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战争诗篇《塞下曲六首·其一》

2018-11-30 01:32马力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 2018年5期
关键词:李花李白儿子

●马力

说到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你知道李白名和字的来历吗?说到这一点,我们还得说到一个故事呢!

据说,李白是西汉名将李广一门的后代。他父亲的名字叫李客。李客虽腹有诗书,但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以经商为业,富甲一方。李白出生后,李客对儿子的未来有许多期许,但对于他长大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胸中似乎还不十分了然。时光荏苒,几度春风满园。李白已经到了“五岁诵六甲(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十岁观百家”的水平。他少小时代就打下扎实的根底,作诗、对对子也常加习练。一日,李客见“又是一年春光好”,绿草茵茵春花烂漫,便信步跨出房门,与妻儿一起踏青游玩。李客见眼前春和景明,随口便吟出“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的诗句。李客的妻子远眺金色阳光下的远处树林,又添一句“火烧叶林红霞落”便停住。年幼的儿子见母亲没有说出最后一句,便明白母亲这是故意留下一句让他“接龙”。这时他正走在李树下,看到片片雪样的李花争奇斗艳,即刻对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此句中的“李花”对“叶林”,“白”对“红”,对仗工整。此句一出,李客和妻子心中顿时欢喜。一为儿子聪颖过人,应答爽利自然;二为儿子脱口而出的句诗最能表现他“最初一念之本心”,那如玉的李花正是儿子高洁心志的象征。李客顿有所悟,即刻取儿子这句诗的开头与结尾的“李”与“白”二字,合在一起当作儿子的名字。“李白!李白!”李客抱起儿子,大声疾呼,“儿子!你有名字啦!此名乃天成也!”从此,李白之名,传遍天下。李白的字是“太白”。据说,李母在李白出生的前夕曾梦见长庚星(太白星),故以“太白”星名为他的字,这又是天成。

李白人如其名,名如其人。他一生自视旷世奇才,有不堕青云之志。他崇拜名山大川,一生寄情山水。每到一处,闻得有隐逸山林的方家名士,他便去拜访求学,从他们身上汲取人生智慧。到了青年时代便向往“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之志。他性格洒脱,气质不凡,笔下诗歌浪漫奔放,清新俊逸,有几分醉诗仙的风范。

李白虽昂首天外,不乏傲气、傲骨,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为了实现人生抱负,他也希望经名人推荐为朝廷所用,在治国安邦上大展宏图。然而鸿鹄却无立足之处,于是李白拂袖而去——“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还得洗尘颜”“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李白以高洁之心面对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时,心是痛的,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请欣赏他的《塞下曲六首·其一》。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北寒天,就是到了五月江南草长莺飞的时节,天山南北还飘着雪花。雪花非鲜花,只有寒冷封锁着大地。在一片肃杀的雪景之中,一缕笛声轻轻响起,不绝如缕。即便从羌笛中悠悠传出的是守边将士思念亲人的《折柳》曲,可凛冽的寒风中还是没有一点儿春天的消息。黎明时分金鼓齐鸣战斗开始,日光高照战斗结束。战士回帐休息手里还抱着玉鞍,以便随时参加战斗。他们要用自己的腰下剑斩尽来犯之敌,保国土平安。这首诗从天山五月的自然风光写起,以“春”为意象,表达守边将士在寒冷中盼望春归的美好情感,抒发他们与亲人相隔千里的思念之苦。即便如此,他们仍愿吃尽天下苦,日夜奋战,杀敌卫国。此处表达了守边将士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如江河流地,日月经天,为一个时代做世道人心的记录。诗中所体现的精神堪称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李白之所以成为一代诗圣,就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释。

猜你喜欢
李花李白儿子
打儿子
李花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李花
下一次,我依然和你相约
李花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