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以“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为例

2018-11-30 02:26司云静
名师在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观念科学

司云静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福建晋江 362241)

引 言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教学维度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仅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很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着教育部对“核心素养体系”一词的提出并强调,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成为教师群体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为例,从上述四个维度教学进行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一、渗透生命观念

生物学科是与人类自身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教学科目之一。高中生物教学涉及教育学生用生命观念认知生命世界和解释生命现象。生命现象在学生认知观念中的形成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把生命观念渗透进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举出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新闻事件,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也可引导他们提出有关于生命观念的理解和疑问等,并带领其他学生一同思考和解决。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结合所学过的生物知识去探究,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在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农业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内容前,可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农业事件作为切入点。如:举例“农作物的产量受天气状况影响”,把教学方向由知识传授引向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思考。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对粮食增产或减产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释。把生命观念渗透到知识的初步讲解中,让学生从植物的生命活动开始,初步对生命观念有所认识了解,为他们今后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1]。

二、锻炼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建立在事实和逻辑推理基础之上。明确的思维方向和充分的依据是进行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并且需要个人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后再进行分析综合,最终把抽象的内容概括出来。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个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对学习水平高低的影响十分深远。

新的教育模式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样也需要教师提高素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帮助高中阶段学生有效锻炼理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调动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到教学课程中来,密切个人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在正式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提前放映“光合作用”知识引导幻灯片。幻灯片中可设计问题“在课本中寻找光合作用的概念”,正式课堂开始后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后,要求他们寻找并写出光合作用的过程,思考各个步骤之间的联系,进行小组讨论;正式课堂开始后,由各小组代表向全体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学生最终得出光合作用的性质;课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如: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了解二者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不同作用和意义等。经过讨论得出: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法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让学生分析贴近生活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在积极的思考中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2]。

三、尝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过程离不开科学实验,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体验。在教学中加入有效的科学探究,让学生可以从活动中进行知识学习,并加以理解和应用,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找到现实生活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教师可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可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事物形成的基本原因、事件发生过程的规律,掌握未知事件的客观意义。

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种类繁多。为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出现在课本中的实验内容。如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章中出现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实验,要给予学生质疑、研究、探讨的机会,并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进行学习研究;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细致严谨,最终带领全体同学探讨总结各小组得出的实验结果[3]。

四、担负社会责任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社会责任主要基于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以及参与对相关社会事物的讨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并用于解释事件产生的原因,合理推断其结果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自身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主动向他人宣传科学,传播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等科学思想。运用生物科学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和生物相关的社会议题,破除封建迷信,帮助人们远离伪科学。

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各地区粮食产量与当地人口的正常需求和储备之间的合理分配调控,是农业工作者一直以来都积极投身解决的重大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担负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树立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提出应用实例,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相关的例子有:为把改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提高产量的传统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工作者建立蔬菜种植大棚,对植物光合作用进行合理的人工管理;科学工作者经长期研究发现,减少大气电场的屏蔽、设立空间电场等新型方法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同样存在可能性。新时代,农业工作者找到可行方法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解决农业生产的世界难题,离不开学生时代所受的社会责任教育。

结 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对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宣传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投身科学研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在未来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更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观念科学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
科学拔牙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