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观察 抓特征 写人物
——三年级作文中人物描写技法指导初探

2018-11-28 04:30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外貌动作心理

王 捷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小学,江苏南通 226633)

引 言

一篇优秀作文之所以写得生动感人有声有色,很大程度是因为人物描写出色。我发现,现在小学生300多字的作文写得重复啰唆,空洞无物,人物个性不明显,事件记叙不具体。丁玲曾说过:“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因此,我尝试加强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收到一定成效。

一、外貌描写,让人物有表情

擅长人物外貌描写的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一把钥匙。”人物的传神刻画离不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切忌从头到脚的写法[1]。俗话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示范是最好的语言”,训练之初,让学生摘录一些优秀范例,然后揣摩并学习。

例如,“我的头发乌黑乌黑的,经常披散在肩头。我的眉毛弯弯的,像两个月牙,眉毛下方有一双小眼睛,里面还藏着两颗‘黑葡萄’。在我小小的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说话声音甜甜的。”小作者抓住自己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用词准确形象。这就启发学生在写作时按照自己的视觉观察顺序写,这样给人展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精神风貌。

当然,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还包括衣着、姿态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多观察多练习。如“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的拖鞋。”抓取“肥长的衣服”“趿拉的拖鞋”的穿着印象,衬托出爱因斯坦醉心研究、不拘小节的形象,非常生动。

二、语言描写,让人物有个性

除了外貌描写,写好富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也极其重要。鲁迅先生说:“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从人物的语言中也能看出人物鲜明个性。学生刚刚步入三年级,语言描写的缺失是通病,也不可能要求他们语言描写达到个性化,但可以培养他们“语言描写”的意识。

1.“语言意识”的培养

学生进入三年级,身心特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此时的他们仍然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李吉林老师在她的专著中写道:“要使学生细致地体察情境,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促使他们敏锐地体察情景,在积极、振奋的情绪中,展开智力的活动。”因此,在习作活动中可以安排学生观察人物,认真倾听语言,听清楚同学之间的话,记住交谈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描写语言”上来。

2.将口头语言转为书面语言

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阶段。语文学习内容方面,从原来以字词学习为主过渡到以段篇章为主;从学习方式来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写作训练则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很多学生见到写作文,就觉得非常害怕。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从说到写”“先说再写”,抓住学生爱说话的特点,指导其写好人物语言,让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也就水到渠成了。

3.语言表现方式多样化

语言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提示语在作文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交代的是谁在说话,如再在其前、中或者后加上动作、神态、语调、心理等细节,语言表达就会活灵活现了。如果提示语的位置一直保持不变,很容易让读者感到单调。变换提示语的位置,不仅能使对话显得生动起来,也能为表达意思起到相应的作用。在写作中,往往也会用意思相近的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问”“答”“嚷”“道”等都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说”的,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说”,避免了词语间的重复,也能更准确地表达说话人的意图。

在《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提示语:①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②杂草问:“你是谁?”在课文教学时有意识地唤醒学生本身的有意注意,带领他们探寻语言的世界,在写作中加以训练,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将站在我们眼前。

三、动作描写,让人物有气质

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要想写好人物,动作必不可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描写人物动作呢?

首先,选择关键性的动作进行表达。一个人在做事时会伴随许多动作,但在写作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动作都写下来,这就需要选择最有意义、关键性的动作进行描写。

其次,用词的准确性。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我们的母语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词语能表达出相同的意思,但要将人物写活,需反复斟酌,使用有特色的动词。

生活中,仔细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这样笔下的人物才能鲜活灵动起来。选择关键性动作用最恰当的动词表达出来,这样人物就有了生机,有了气质。

四、心理描写,让人物更灵活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心理,就是人物怎么想。在设计任务作文中,要想将人物写灵活,除了进行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之外,还要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也能突出中心思想。

三年级学生很容易掌握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就是写自己心里的想法,大多运用第一人称“我”,此时,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的想法“我”是无法知道的。

心理描写在作文中很重要,但是运用时要精练,不宜占太多篇幅。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层次,一般按照思考的先后顺序写,也要写真话,写心里话,合情合理,只有做到这些,文章才能直抵心灵。

五、侧面描写,让人物显精神

在写作中,可以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方面进行人物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重于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而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对周围的人物或环境描写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正面描写如同红花,侧面描写就是绿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在正面描写的基础上运用侧面描写。侧面描写起到的是辅助功效,不宜喧宾夺主。

这一学期,我指导学生写“画鼻子”游戏作文。除了指导学生将蒙眼学生的动作写出来之外,还进行恰当的侧面描写。“看到他将鼻子画到耳朵上,旁边的同学们早已乐得捧腹大笑。×××乐得直拍桌子;×××爆笑开来,再也停不下来,直接坐到了地上。”像这样将旁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更能体现游戏的滑稽有趣。

结 语

第一次去驾校学车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师傅一开始就说了一连串我听不懂的话,紧接着就让新手驾驶汽车绕着场地行驶。那时的我连刹车、油门、离合器都不能分辨,但师傅没有顾及,尽管他一直在提醒,也一直在帮我打方向,我却心生畏惧。有着这样经历的我,对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充满理解。我觉得应当更多地去鼓励孩子,欣赏孩子们的表达,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在平时习作教学中,用心揣摩写作的要点,并将自己的点滴心得与学生交流。但愿能为前行的小学习作课堂点一盏灯,对其习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外貌动作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下一个动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奇特的蛇鹫
写好人物外貌
外貌与内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