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探析

2018-11-28 08:13郝丹梅杨文选
江汉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政治

郝丹梅 杨文选

明确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创新。党的政治建设将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新方向,也成为理解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一个新视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把讲政治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①以此为基础,习近平逐渐形成了以政治立场、政治灵魂、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生活与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等为一体的政治建设新思想,为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新方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九大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形成

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汲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继承和发展党的政治建设优良传统、概括和升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1.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的汲取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主要体现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过程中所倡导的政治理论、所依靠的政治力量、所尊崇的政治领导等。在政治理论方面,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②,强调政治建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证,证明了政党的建立与发展首先必须有观点鲜明、说服有力的政治理论观点。在政治力量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历史。习近平继承了这一哲学思想,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道理。”③在政治领导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突出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威的重要性,指出巴黎公社最终的失败就是由于“没有权威的政权”,导致了“一片无政府的状态”。④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领导权威的准确定位,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得以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⑤,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权威”思想的有力继承。

2.对党的政治建设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向来都是在选择一定的政治方向、站在一定的政治立场的基础上去实现党的政治目标与党的政治任务,从而扩大党自身的战斗力,保持其统领性的地位。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如何强有力地推行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明确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⑥,所以,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回顾党的建设历史,党的领导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都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观点。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讲到“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⑦,初步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主张。同时,他还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⑧的主张,强调民主和集中的统一性,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又指出党的建设过程“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并就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⑨,基本上形成了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相统一的党建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任务出发,从党的建设健康发展的需求出发,强调正确政治路线的确立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指导性意义,旗帜鲜明地提出政治建设的本质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规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⑩,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形成了一个明确的表述,也强调了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发展了这一传统,调整了党的建设的体系架构,将政治建设放在了党的建设统领性的地位。

3.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经验的概括与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新时代我们党所担负的使命任务的基础上,针对党在管党治党过程中存在的宽松软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决而有力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六年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党的“八项规定”的确立与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强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精准推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全面化经常化,以及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直至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并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党的监察与监督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党管党治党的政治行动,其中也蕴含着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方略,体现了新时代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新思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将其置于首位和统领地位,进一步强调以政治能力、政治方向、政治理想、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担当为评价指标来衡量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三观”的正误,能力的高低。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核心要素的精准定位,对党的建设理论规律的概括升华,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框架体系的统筹规划。

二、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内容

习近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时时“讲政治”的前提下,围绕政治立场、政治灵魂、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制度、政治生态、政治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⑪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⑫。这实际上彰显了习近平一贯以来的人生追求和治国理政的中心思想。习近平从16岁开始到陕北梁家河农村插队,到大学毕业放弃中央机关职位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实际情况、问计于民,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永不改变的从政初心。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⑬。

2.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为宗旨的政治灵魂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⑭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以来,始终把坚定共产主义政治理想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加以强调,一代代共产党人也始终把对这一崇高理想的追求当作他们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为了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事业不懈追求,不断拼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不仅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贯思想,而且把理想与信念结合起来,强调崇高理想的实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⑮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要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唯有高举共产主义这面精神旗帜,时刻坚守理想信念这一政治灵魂,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锻造过硬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3.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绝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政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坚决有力地贯彻落实,在重大问题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决不允许违背中央的精神各行其是,搞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甚至是个人主义。这就必须有严格规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约束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如果各项纪律规矩不能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那么党的各项章程、制度、原则、部署就会陷入“破窗效应”的恶循坏,从而丧失原则性和权威性。

“四个意识”政治要求的提出,从纪律和规矩的角度强化了党中央的权威性和领导的权威性。政治意识的培养,要求党员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目标、政治言行等方面必须以政治制度和政治纪律为刚性约束;大局意识的树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自觉从大局出发看问题,在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又不失具有创造性的、地方特色的工作特质;核心意识的培养,要求全体党员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看齐意识的塑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实现集中统一领导。毫无疑问,“四个意识”内涵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将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性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4.以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特征的政治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出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内政治生活基础性、专门性法规的形式,提出了“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⑰。以这“四性”为特征的党内政治生活标准,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具体而言,政治性规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和原则方向,要求把讲政治贯穿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时代性强调党内政治生活要以开放的胸怀,聆听时代呼声,回答时代问题,满足时代要求,进行具有创新性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创新力、感染力、实效性。原则性是指党内政治生活是有组织的活动,要以党章党规为基本的政治原则,思想意识、组织行为、工作方式等方面必须依规依纪,严守党性原则和政治底线。战斗性是指面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和消极腐败行为,要保持政治锐气和政治勇气,坚决抵制潜规则,“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⑱,坚决反对“四风”的侵蚀和腐化,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形成党内政治生活的良好局面。总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将这“四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起来,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活环境。

