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东北虎豹保护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2018-11-28 03:27省林业厅
新长征 2018年10期
关键词:虎豹野生动物东北

■省林业厅

东北虎豹是我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珍稀动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我省长白山林区是我国境内东北虎豹的主要栖息地。1996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全面禁猎、天保工程、天然林停伐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东北虎豹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16年我省又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要任务,东北虎豹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东北虎豹保护多措并举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东北虎豹保护作为建设生态吉林的重要内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东北虎豹种群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省实施全面禁猎。199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关于吉林省五年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2000年再次颁布了《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在省内实施无限期禁猎。禁猎决定实施以来,全省野生动物种群实现了全面恢复与快速发展,黑熊、狍子、野猪、马鹿、梅花鹿等有蹄类动物成倍增长,为东北虎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保障。

修复东北虎豹栖息地生态环境。省政府确定了“三年清林、五年还林”目标,全面修复森林生态植被。继天保工程区天然林停伐之后,又实行地方国有林场和集体林的天然林停伐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重点国有林区中幼林抚育采伐试点,加快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步伐。整合撤并国有林区林场69个,释放虎豹活动空间40多万公顷,有效解决了虎豹栖息地碎片化问题。

划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998年在珲春地区划建了全国首个以东北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后,又相继划建了汪清、黄泥河、雁鸣湖、威虎岭、天桥岭5个以东北虎豹保护为主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到33.8万公顷。

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2006年省政府出台实施了《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和《实施细则》,省财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审核补偿案件4.45万起,发放补偿资金1.16亿元。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的建立实施,有效地化解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目标。

搭建东北虎豹保护平台。我省长期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全球环境基金、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国际组织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在东北虎豹资源调查、信息监测等方面开展各类项目近百个,投入项目资金近千万元。我省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就虎豹保护信息交流与技术支持等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也多年保持互访交流,不断深化国际间虎豹保护和监测合作。

东北虎豹保护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保护和修复,东北虎豹生存栖息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和改善,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食物链更加丰富,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并实现在我省境内稳定繁衍生息。一是种群数量稳步增加。经与北京师范大学连续多年开展联合调查监测显示,我省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1998年的4-6只和3-5只分别增加到27只和42只以上。二是形成稳定繁殖家域。2013年10月9日和11月1日,分别在汪清、珲春监测发现雌虎豹带幼虎豹活动信息。这些虎豹成体带幼仔行踪的发现,是我国境内第一次发现野生东北虎豹繁殖种群(家域)的监测信息,科学证实了野生东北虎豹在我省长白山区域有家域存在。三是分布范围逐步扩展。2014年12月,在距离吉林市区不足20公里的金珠林场发现了东北虎足迹,这是目前记录到东北虎分布的最西端,说明野生东北虎豹已经走出珲春、汪清地带,逐渐向长白山腹地迁移扩散的趋势已经形成。

东北虎豹保护迎来重大机遇

2017年1月31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月22日,中办、国办又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方案》,明确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区同步推进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委的领导下,吉林省统筹组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两项改革同步启动,同时部署,协同推进。

始终保持高站位,高位推动改革试点。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坚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推进两项体制改革试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绩效考核重点内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指示,省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两次推进部署会议,对试点重点任务进行具体分解,落实了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

精心组织实施,合力推动改革深入开展。省林业厅与省发改委一起协调黑龙江省对口部门建立协商沟通机制,共同完成试点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编制上报工作;组织试点区政府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调查摸底,为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和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基础数据;组织实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省级信息化平台建设。省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州、县(市)两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办公室,梳理自然资源所有者和监管者职责。省发改、国土等部门开展试点区重大工程项目梳理、研究多规衔接、组织保护设施项目申报、启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工作,合力推进体制改革试点。

强化生态保护和各类项目管控,确保虎豹安全。年度内清山清套集中行动开展3次,2017年累计出动车辆1.2万余台次,出动人员5.5万余人次,共清缴各种盗猎工具2033件,其中大型套1094个,小型套860个,大型粘网52个,鸟夹77个。林蛙养殖、红松果林等承包经营行为到期一律不再发包,暂停所有新增项目审批,暂停了采矿权和探矿权延续及新报申请的审批。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全球老虎日”“虎文化节”等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国家公园建设。2017年以来,播发虎豹保护相关报道342篇。在省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东北虎豹保护专题,并在中国政府网中英文版和国家林业局网站推介。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虎豹归山》专题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东北虎豹保护能够由省级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公园保护地,是国家生态文明总体布局在我省的具体落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战略在我省的生动实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领导下,我省将努力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成为我国东北虎豹种群恢复和繁衍生息的家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吉林的名片、野生动物跨区域合作保护的典范。■

猜你喜欢
虎豹野生动物东北
送任五之桂林
打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