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内涵 细细品味

2018-11-29 16:56黄勇胜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8年3期
关键词:杨花万紫千红全诗

◎黄勇胜

【经典诗作】

晚春

〔唐〕韩 愈

草树①知春不久归②,百般红紫③斗④芳菲⑤。

杨花榆荚⑥无才思⑦,惟解⑧漫天作⑨雪飞。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字词注释】

1.草树:花草树木。

2.不久归:不久即将离去。

3.百般红紫:万紫千红。百般:多种多样。

4.斗:争斗,比赛。

5.芳菲:芳香美丽。

6.榆荚:榆树的果实,形状像小铜钱,又叫榆钱。榆荚老时呈白色,随风飘落。

7.才思:才华与情思,这里指绚丽的色彩。

8.惟解:只知道。

9.作:像……一样。

【全诗翻译】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离去,一刹时万紫千红,争芳斗艳。柳絮和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知道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初看时,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景象,但细细读来,其内涵很值得品味一番。

诗歌第一句,紧扣诗题,点明晚春时令,“知”与“归”,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草树”对春光恋恋不舍的特殊感情。第二句展现了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群芳图”,它们不但万紫千红,还要比一比谁更芬芳烂漫。一个“斗”字,为暮春三月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异彩。

诗的后两句,着意描写白色的柳絮和榆荚。它们没有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只是像雪花一样满天飘洒。这与前两句描写的繁花似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想象“杨花榆荚”为“无才思”,意思是指它们就像人没有才华和情思就不能写出华美的文章一样,因为它们没有美丽的花朵。“惟解”,表明它们其他都不知道。从表面上看,诗人是在贬低“杨花榆荚”,实际上暗含着即便“无才”,也不能甘于寂寞,也要奋斗一番的精神。

全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是全诗突出的艺术特色。

【师之心语】

这首诗,表面看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杨花榆荚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而寂寞,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不是很值得称颂呢?

这首诗,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感悟,就是同一个人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因此,诗的寓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猜你喜欢
杨花万紫千红全诗
杨梁相 绘画作品:《万紫千红总是春》
献给4月
万紫千红总是春
劝学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杨花萝卜花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词语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