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的魅力 “文”的绽放

2018-11-28 18:31江苏省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8期
关键词:符号习作文章

江苏省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陈 月

从古至今,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文章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得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千古名句,其妙在于“绿”字,这便是作者经过了十数次的修改而成的。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他还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修改“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由此可见,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训练:

一、感知改文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于老师花了许多时间精心修改的作文,有的学生连看都没看,有的也只是匆匆一瞥,便塞进书包,更谈不上自己修改文章。针对这种情况,在每次新接班级的作文讲评课上,首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批改符号,如添、改、调、删等符号。只有让学生看得懂老师的批改符号,才能发挥老师批改的作用。其次明确要求学生细读老师批改后的文章,比较批改前后的文章,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批改,好在哪里,并按老师的批改把文章誊抄一遍,再读一读。根据每组课文的不同要求,教师可以在每次讲评课上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把原文在展台上展示,按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进行修改,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让学生明确老师的批改意图,懂得怎样修改一篇文章,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兴趣。

二、提升改文能力

教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初步让学生修改文章时,教师一开始只要求学生找出标点、字词、句子等几方面的错误,当学生掌握简单的修改方法后,再逐步过渡到如何把一篇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突出文章中心的修改方法。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时,教师要坚持“讲清要求,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范改、自改、齐改、互改交叉进行。在此基础上,规定批改的符号,同时还确定修改形式,通过典型分析、活跃了学生思路,从而解决学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1.集体修改法

把要修改的病文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各自轻声地读一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鼓励学生争论,找出一种最好的修改方法。学生发表意见时,即使提出的意见不怎么好,教师也应进行表扬鼓励,特别是后进生和平时胆子较小的学生,更应该多表扬、多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亦可把要修改的文章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回家修改,然后带到班级共同讨论修改,并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2.分组修改法

教师事先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若干篇,采用“三批”(即符号批改、眉批、总批)的方法但不作具体修改。讲评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每组4~6人),每组修改一篇文章,让每组同学充分讨论修改,再重新抄写一遍,然后把修改前的文章与修改后的文章张贴在展示栏上,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这样,对于一些修改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帮助。

3.互改法

学生有了一定的修改能力后,可采用互换批改的方法,让学生把写好的文章与同学互换,你改我的,我改你的,然后共同讨论、交流,说说修改的理由与修改后的好处。学生最喜欢对别人的文章“鸡蛋里挑骨头”,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别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有时甚至为了一个标点、一个词语而争得脸红耳赤,这时,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教师也要常常加入行列,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一起探讨。

4.自改法

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后,必须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多次修改。鲁迅先生说过:“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教师给学生们讲我国唐代诗人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贾岛斟词酌字、反复推敲的精神,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细细斟酌,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用“三批两改,多批少改,学生自改”的方法,学生第一次修改誊写后,教师再次收上来,根据学生的修改情况增加分数。对于后进生的学生,教师通过面谈面批,启发学生修改。

三、形成改文技能

教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变“学生作文教师改”为“学生作文自己改”,让学生掌握改文的技能。

在引导学生自改作文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训练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积极参加社会有益活动,为学生积累生活材料,定期让学生交流,互相传阅,互相补充修改。在班里开设了六文三选,六文是“独特文”“新鲜文”“升格文”“进步文”“再改文”“百分文”,三选是“获奖作文选”“报刊剪录文选”“自编作文选”。这样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写、去想、去做、去看,自己去修改完善,可大可小,灵活多变,充分发挥学生才智。同时对学生实行分类自改作文指导,不搞一刀切。一类为上等型,以自改和互改为主,老师多在文章立意、结构、写作方法上提高;二类为中等型,自己边读边改,老师在旁边点拨;三类型为差等型,面批、面改,重在字、词、句方面多加引导,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求通顺,后求精彩。多鼓励,多启发,尊重学生,用商讨和研究的态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养成改文的习惯,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有改文的机会,学生乐于修改自己的作文,而且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修改文章,在改文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把掌握的知识转化成技能,使学生学有所获,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符号习作文章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符号的由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中国符号,太美了!
习作展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