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28 11:23肖菁敏
名师在线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全人理念价值

肖菁敏

(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全人教育至今在教育界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许多大教育家和大哲学家都对全人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其教育目的也不完全相同。本文所说的全人教育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全人教育,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全人教育的内容,因而下文将从全人教育的内容出发,分析全人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起的重要意义。

一、全人教育的内容

(一)教授知识,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

学生的社会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其所掌握的社会知识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全人教育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社会价值的过程。随着社会知识量越来越大,学生要想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就必须接受更多的先进知识,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而这些都是全人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全人教育所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

(二)培养品质,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学生不仅具有社会价值,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学生的个人价值。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的德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品格,从而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相比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培养过程更加艰难,而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深,所以坚持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培养品质以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就变得分外重要。

(三)综合教育,体现教育的全面性

全人教育重在“全人”二字。之所以为全人,是因为其是将学生的社会价值教育和个人价值教育过程合二为一的现代化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全人教育为指导思想的综合教育正是体现教育全面性的最有力的表现。如今,进行综合教育,如何培养社会“全人”,是每位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1]。且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师的发展。

(四)人性化教育,体现教育以人为本

全人教育既然是对人的教育,必然要突出人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到适当“放权”,给学生更多探究实践的机会,这才是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人性化教育方式。

二、全人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小学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心智发育仍不成熟,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非常高,在小学生心中属于不可侵犯和不可置疑的存在。但是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逐渐凸显出来,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课堂的焦点由教师转向学生。这有利于转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进而促使教师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全人教育的目标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更要求教师深入了解语文教育意义,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成为可以承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从这一点来说,全人教育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培养“综合型”社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生活审美意趣,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沟通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

(三)充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更多价值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即可。但是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育目标被扩大,小学语文教学价值更高。在这种价值取向之下,能够加强社会各界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传统的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使小学语文教学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之路应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即教学内容上更全面、教学理念上更完善、教学方法上更高效、教学过程上更有序、教学成果上更丰富。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在上述几点中均可取得突破性进展,让小学语文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3]。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全人教育理念

(一)校领导要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并及时渗透全人教育理念

渗透全人教育理念必须自上而下,所以学校领导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学习全人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全人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宣讲活动等方式积极落实渗透工作。

(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适应全人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全人教育要求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教学法、生活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其次,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拉近师生关系,重燃教学激情,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塑造全新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三)提高教师教学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魅力主要体现在有趣和新奇。课堂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教师的课堂言行幽默风趣,让学生觉得非常快乐,非常放松;课堂之所以新奇,是因为教师将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了有趣的故事课。让课堂变得有趣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教师要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有研究表明,平稳的学习环境,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得知,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是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通过学生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学习内容,因而要想营造较为平稳的学习氛围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做具体的了解,进而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有效教学。

(四)主动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配合

全人教育并不只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教师要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仍能接受全人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再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亲子活动等,都是教师与家长密切合作的良好形式。通过一些家长和孩子双方均需要参与的亲子活动,来促进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课堂中的全人教育的落实。

结 语

综上所述,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格,是一种集合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综合型教育理念。其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所讲的全人教育内容只是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面,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全人理念价值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粒米的价值
浅谈数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给”的价值
全员导师育“全人”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全人”视野下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