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为本?法治为要

2018-11-29 09:07赵建军姜春玲
中国德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德性整理上学

赵建军?姜春玲

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认知向行为的转化,以德性为本,以法治为要,能够有效地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建构有道德、有智慧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八大提出,用道德滋养法律,用法律支撑道德。将“德性”和“法治”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两个核心元素,其目的是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蓝本,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综合性、一体化的熏陶和教育。“德性”与“法治”两个元素只有双向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敬畏法律、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公民。

一、研读教材,寻找“德·法”元素

翻阅统编教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如果单从挖掘德性元素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德性价值。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的好伙伴”,很显然,“友谊”就是这节课贯穿始终的德性元素。二是教学内容本身德性元素不明显。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小雨和他的‘小伙伴”,這里的“小伙伴”加了引号,特指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物品。乍一看,德性元素也不明显,人和“物”的德性连接点在哪里?

如何从第二类教学内容中找到德性和法治元素?以“小雨和他的‘小伙伴”为例,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提炼。

1.在不断追问中找到德性元素

一问:教材为什么要编排这部分内容?答案是:一年级学生平日离不开学习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过后,进行有序归类、整理的习惯还在养成中。让学生学会物归原位和定时整理,有助于学生美好德行的形成。

二问:教材为什么要采用拟人化手法将物品称为“小伙伴”?答案是:从编者的角度讲,希望学生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要变得像伙伴一样。平日伙伴间是如何相处的?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珍惜。这样,本节课隐藏的德性元素也显现出来了:要像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尊重、爱护、珍惜身边的物品。

2.在查找《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中寻找德性元素

同步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每个教学课题的编写意图、设计特点、对应课标等都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对一线教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对“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是这样叙述的: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的第4条“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旨在通过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料的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是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课时内容,体会“分类摆放”和“物归原位”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是本节课的明线,而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暗线。

3.从教学内容中寻找法治教育节点

第一,学会整理是“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教学目标之一。《中小学生守则》第6条中明确指出:“积极参加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这可以作为一个法治教育的切入点。

第二,《弟子规》上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置物有序、物归原处教育,也是一年级法治教育的范畴。

第三,课堂上设计相关的整理和展示活动,引导学生按照提前拟定的活动规则进行,也是有意识进行规则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分析学情,选取关键事件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均来自学生现实生活,但由于区域不同、学情不同,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德性”和“法治”教育内容对教材进行文本再创,选取那些有代表性、鲜活的事例进行教学。下面以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上学啦,真高兴”为例来说明。

1.见物背后的人与人心,回归德性生长的基点

一年级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上学啦,真高兴”是学生升入小学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第1课时,他们只有完成从幼儿到小学心理上的衔接,完成对“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认同,才能开开心心地上学,才能主动参与到结交新朋友、认识新教师的学校生活中。

以积极的心态开开心心地去上学是本节课的德性教育目标。教材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学生第一天上学的场景,真实、细腻地反映了新生入学对新生活不同的情绪和表现。虽然开学第一天不愿上学的是少数同学,但也确实存在这种极端抵触的现象,所以需要我们教师蹲下身来去寻找他们抵触情绪背后真实的原因。

是不明白上学的意义?对未来生活充满焦虑?还是因为对陌生环境有所恐惧?或者担心不认识小朋友?害怕放学路上被坏人接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他们中的多数对学校生活是向往的,但由于换了新环境、需要认识新朋友,所以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我们可以引入父与子的一段对话,再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疏导和引领。

儿子:爸爸,为什么要上学呢?

爸爸:儿子,一棵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当柴烧;如果长10年可以用来盖房子;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做柱子、做家具。一个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儿子:那是丢人的事情吗?