5.以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的政治制度

习近平早就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集中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政治制度’”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㉑。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各种制度之根本的民主集中制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根本”二字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过程中,在党内其他制度制定过程中,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如果没有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实行个人独裁、个人集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小团伙、小圈子那一套,那我们党是不会走到今天的。历史经验也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了,我们党就会前进,什么时候我们没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党就会遭受挫折,人民就会遭受迫害。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要求全党同志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按照党章规定在党内生活中实现党员人人平等,共同参与党内事务的讨论,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全党同志要增强核心意识,增强集中统一领导的观念,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努力在党内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㉒,是我们落实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最终目标。

6.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政治生态的影响作用,强调一个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必须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铸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㉔

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要的、核心的工作是要加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以上率下”,严格自律,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自觉性、提高道德约束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领导干部要自觉防范和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在这一点上,习近平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他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㉖他提出领导干部还须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尤其是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把关、坚持原则。他还要求领导干部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发现问题要勇于自我革命,及时改正缺点和纠正错误,只有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做一名清正的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

7.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一体的政治文化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㉗习近平对于政治文化的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㉘;必须继承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主体的红色革命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用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激发活力,提升政治文化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中的有效性。

习近平不仅对政治文化的范畴进行了概括,对政治文化在政治建设中的地位也进行了论述。他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㉙。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是相辅相成的,内涵丰富的政治文化、严肃规范的政治生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缺一不可。习近平同时也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角度,对政治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㉚;在党的十九大上,他再次要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㉛。相对应的,他强调这种价值观的确立,必须“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㉜,必须“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㉝。

三、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之一,对有效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理论的新境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㉞。与时俱进地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执政以来一贯坚持的原则。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建党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结合新的时代问题、新的实践需求,与时俱进地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理论的前提下,从“遵守党章,突出党章”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权威”,从“四个自信”到突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等等,以至十九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的提出,无不体现着习近平在党的政治建设道路上的不断摸索与不断创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强调,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的建设中的指导性地位。新时代,我们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在不断解决时代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提供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视角

从严管党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从严治党这一政治性任务进行战略规划,在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同等重要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政治建党的核心地位。而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正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诠释政治建党的理论体系,为推进从严治党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方略。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把从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首要的、基础的工作。只有在党的建设中时时讲政治、事事讲政治,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原则上,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肃政治生活,遵守政治纪律,净化政治生态,坚决同腐败势力作斗争,才能构建一个先进的、纯洁的政党,才能确保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魅力。

3.形成了重构新时代党的建设体系架构的新思路

纵观党的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体系架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毛泽东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提出了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建党的原理,尤其强调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地位。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又提出要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体系架构作了一个明确的规定。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建设基本上沿用了这一主导体系。党的十八大明确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五位一体”布局正式写入党章,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党的建设体系。总的说来,直到党的十八大,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要素排列上一直是把思想建设排在首位的。实践证明,这种体系架构是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任务的。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新成就和所面临的新挑战,是我们重新思考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重构党的建设体系架构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㊱。所以,重构新的党的建设的体系架构成为了时代必然与现实之需。习近平在十九大上关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明确宣告,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为我们重构新时代党的建设体系架构提供了新思路。

注释:

①㉕ 本书编写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第1、89页。

② 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第49页。

③㉘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8、20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59页。

⑤⑥⑱㉑㉛㉝㉞㉟ 习近平: 《决胜 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 62、62、63、62—63、63、63、26、26 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⑧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页。

⑨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⑩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⑪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⑫ 李纪恒:《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求是》2017年第6期。

⑬⑯㉖㉙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155、165、181、181页。

⑭⑮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15、16页。

⑰㉒《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⑲ 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求是》2012年第15期。

⑳ 肖纯波:《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党的文献》2014年第3期。

㉔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4页。

㉗ 王正东:《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应夯实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解放军报》2017年6月21日。

㉚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7年第1期。

㊱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8年1月12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时代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