比为80%,总体有效率为80%;接受治疗90天后,其原发灶完全缓解者有0人,部分缓解者有18例,占比为90%,总体有效率为90%;接受治疗180天后,其原发灶完全缓解者有3人,部分缓解者有17例,占比为90%,总体有效率为100%;

2.3 生存率

在20例患者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8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性别、年龄、KPS评分、肿瘤体积以及两种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8例,Ⅰ~Ⅱ呼吸系统反应6例,Ⅰ级皮肤反应4例,且该类症状可以通过药物进行缓解。

3 讨论

胸腺瘤是一种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多见于前纵隔,是一种原发性肿瘤,一般发生在40~65岁的成年人。该肿瘤会诱发胸闷、咳嗽等症状,当肿瘤扩散至喉返神经、食管、心包以及膈神经等时,会发生眼下垂、声音嘶哑或心包填塞等症状,更有甚者胸骨后疼痛,胸腔积液,心包积液[1]。

传统的放射治疗技术精度差,照射面积较大,不良反应较多,一般将其作为辅助手段。近年来,以图像引导的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提高照射精度的同时,通过调控,不增加正常组织耐受剂量,且可进一步增加肿瘤的照射剂量,可控制肿瘤,也极大降低放射治疗并发症[2, 3]。现代放射治疗己成为多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早期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采用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剂量递增模式治疗局部进展期胸腺瘤,提高了总生存率,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好,为局部进展期胸腺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胸腺瘤患者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扬,马慧,冯梅,等.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43(02):84-89.

[2] 刘路,杨瑞杰,李金娜,等.胸腺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4,18(01):22-26.

[3] 常冬姝,李晶,李平,等.采用剂量递增模式的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进展期胸腺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07):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