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终究会被揭穿

2018-11-29 10:22章江
检察风云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说谎者被试者谎言

章江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心理系罗伯特·费尔德曼教授研究发现,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可能不撒谎,每人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有的出于善意,称为“白色谎言”,不必当面揭穿,让这份善良保留下来。但是社会复杂纷繁,更多的谎言却是欺骗和伤害,必须提高警惕,以防跌进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里。说谎的动机可分为三类:一是讨人欢心,为此80%的女性承认自己有时会说一些无害的谎言;二是夸耀自己,承认自己在简历里说谎的人为33%;三是自我保护,称曾经对医生撒过谎的病人有40%。

察言观色显端倪

我们总想知道别人的话是不是真心的,也会经常琢磨别人是不是在说谎,心理学家也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过:“任何一个感官健全的人最终都会相信没有人能守住秘密。如果他的双唇紧闭,但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正如美国剧《别对我撒谎》(Don't lie to me)所說的“真相,尽在我们脸上”。“微表情”是人在“无意识”情况下对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解读其蛛丝马迹,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别人是否在撒谎。

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中,有一个名叫匹诺曹(Pinocchio)的木偶人,只要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匹诺曹顶着难看的长鼻子,经历各种麻烦和挫折,终于慢慢懂得了诚实正直的重要,不再说谎。美国科学家、芝加哥气味研究基金会负责人阿兰·希奇博士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查理斯·沃尔夫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匹诺曹症状”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他们反复播放并观看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接受有关他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婚外情听证询问的录像带,发现克林顿说话显得结结巴巴,而且神情也不那么自信,另外还频繁地触摸自己的鼻子。他们得出结论说,包括摸鼻子在内的一些迹象表明克林顿所说的很多话都是谎话。

两位科学家解释说,人在撒谎时会导致一种荷尔蒙激素的大量分泌,引起鼻腔内细胞组织的变化,出现充血,使鼻子较之平常更大更红肿。虽然上述变化不会过于明显,别人也许用肉眼无法注意到,但撒谎者本人却会因为鼻腔感到搔痒而用手去抓挠,这样一来等于暴露自己在说谎。

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说谎时的鼻子不会变长,但身体确实也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有的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来自英国广播公司 BBC对戴安娜王妃的采访。她生前偷情出轨,有多位情人。在被记者问到有没有外遇时,王妃的眼睛看向右上方,似乎很慎重地思考了一阵子,最后坚决地说:“没有!”结果这个采访片段播出后,有心理学家指出:“她在撒谎!”他们的根据是:人类左脑的职责是回忆,右脑的职责是想象。人在回忆时,眼睛会向左下方看。而在思考或编织谎言的过程中,眼睛会不自觉地看向右上方。在看向右上方的那段时间,戴安娜王妃就是在思考,或者想找借口,但又觉得不妥,于是最后干脆说“没有”!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李伯曼发现,当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所以,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是否说谎,你可以问一些必须要回忆才能想起来的细节,然后观察他的眼睛。这种眼球的运动是一种条件反射,很难伪装。除非经过严格的训练,否则自己一般情况下可能都意识不到。

语言手势露破绽

为了确定说谎者使用的语言和手势,纽约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心理学教授玛丽亚·哈特维希研究了118段视频,包括来自美国“无罪”项目(旨在平反冤案)的证词。其中约一半视频资料来自审判录像,另一半则聚焦要求受访者对电影发表看法的YouTube视频。 结果发现,说谎者更有可能起劲地打手势和进行强有力的目光接触、点头和皱眉,更有可能说“嗯”。说谎者挥舞双手的次数远远超过说实话者,前者的比例为40%,后者仅25%。直视发问者的情况也一样,说谎者高达70%,说实话者60%。为了竭力使自己同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说谎者在叙述他们的故事时都会使用使自己与相关行为保持距离的代词,如“他”或“她”,下意识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问时,他们总是反复地省略“我”,他们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

同样,撒谎者也很少使用他们在谈话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克林顿。他与莱温斯基的婚外情从1995年11月持续至1997年3月,虽然他于1998年1月否认与她发生性关系,但半年后不得不面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承认有不当关系。克林顿在讲话时拒绝使用“莱温斯基”,而是说“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

