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2018-11-30 01:57张丽娜支进
教书育人 2018年16期
关键词:责任感角色扮演惩罚

张丽娜 支进

(1.江苏东海县和平路小学;2.江苏东海县曲阳中心小学)

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是个体遵守和维护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规范的表现。培养小学生责任感,不但关系到他们现在学业的发展、思想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也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人生方向。学校学习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奠基期,角色扮演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感悟、学习社会责任时,避免了责任教育只浮于表面的状况,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身体责任与思想责任的统一。

一、基于日常行为,编拟剧情

生活里处处充满着责任,但是对于很多日常行为来说,学生们大多忽视了其中应该要自己去承担的责任。编拟剧情、体验角色,能够让孩子意识到日常生活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做出改变。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付出,学校可以举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班会,让学生体会家庭责任感,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选出两名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其余的人扮演孩子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每一轮过后,再进行角色替换。教师充当的是一个“闹钟”的角色,为大家播报时间。早晨,“父母”为孩子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去单位上班。中午,“父母”接孩子回家,然后准备午餐。晚上,“父母”不仅要做家务,还要陪着孩子做作业。体验过父母的一天后,学生纷纷谈起各自的感想。有的学生认为:“父母每天要工作还要照顾自己很辛苦,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学生则说:“以后要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

通过编拟剧情、角色体验,改变了孩子们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况,大部分独生子女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洗袜子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增强了他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的意识。

二、结合两难困境,组织讨论

为了让学生对于责任有更深刻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设定两难困境命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既可能帮助学生改过迁善,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可能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学效果。当某些学生总是犯错误,教师可就此设定“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能够对学生使用教学惩罚?”的两难困境命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说:“惩罚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可以使用。”“过度的惩罚会让我产生心理阴影,不应该使用。”另一个学生不赞同地说道。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惩罚,那每个人都可以任意犯错,所以应该使用。”这时,教师针对学生的精彩言论进行总结: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承担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惩罚是为了让我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手段,而适度的惩罚是为了让你们认识到生活中责任、规则、制度无处不在。

三、开展社会实践,升华情感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触及学生的心灵,又升华了情感,还让学生对责任的定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的玩具、课外书捐助给偏远地区的儿童,增强孩子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体验“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在“母亲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洗洗脚揉揉肩,或者在父母的帮助下做一道简单的菜,提升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种植绿色植物并由大家照顾看护,放在班级里既美化了环境又能教导大家对生命负责;在周末,教师组织学生去公园给树浇水、捡拾垃圾,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责任是孩子的做人之本,是孩子立足于社会之本。当然,责任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将角色扮演与责任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其自己发现责任、承担责任。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责任,进而努力去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猜你喜欢
责任感角色扮演惩罚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Jokes笑话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真正的惩罚等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