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学生阅读,聚焦课堂挖掘

2018-11-28 18:31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外国语小学吴冬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8期
关键词:内省核心文本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外国语小学 吴冬梅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代教育的最强音。基于语文学科视角,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聚焦核心素养,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对于语文教学,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授”“布道”,但学生“闻道百”而终“不能为”,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

一、从情感着眼,倡导学生阅读

小学的教育不能够是一味地说服教育,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极度厌烦,也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从科学原理上来说,鼓励能够促进学生在大脑中生成兴奋类型的激素,这些激素能够让学生更加活跃。因此,进行鼓励行为会让课堂的气氛更加热烈,学生会积极踊跃地进行阅读。

例如在课文《詹天佑》的学习中,学生一般会认为这种课文较为无聊而不愿意阅读,那么家长就可以进行鼓励,让学生自我阅读《詹天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对一道问题,家长就送给学生一个托马斯小火车的模型,当学生回答对第二道问题,就再给学生一节小火车的车厢。等到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询问哪一个学生获得的车厢较多,然后让较多的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小火车模型。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因子,多多鼓励,加强阅读习惯的养成,才能让阅读课堂充满生机。

二、从活动入手,开展阅读竞赛

小学生除了活泼好动外,还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学校就是要利用这一点加以正确引导,多开展一些阅读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如经常开展文本阅读比赛、年级读写大赛等,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回答对的问题越多,名次就越靠前,学校可以颁布一个阅读排行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进行文本阅读。

例如在《三打白骨精》的课程教学后,教师让学生回家阅读《西游记》的文本,根据西游记中的章节,出100道试题,将这些试题交给家长。当学生回到家里,就可以进行文本阅读,文本阅读后,家长进行提问,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情况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就加一分,回答错误就继续阅读。但要注意,为了不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这个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家长将具体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老师进行汇总,学生的阅读比赛评比榜单就出现了。这样学生就能够进行高效文化阅读了。由此可见,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主动竞争,能够让阅读素养在比赛中提升。

三、反思内省,为探究构筑锚桩

学生反思、内省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同时,反思内省能为学生语文探究学习构筑坚固锚桩。因此,发展学生反思力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当学生能将探究对象、过程纳入反思,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否则,学生探究与教师灌输何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持续不断的反思,通过反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探究学习。

在语文反思内省性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好文本主线、脉络,只有这样,学生的文本探究才不会偏离方向,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比如学习《沙漠中的绿洲》,笔者从文本心脏出发——“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引导学生反思,自然生发疑问:国家花了哪些代价?国家为什么要花这些代价?沙漠是怎样变为绿洲的?国家花这些代价值吗?在核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逐步反思、探究,自然抵达课文心脏。如对于“哪些代价”的探究,学生一开始认为只要花大价钱,就能成功。事实果真如此吗?仅仅是财力、物力、人力就能解决吗?植物能在短时间内生长起来吗?由此进入阿联酋人们对植物的精心养护的分析。在反思中,学生认识到“代价”之内涵。

再如,对于“沙漠是怎样变成绿洲的”的问题的反思,学生一开始认为只要买些泥土、淡水和树苗花就可以了,但仅仅是这样简单吗?学生相互诘问。通过诘问、反思,学生展开细读,知道了需要“挖”“填”“埋”,但这样的挖、填、埋是普通的挖、填、埋吗?再次细读文本,知道阿联酋气候不一般,因此这样看似简单的劳作难度可想而知。对文本不断叩问、反思、探究,让学生触碰到文本秘妙。

反思是一种积极、深刻、坚持不懈的思维活动。在学生语文探究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会怎样”等方面引导学生反思,深化学生理解文本,培育学生语用力、思维力、鉴赏力、创造力和文化理解力等,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只有探究,才能生成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探究可以聚焦、发散,既可横向拓展,也可纵向深入,其最为紧要的是,增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学生的探究习惯。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学生大部分的思维培养都是从这个阶段出发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如果不加改进,就无法让学生形成缜密的语言思维逻辑。因此,提出如上几点对策,希望能够增强小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激发学生兴趣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帮助小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逻辑体系。

猜你喜欢
内省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下学生肢体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及探索智能的培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