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文本 启迪学生智慧

2018-11-28 18:31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实验学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8期
关键词:预设交流文本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实验学校 夏 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于封闭、过于强调实用价值而忽视了对生活、生命的关注,使得课堂机械而缺乏活力的现象,要精心预设、尊重体验、善于对话,让学生表达内心的声音,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一、理解教材的意图,挖掘教材的精髓

生成性教学不是脱离教材的漫无边际,而是要立足于教材又能有所超越、循于教案而又不受制于教案。教师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展现自己的智慧,深刻理解语文学科知识,深入解读文本。教师通过自主解读,与文本对话,叩问文本的意境。教师的解读要入木三分,要理解教材的意图,挖掘教材的精髓。教师要精心组织语言,能微言大义,让人嚼之有味。教师要独具慧眼,不人云亦云,能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留有情感体验的空间,还要引领学生进入思考的空间,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思考人生价值……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能灵活自如地把握教材,使讲授的内容不至于单薄而缺少生动性。

教学目标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是师生的行为指向。有了目标的导引,教师才不至于在教学中随波逐流,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师要树立目标意识,通过翻阅教材、查阅资料,理解内容,将文本的意义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理性地设计教学目标,要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品德、美学的内容,体现文本蕴含的价值,避免文本超界而随意生成。教师要深入文本,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对生成性资源信手拈来,才能在“预料之外”中跳出教材,以多元视角去解读文本。学生是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具备的生活经验,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厚度与广度,才能实现纵横结合,以实现精彩的课堂,而不至于听之任之,或方寸大乱,将课堂漫无边际地“拓展”。教师只有精准把握学情,师生的对话才会变得有效,才能成就未曾预设的精彩。

二、注重学生体验,交流表达独特见解

学生的个体存在阅读经验、生活阅历、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对某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学生对文本细节的理解不尽相同,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理解,都要得到应有的尊重。要对正确之处加以肯定,对错误之处加以引导,促进自然生成。教师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体验,对“旁逸斜出”予以轻描淡写的处理,就难以实现意外的精彩生成。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才能促使学生的生成性学习,如果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学习潜力,就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教师要让学生去自主阅读、反复思考,与文本展开对话,让文本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相融。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去主动搜集信息、充分理解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能加工处理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静思文本,进入文本的世界、才能有所感悟,产生自己的理解。教师要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弥补学生自主解读的不完善,实现信息分享,从而建构新的文本意义。通过有效的交流互动,使对话不断深入,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变得准确而深刻,认知、思想得到提升,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三、实现平等对话,用心倾听交流

教师要树立平等意识,要摒弃“问道在先”的权威,不将学生视为“一张白纸”。只有树立平等的对话意识,才能与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只有让学生在民主与尊重的氛围中自由地对话,才能进行坦诚的交往、心灵的沟通,实现教学的生成。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建立彼此信任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当自己的意见受到别人质疑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辩护。当学生的理解与教师的理解不一致时,教师可尝试将自己的反应搁置起来,用心去倾听学生的见解,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展开对话交流,在对话中促进生成。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心绪反应。如果教师的语言贫乏且缺乏针对性,就难以传达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只有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变得丰厚,对学生的评价才不会平淡乏味。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才能使自己的评价变得有深度,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氛围。教师只有用心倾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触摸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才能把握真实,捕捉转瞬即逝的激情火花,促进精彩生成。

总之,如果教师过于强调预设,一切活动囿于教参这一蓝本周密设计,过于强调教师的话语霸权,忽视了阅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发展性评价,机械地按既定的设计操作,缺乏生活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超出预设之外的新情况,令教师始料不及,教师只有对这些“预料之外”的新问题进行及时调整,灵活地生成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预设交流文本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