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成为小小演说家
——浅谈在幼儿园“玩、做、学”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2018-11-28 18:31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中心幼儿园阳光分园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8期
关键词:肢体教学活动小朋友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中心幼儿园阳光分园 施 梅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传达信息、抒发情感、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语言能力对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要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我们就必须为幼儿提供一个使其能够自由发展的语言环境。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可以为幼儿营造语言交流环境,它不仅能给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素材,有效促进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还可以使幼儿在与活动材料、玩伴、幼儿老师的相互作用中想说、爱说、敢说。为此,我园在幼儿园“玩、做、学”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语言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素养

要求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简洁、清楚的语言表述出来,让玩伴、教师、父母明白,只有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让他们学会说话,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有效地与别人交流,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才能更好地摄取知识和领会知识。在日常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在“亲自阅读”活动中的阅读理解、言语交际有很大的帮助,对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有很大的提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如下几个重要意义:一是语言作为人必须掌握的交际工具之一,是幼儿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教育;二是幼儿语言的培养有效促进了教师与幼儿、家庭与幼儿、幼儿之间的沟通交互,拉近了心理距离,有利于营造和谐团结的幼儿园教育氛围;三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效促进其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

二、在多彩的“玩、做、学”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

1.小小舞台,幼儿自主表演

除了园中活动专门设置的表演渠道,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随机的表现自我的舞台。早晨,在接待幼儿入园的时间段里,我们请早先到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组织下表演讲故事;中午午睡后,小朋友在穿衣服的过程中,请先穿好衣服的小朋友给大家背童谣、唱儿歌。平时园内生活中,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即兴创造让小朋友讲话的机会,说家里的趣事、爸爸妈妈的工作等等。形式不固定、内容不固定,让小朋友讲话的舞台随时随地在他们脚下。

2.小小画家,评讲作品

画画是幼儿园小朋友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五彩缤纷的颜色,造型各异的想象,会在小朋友的笔下精彩纷呈。为了提高幼儿的画画水平以及语言能力,我们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比如我画了什么东西,我对这些东西的情感等等。事实上,自我讲述美术作品的过程是幼儿对自己绘画创意的重新整理与回头思考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需要将自己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能让老师和别的小朋友听懂。虽然幼儿对自己画作的表述很幼稚,甚至很不完整,但在讲述的过程中,在老师、同伴的鼓励中,我们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完成作品后,利用橱窗、主题墙等把每位幼儿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交流,讲一讲你看到画上有哪些事物,画作中的人在干什么,他们会在说什么等等。让幼儿讨论自己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喜欢等等。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自评和互评,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在语言方面更是创设了许多表达交流的机会,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升。所以,我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专门的几次语言类游戏的教学活动,而应该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为语言随处不在,开口即是言语。

3.教师活动语言的示范性,引发幼儿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关键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生动的语言,使师生互动变得趣味横生,让幼儿保持大脑兴奋,使得幼儿在活动中心情轻松愉悦,不易产生身心疲劳。因此,教师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过程中渗透语言培养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提高活动的综合效益。

(1)绘声绘色,口头语言的表现力

口头语言的表现力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互动说话时要做到表情丰富、情绪饱满,将活动所要体现的情感悉数通过语言传递给每一个幼儿,这一点在语言类活动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故事时,如果没有富于变化的音调,小兔子和大兔子的话就会平淡,表达不出小兔子对大兔子的爱,更不能表达出大兔子对小兔子无限的父母之爱。小兔子的稚嫩童音与大兔子的深沉爱意形成鲜明对比,以这样绘声绘色的表现将幼儿带入绘本世界里面,引发幼儿的表演兴趣。随后,我让幼儿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分角色把这个绘本故事分组表演,从而切实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提高区域活动的幼儿参与率和教学效益。

(2)惟妙惟肖,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肢体语言是对口头语言的丰富和补充,对于我们的言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得体的肢体语言更能够提高言语的趣味性和具体性,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和小班幼儿一起学习儿歌《小鸭》:小小鸭子嘎嘎叫,摇摇摆摆走上桥。扑通扑通跳下水,一起洗澡把歌唱。我设计表演“小小鸭子嘎嘎叫,摇摇摆摆走上桥”这句时,教师两只手在身体两侧摊开,像小鸭的两只小翅膀,并半蹲下摇摇摆摆向前挪动。让小朋友们在学说的同时也模仿老师的肢体动作,将有趣的语言学习和活泼的肢体活动融合在一起。同时,肢体语言还很好地帮助了幼儿去理解、领会抽象语言文字的意思,这样就将抽象的书面语言形象化了,降低了理解难度,增强了表现力和趣味性。小朋友在自己表演时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增强了愉悦学习的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感知欣赏语言美,提高了幼儿的语言素养。

教师在区域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完善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家、园的实际情况,营造友善、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让幼儿人人成为小小演说家。

猜你喜欢
肢体教学活动小朋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