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

2018-11-29 16:32马思远万海鑫
科技与创新 2018年9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专利新能源

马思远,万海鑫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肩负着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能够将其视作我国经济振兴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关键突破口。随着我国汽车需求量和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由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治理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汽车产业在能源利用方面急需实现技术创新与升级。

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1 发展现状

历经“863”计划的实施与多年研发,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向创新、先进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核心零部件、整车系统集成等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基于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联盟也已逐步形成,按照联盟方式可主要分为区域内、国家组织成立和国内外企业合资3种。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都逐步开始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相关产业基地也已建立,共同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1.2 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①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不足。虽然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工作已取得一定进步,但同国外技术相比较而言,仍略显滞后,尤其是在研发人才培养与专业团队组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许多投入生产与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早已被市场淘汰,难以有效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前发展。②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尚未完善。现今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存在不足,比如对一些技术考核标准与技术评定标准较为缺乏,而产业标准尚未统一,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有所制约,导致车企资金投入后继无力,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缺乏配套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缺乏、标准不统一,也就难以形成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势必要建设足量的充电桩、氢燃料补给站等基础设施。全国布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建设与运行成本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这部分建设资金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

2 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2.1 强化政府引导,出台政策激励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制订长期且可持续的战略方针,因此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配套服务体系,唯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的引导作用要体现,积极引导新能源车企上市,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资本,进而助推更多新能源车企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建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打造浓厚的商业化氛围,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推广。其次,政府应出台更多相关政策,对新能源车企的发展生产予以激励和支持,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与关联产业建设项目,可适度免征收基建方面的地方性行政规费,同时对于引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以科技投入、贴息贷款等手段予以支持,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2.2 加强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情来看,混动力汽车在速度、操控、可靠性等方面尚未能与传统汽车比肩,且纯电动与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能力有限。可见,新能源车企还应进一步加强创新,着力研发核心技术。加大投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并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攻关项目纳入到政府科技扶持的重点计划。纵观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利分布,中国现有的专利中,属于发明专利的数量并不多,尽管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专利数量近年来明显增多,但国际专利的数量却甚少。同时,还存在整车企业专利数多,而零部件企业的专利数少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加大创新与投入力度,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力与利用能力。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不可忘却对传统汽车技术的完善改造。目前我国在汽车发动机技术方面要明显弱于发达国家,而发动机技术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中,国内企业要优选创新,力求在某一领域中实现重大突破,攀登技术制高点。

2.3 统一技术标准,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

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对其动力方面尚且没有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基础设施产业的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实现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实现。同时,要为生产企业制订统一的操作规范,进一步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2018年,业界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为了鼓励更多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政府部门可通过补贴、购置税减免、车船税减免等利好政策去刺激消费,逐步增强国人的节能环保意识,转变对汽车的消费理念。基于此,2018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3年,即被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的车型,都能享受这项待遇到2023年底。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及政府补贴标准的全面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便逐渐接近于国人的消费水准,销量的提升则指日可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构建低碳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早已成为我国战略性的发展目标。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仍处于对国家财政补贴过分依赖的态势,因此唯有构建多方参与且共赢,并集运作、建设及维护于一体的有效机制,对研发技术与关键部件生产难题加强突破,才能够全面激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潜力,才能逐步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文杰,郭帅,唐春桃.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四川水泥,2016(11):267.

[2]云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问题与思考[J].上海节能,2012(2):25-28.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专利新能源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