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理性精神 思想品德教学的智慧追求

2018-11-30 02:26陆惠红
名师在线 2018年26期
关键词:黄某理性思想品德

陆惠红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江苏海门 226153)

引 言

理性精神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理性地解释和判断。而事实上,很多学生都缺乏理性精神,面对问题容易盲目和偏执,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1]。本文从主题探究、辩证思维、调节情绪和整理错题四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方法,追求智慧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

一、主题探究,培养探索精神

哥白尼曾言:“人的天职是探索真理。”对学生而言,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手段,缺乏探索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看待问题时只看到了表面,人云亦云,只去被动地接受和模仿。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学习内容适当引申,确定一个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教材中“理想伴我成长”部分时,可以为学生举出这样一个案例:黄某本是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读高中时其父母因意外双双离世,给他留下了高达几百万的巨额财产。黄某继承这部分财产后觉得这样多的钱足够他安度余生,根本不需要他再努力读书。于是他辍学回家,每日蹉跎享乐,后来染上毒瘾,转瞬花掉了父母留给他的财产,身体也因吸毒受到严重的损害,最终不得不进入戒毒所进行康复治疗。举出案例后可请学生探究:一开始成绩优异的黄某为何会染上毒瘾毁掉了自己的一生?经过讨论,学生中有人回答是因为黄某父母给他留下了巨额财产使其堕落,也有学生回答是因为黄某贪图享乐、不努力进取……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都还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可加以引导,令学生深入探究:为何黄某认为有了巨额的财产就不需要再努力学习了?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学生再次进行探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真正毁掉黄某一生的是他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钱财不是人生的全部,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他错把财产当作人生的全部,才会误入歧途,毁掉一生。

二、辩证思维,培养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世界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权威,才能有所创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打破原有规则,不断进步。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突破原有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因为科学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在学习苏教版教材中“感受社会的变化”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这个观点带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多角度看待科技的发展。在发言过程中,有学生提到,科技使我们的交通、交流都更加便利,使我们的生活不断有质的飞跃,科技并没有给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也有学生提到,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掠夺,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很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等现象都是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新问题,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讨论中,学生从多方面讨论了科技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应该注意科技运用的方式方法,合理控制,不能一味追求科技的进步而忽视了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只看到科技造成的弊端而否定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在探讨过程中,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考虑,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学生对科技的认知更加全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辩证思维的运用过程中,逐渐改变看问题的盲从性和片面性,促进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三、调节情绪,培养淡定精神

理性精神的含义在肯定淡定、冷静、客观等积极词语的同时,也否定了冲动、情绪化等消极词语。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性还不够成熟,极容易由于一时的冲动和不理智,在面对问题时做出错误的判断。需要教师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进行合理的宣泄和表达,培养淡定精神[2]。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教材中“遵守法律法规”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向学生讲述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日本政府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一事导致了国人的愤怒和不满,很多城市举行了示威游行;在冲动之下,部分地区的公民对当地的日系产品店进行了抢砸,甚至有人对街边的私人日系汽车都进行了打砸,给店主、车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虽然打着爱国的名义,但他们为了表达不满,宣泄怒火所做出的行为却侵犯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假如在开始行动之前,抢砸者能认真地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否真的能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或许就会冷静下来,而不是用侵犯他人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方式宣泄情绪。调节消极情绪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在做出具体行动之前进行冷静的思考,考虑自己行事的后果和当前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待情绪有所缓和。当情绪激烈到不能冷静思考时,可以强迫自己通过深呼吸、数数字的方法平静下来,之后再寻找解决办法。另外,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宣泄,也有助于情绪的调节。

四、整理错题,培养反思精神

反思是认识真理的高级形式。反思能帮助人们及时查找不足之处,形成更加全面的自我认知,理性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会反思。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针对平时所做的习题、试卷当中的错误进行整理,反思错误的原因,逐渐形成反思的习惯,培养反思精神。

以第四课第二框“学会与人合作”为例,课堂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请谈一下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和长处……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本节课的讲授主题,很多学生都能从“学会与人合作”的角度回答问题。看过学生的答案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思考,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视角。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有学生从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角度开始补充,还有的从“相互沟通,求同存异”的视角插入,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想到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等,不一而足。在肯定了学生的这些表现之后,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在一开始做这道题的时候,在思维的切入方面,自己到底缺失了什么?学生面面相觑,开始一个个低下了头;接着,一个个地开始谈到了自己思维的狭窄,谈到了不能从新知联系旧知,谈到了自己平时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等。

结 语

理性精神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体现了一个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结合课本,灵活多变,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他们主动探索、敢于批判、学会淡定、及时反思,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合格公民。

猜你喜欢
黄某理性思想品德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选择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偷自家的东西犯法吗
黄某的行为是包养情妇还是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