爸爸:如果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那就一点也不丢人。但是,就像一年的小树的用处不如大树多一样,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读书多,对社会的贡献大。

儿子:哦,我明白了,我要好好上学。

将上学比作小树成长,将读书学习的多少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结合起来,不仅通俗易懂,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与对国家创造的价值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刚开学面临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小学生活。

2.多个视角选择教学实例,有意识渗透法治意识

从表面看,“上学啦,真高兴”这节课与法治教育毫不相干。其实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法治教育就是遵守纪律、规则和约定,教学中我们不能随意拔高要求。

聚焦一年级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我们会发现,围绕“积极心态”这一德性元素,可以找到很多渗透法治意识的内容。

这些从学生中搜集的难题,通过引领、榜样、告知等方式将德性教育和法治双向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的自我建构。

三、聚焦课堂,凸显实践智慧

孙彩平教授把小学品德的核心素养定位为“实践智慧”,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价值。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德性”和“法治”元素融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活智慧。

1.在体验活动中提升道德和法治素养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一课,学生对物品有定处、用完还原处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整理的基本方法,我們可以在最后环节设计“阳光家政邀请小整理师帮忙整理家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增长生活智慧。

师:得知我们都有一双巧手,阳光家政给我们发来了邀请,让我们帮他们整理四个区域。

(出示整理规则:1.爱惜物品,轻拿轻放;2.分类摆放,科学有序;3.八分钟时间,在等待验收过程中小组要想清楚一会如何向家政工作人员介绍自己组的整理方法。)

学生抽签决定整理区域(公正公平意识),小组先讨论如何整理(程序意识),小组向家政验收人员汇报整理方法(团结协作能力、规则意识)。教师扮演家政工作人员的角色,通过自己的点评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厨房区)、“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衣服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玩具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图书区)等德性教育内容与法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突破了从活动体验到德性养成的“最后一公里”。

2.在师生对话中增长道德和法治智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排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呈现的是身边平凡人的生活和事例,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本身就有一种亲切感。对他们来说,课堂是一个“对话”的场域。他们在与文本、同伴和教师的“对话”中,回望、整理、反思已有的生活经验,最终与昨天的自己“对话”,获得有价值的道德认知,进而自主选择道德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所倡导的道德与法治双向渗透、相辅相成的理念。

以“开学啦,真高兴”为例,本主题中的“真高兴”与课题中的“开开心心”遥相呼应,就是要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让刚离开幼儿园的儿童完成对“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让他们喜欢同学和教师,对新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师生、生生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中发生的。

对话1 成长是有顺序的

(播放四张本班学生幼儿园活动时的照片,引导学生比较本人与照片的变化。)

师:两天前,我们从幼儿园升入了小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要去读高中、大学等,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

虽是寥寥数语,但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要升入不同学段的话语,拉长了课堂教学的时空。

对话2 说话是要算数的

(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开学那天的生活。)

生:在教室门口,教师问我妈妈家住在哪个位置,然后告诉妈妈中午在哪个地方接我。妈妈还对我说:“你看,你刚才还怕我中午接不到你,教师是不是告诉我在哪里接你了?”我赶紧点头。

师:你害怕什么?

生:我在家里的时候想,中午放学那么多同学,妈妈怎么能一下子找到我?万一找不到我,被坏人领走了怎么办?

师:哦,那第一天中午是不是很顺利地找到妈妈了?

生:我一眼就看到妈妈了,妈妈没骗我,就在路口那个电线杆旁等着我。

师:提前做好约定,并按照约定去做,这是个好办法。其他同学可以学习参照一下。

引领学生在回头望的过程中,在师生、生生甚至和自己的对话中体验探究和分享的乐趣,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提升道德认知。

对话3 铃声是要遵守的

(这段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渗透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为学生养成良好有序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师:今天是我们升入小学的第三天,你都听到了哪些铃声?

生:上课、下课、眼保健操、跑步等。

师:铃声就是命令,是我们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

对话4 未来是要规划的

(播放校长寄语的视频。)

问:校长都对我们提出了哪些希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从读书、实践、创新、责任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

校长寄语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引领他们在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实现道德认知的自我建构。

对话5 成长是有约定的

(播放三个大哥哥、大姐姐的视频。)

师:这几位同学和我们有一个什么约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从孝顺父母、感恩教师、友爱同学等方面点评)

通过约定的形式使德性与法治教育双向渗透,培养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认知向行为的转化,以德性为本,以法治为要,能够有效地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建构有道德、有智慧的美好生活。

【赵建军,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姜春玲,山东省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德性整理上学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上学啦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