日本京都大学阿部修士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通过检测大脑的特定活动区域,能够判断出一个人是诚实还是爱说谎。他们以30名20~39岁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两个实验,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检测他们的大脑活动。这些接受测试者完全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与说谎有关的大脑机制。

第一个实验测试的内容是“期待报酬时脑的活动”,受测试者在正方形图像闪现的瞬间若能顺利按下按钮,就能获得报酬。结果那些内心强烈期待获得奖金的人,脑内的“伏隔核”在图像显现前的活动非常活跃。“伏隔核”又叫“称伏核”,在大脑的每侧半球各有一个,在大脑处理奖赏、快乐、成瘾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个实验是猜硬币的正反面,猜对了可获得奖金,猜错了则要扣钱。这个实验在两种条件下进行,第一种是测试者需提前预测结果,没有说谎机会;第二种则要求他们只在自己心里预测,结果出来后由自己报告是否猜中了。在第二种条件下,如果准确率异常高,那么就可以认为有人为了奖金而说谎。

研究人员发现,在第一个实验中“伏隔核”活动越活跃的人,在第二个实验中说谎的概率也越高。也就是说对报酬越敏感的人,说谎的概率越高。不过也有在第一个实验中“伏隔核”活动很活跃,但是在第二个实验中被证明不说谎的人。研究人员发现,这样的人脑内“背外侧前额叶区”也非常活跃。“背外侧前额叶区”被认为是掌控理性判断和行动的区域。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要想抵抗住金钱的诱惑而不说谎,需要这一区域发挥积极作用。

“这个研究显示大脑对报酬的反应,也就是‘伏隔核活动的个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是否老实。” 阿部修士教授称,“这对于从科学角度理解人的道德很重要。”

说谎损人不利己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说的谎话越多,再次撒谎的可能性会越大。撒谎的危险之处在于人们并不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诚实会改变人们的大脑,让他们在未来更容易说谎。

艾瑞里称,当人们的不诚实行为没有带来任何后果时,他们的谎言编得更加离谱。说谎需要复杂的计划、专注和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操控他人的能力。然而随着进一步成长建立起来的道德感和自我约束能力,人们说谎的行为也会有一定的限度。2010年一项针对美国人说谎流行程度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成年人报告说在调查给定的24小时范围内没有说过谎。半数的谎言都集中出自5%被调查者之口。绝大部分人会尽可能避免说谎,只在真相很麻烦的时候才会做出欺骗。

哈佛大学认知神经学家乔舒亚·格林在一项研究中,给被试者一个通过说谎获取金钱利益的机会,同时用磁共振成像检查他们的大脑反应,记录下血液流动激活的大脑部位。结果发现,一部分被试者本能地立刻讲了真话,另一部分被试者则选择了说谎。说谎的人显示了更活跃的额叶-顶叶控制网络活动,额叶-顶叶控制网络负责的是困难或者复杂的思维活动。被试者在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之间摇摆,最终选择了后者,由此可见撒谎要耗费精力。

在一项后续的研究中,格林注意到赢钱时神经犒赏系统活跃的被试者更有可能成为说谎者,也就是说,说谎可能跟抵御诱惑的能力不高有关。

大多数人不会时刻都在说谎,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防止了人们一直说谎。要么是受到被人们内化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要么是在“想要什么”和“想成为怎样的人”之间矛盾纠结的结果,最神奇的是这种预防机制来自大脑内部。

艾瑞里表示,在诚实这件事上,我们会进行自我评判,而这种内在的评判是心理变态和正常人的不同之处。另外,说谎的时间和频率也会受到外部原因的影响,这种行为更多发生在能够使谎言合理化、压力大、疲劳和看到别人说谎的时候。但是当人们想到道德,或者认为有人在看着自己的时候,比较不容易说谎。因此社会应该意识到如果我们对说谎行为没有惩罚,就可能导致更多的谎言出现。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办法能更准确地将其揭穿。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查尔斯·邦德教授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心理学客座教授贝拉·德保罗让机器学习软件处理所有采集的数据。发现在试图识别真话和谎言的时候,电脑识别说谎者的准确率为75%,而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用心识别谎言时的准确率跟碰运气的结果差不多,僅为54%。

猜你喜欢
说谎者被试者谎言
真与说谎者悖论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说谎者
真实的谎言
谎言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