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规律:让数学学习更简单
——小学数学推理意识培养

2018-11-29 08:34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沈利明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文字想象过程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沈利明

一、学生推理现状审视

1.“懂”与“不懂”的现象探问

在教学中,我们总喜欢问学生“懂不懂”“会不会”,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懂”“会”,但是一到做作业或者考试时总是会出现令人不太满意的结果。学生认为:上课认真听,看到了,听懂了,就学会了,学习任务就完成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做数学题时总是充满信心,认为把习题做完了,认真检查了,就什么都会。实际上,他们认为的“懂”只是在大脑里有短暂、浅表的印象,这不是“懂”,更不是“理解”。只是学生自己认为的“懂”。

2.“有序”与“无序”的钟摆现象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生心理从无所约束的天真感知,迈向接受为主、相对受约束的导向认知。数学不仅仅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嬉戏时的一种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抽象。学生需要将自己对世界的感知与数学的符号、数学的语言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缺少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还缺少从生活世界中感知数学的能力,更缺少用数学的眼光和思想分析世界的能力。儿童的认知特点之一就是从简单想起,但是,儿童的思维又是跳跃性的,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无所约束的直觉感知,可以说成“无序”。在这里“序”经常会被忽略。

二、儿童推理策略的实践探寻

1.借“境”而读,顺应认知的特点

小学生一开始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就是从归纳开始的,顺应学生认知特点不可或缺。教材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画,架起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但是这样的画面和学生看到的图画书不完全一样。对于学生来说,也许一张图就是一个故事,一片想象,但是数学上的图缺少了色彩的衬托,不利于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时数学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读”这些画面。比如,在认识数“0”时,课本出现以下图例。

学生学习时一般很难关注到兔子背后的数字世界。这时需要教师引导:“4只兔子一起采蘑菇,第一只小兔非常开心,因为它采到了3个蘑菇,那其他小兔呢?”学生因教师引导开始有序地读出图片后隐藏的数,2个、1个、1个也没有。这样的数学语言引导,让学生很快观察到了原本没有关注到的数字世界,从而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原有经验和图的意思,理解了“0”其中的一个意义——一个都没有。感知数字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让学生在开始阅读题目内容时就会注意图片文字背后隐藏的数字,感受到数字表达的意思,这就消除了他们数学学习的障碍。

2.借“图”而想,集聚归纳的过程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采用了猜想、归纳等推理方法。学生为获得事物的一般属性,必须在观察、实验、猜想等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脑力活动。教师借助例题图,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联想,让学生在不完全归纳中聚集脑力能量,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数学世界和现实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表达上的不同,数字和图形都是抽象的结果。从学生认数开始,抽象就展开了。如在一年级“认识图形”的时候,学生仅仅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文字和抽象化的数学图片很难对这些图形形成正确牢固的感知。

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我看到黄色的长方体,想到了我家里的柜子”,学生马上可以模仿教师的话语展开想象,边看图,边说出想象的结果“想到家里的饼干盒是长方体”“我的玩具魔方是正方体”,等等,此时学生对课本中图片的关注就不仅仅停留在书本显示的内容,而是会与生活中的感知结合在一起,认识到课本上的图形就是对具有相同特点的生活中物体形状的总结。这种无法言喻的沟通就是抽象思想的基础,是渗透推理意识最关键的知识生长点。

3.借“题”而动,转换思维的方式

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同于知识与技能,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感悟、体验规律以及思考等方式获得。而感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自主体验才会更加深刻,促进能力进一步提升。因而教学活动必须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并把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从“应对”真正走向学生“本位”。

如认识“几和第几”,这一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意义,是基数与序数的知识范畴。“几”表示一共有多少,而“第几”指的是事物的顺序,是其中的某一个。看似简单的描述,学生却很难理解。为了激活教学内容,在课堂实践中,教师组织了学生模拟类似的买票情境,学生们特别投入,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都能用“几”和“第几”反映出位置的变化,更能体验到“几”和“第几”是不同概念。在活动过程中,结合学生自己对画面的阅读和理解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课本的内容中变化是显现不出来的,通过现场模拟活动,将原本的文字或图片活化,学生自然就有了“动”的资源,数学本质的变化就通过“题动”而显现出来。

4.借“字”而思,类比事物的属性

儿童对于具体事物属性的感觉只是基础,并不能让他们完全了解此类事物的一般属性。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用文字来叙述刻画的这种数量关系也会有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这是一个经历观察、猜想、归纳、证明的过程,更是一个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的过程。学生对于文字理解上的缺失主要是生活经验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文字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让文字的意思显现出来为学生建构文字的理解模式。随着文字的理解,学生就能产生应有的情境想象,能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第1小题是“兵兵送给玲玲”结果是增加了,而第2小题是“玲玲送给兵兵”,结果是减少了,两题都有两人之间的“送给”行为,但结果截然相反。教师让学生读题后,用小棒代替“兵兵”摆一摆,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兵兵”送给别人与别人送给自己后的数量变化,这样,数量关系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深入探寻,类比出两道题有内在联系和有规律性的性质,最终归纳判断出结论,真正推动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入理解。

5.借“思”而想,概括出合理推断

严谨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无论是数学结论还是推断过程都需要逻辑性,推断必须建立在数学研究对象的准确分析及概括的基础上。由此,对于数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及概括也决定着学生推理能力的高低。来自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文字表达往往是生活化的,但是解决问题却需要数学化的理解,低年级学生将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想象加工,才能正确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下面图例是一道与生活问题有关的题目,叙述的是一个钉纽扣的过程。如果学生简单读出题目的意思,而不能产生数学化的联想,那么解决它只能是一种对数学的简单感觉。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初读,引导学生将问题数学化:“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过程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就是在每件衣服上钉上5颗纽扣。”学生一般这样回答,教师追问:“那么这个过程和数学上的什么过程很相似呢?你会把问题换一种说法吗?”学生在这样的启迪下就会慢慢产生正确的联想:这不就是平均分吗?把33颗纽扣,平均5颗分给一件衣服。可以分多少件?还剩多少颗?学生这样的结合想象的转化,将问题直接指向了用除法解决的平均分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考的习惯。这是一种基于审题思考之后的想象,将数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读题思考与想象的结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理解必要的过程和关系,也可以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和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分析概括,进行合理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活动能有效地发展人的推理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生活问题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要让学生自主感受和感悟生活,并用数学眼光来观察思考。数学学习离不开推理思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帮助他们通过习题思考,让他们一开始就接触数学的世界,从应对考试逐步走向本位,具有推理意识,同时,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数学本质。♪

猜你喜欢
文字想象过程
文字的前世今生
快乐的想象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