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8-11-28 18:31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聚亨路校区唐雪婷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8期
关键词:感情课文情感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聚亨路校区 唐雪婷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阅读训练是对基本语文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多种好处,包括对于最基本文字构成的认识,对汉语语法的初步形态的认识,进一步对学生理解汉语传情达意的功能进行教育,从中可以看出阅读训练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朗读是阅读的高等级表现形式,朗读一般是指有声朗读,而且是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其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朗读过程中达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自我情感的抒发作用。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它还是生活中常用的获取知识的工具。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从阅读能力着手打好用语基础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是学习汉语文化知识应用的基本要求,阅读能力是综合的,与学生的说话能力捆绑在一起,阅读是朗读的基础,是朗读能力的详细表现。小学生的阅读培养,要从小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做起,逐步提升,在他们掌握了一般的语文知识之后,形成基本的判断分析能力,逐步过渡到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从中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阅读中学生的大脑是需要思考的,读懂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明确的意思,从而对语言表意有清晰的认识,在阅读中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从口语化向书面化转变,提升对语言的理解。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应该做到:第一,严格要求学生读准文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发音准确,能流畅地读出完成的句子,而且有明确的节奏感与停顿,不读破句,否则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就会受到影响。也不能在朗读的时候故意“拖长调”,像唱戏一般读课文很难表达出阅读的情调,有种散漫的感觉,发现学生有拖长调的现象时,我们不用担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所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较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生字词的辨识为主,而对长句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这正是他们拖长调的原因,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就可以了,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就会消失。第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课文都是以标准的书面语形式表现出来的,低年级的学生从口语向书面语言过渡时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间才能适应,并且在一开始接触时表现出不适应,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要从基本的语言知识教学开始,从书面语的角度回归到口语化的应用中来,使学生理解口语与书面语言的不同。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连词的应用知识,比如“只有……才……”,这是标准的书面语言,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口语表达中多运用这样的句子,而且运用造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锻炼,特别是把这些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连词的理解。

二、重视教师示范性阅读的重要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重要任务,但是,随着教育背景的不断变化,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很多有关的信息技术也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老师习惯性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资源进行教学,而老师好像在课堂上被弱化了。在此背景下,阅读也被电子阅读所代替,在此情况下,学生的阅读机会也变少了。在信息化时代,多元化教学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弱化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小学阶段正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多媒体课件本来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但是,过多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变少,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在朗读教学中,老师要主动承担起示范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模仿老师,老师在朗读的时候声情并茂,有表情,有动作,有指导,这样更能贴近学生,更能表达课文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以更高的热情、更恰当的感情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来。

三、阅读中朗读训练的原则

朗读训练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建立在阅读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基础上的,朗读与阅读同属于读,但有着很大的区别,朗读是对阅读的综合外在表现形式,由整体性阅读开发,让学生在训练中从理解性阅读逐步上升到感情化阅读,从而实现了从阅读到朗读的转化,使课文中的感情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一,朗读应该以理解性阅读为前提。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阅读,理解课文的大体意思,在老师的讲解下更加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课文的层次更加分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基调,特别是对重点语句有了明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在朗读的时候就能做到流畅、有感情,节奏感强。

第二,注重朗读中的感情表达。我们通常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什么是有感,怎样有感,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不断地示范,以加强教育,老师示范,学生试朗读。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能让学生认识多少字,学会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语文中,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会通过文字了解别人的思想情感。语文就是一种情感教学,学生在阅读时了解了课文中的情感,就要表达出来,通过朗读表现自己。

第三,从分解到完整的过渡。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把课文分成几段,再逐段分析,这种肢解的做法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没有认识,学到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我们应当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学到的知识更有整体性,联系更加紧密。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运用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懂得朗读的意义与操作方法,形成朗读的习惯与技巧,真正为学好语文而服务。

猜你喜欢
感情课文情感
共产党人的感情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感情强烈的叹号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