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推进高中英语读写结合高效课堂研究

2018-11-30 02:26洪灵丹
名师在线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读后词汇高中英语

洪灵丹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福建晋江 362241)

引 言

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一句古诗道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语言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可谓是唇齿相依,是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的两方面。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而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输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输出[1]。近年来,读写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逐步得到教学界的认可。教师要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立足教材,在读中播下写的种子,在写中催开读的花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目前,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重阅读,轻写作”“重写作,轻阅读”以及读写分离的现象。应该如何基于阅读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呢?对此下面笔者就结合本人在具体的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做法,分析如何借助文本之力,帮助学生在读中储备写的 “养料”,进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立足文本,加工词汇

(一)读前词汇渗透

一般情况下,学生若没有充足的与写作话题相关的语言输入,写作中就容易出现“词汇匮乏、结构松散、表达不地道或无话可说”等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导入环节这一预热时期,设计包含相关主题词汇的读前导入活动,促进学生词汇的记忆和积累。例如,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八 Unit 24Society中的Language Awareness 9部分有一篇课外补充阅读材料“Are Societies Aging Too Fast?”,此篇阅读文本的主题词就在标题中,即Society和Aging,笔者在读后设计了一个写作任务是基于阅读文本的主题词的扩写:Write an English article in 100-120 words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s given in Chinese.(针对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学生会组织对这个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请你写一篇短文,报道这个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读后写作任务中涉及的词汇大多与人口老龄化相关,因此笔者在读前活动中就设计了一个词汇记忆游戏:将aging society, population, dramatic, health, advance, retire等单词汇集于一棵树上,让学生先看;上课后,再让学生回忆“树上”的词汇,课堂教学由此自然过渡到这些词语,由此引出主题——人口老龄化。这一读前活动的设计,一方面为主题阅读进行了热身,另一方面为读后写作中可能涉及的词汇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读中词汇提炼

阅读活动中对目标词汇的提炼,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词汇学习的成果,还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语言素材。基于读写课本身的写作特点——在课内要完成一定量的语言输出,教师对于阅读中词汇的处理除了要服务于课文理解之外,又不能与读后的写作任务相脱节。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7The Sea中的Lesson 3The Sea World的阅读材料Underwater World时,笔者在细读段落获取信息的环节,设计了如下内容让学生捕捉目标词汇填空:

Polar World: Watch the acrobatic seals. Meet less ________ but more friendly penguins.

Ocean Floor:Watch some fish “ ________” . ________the water.Sea Theatre: Watch ________ ________ .

学生在细读段落后很快找到目标词汇,同时也可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汇的大致含义和用法。这些词汇都与本课的写作任务“完成一个关于水族馆的宣传册”相关。因此,这些词汇和句子经过学生的记忆和内化,都可以作为语言素材运用在读后写作中。

(三)读后词汇提升

读后教学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对核心词汇进行操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2]。读写课的构成决定了读后写作输出的部分是一项综合运用阅读所学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注意提升学生运用词汇的综合能力,为他们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做好准备。例如,在上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七 Unit 21 Lesson 3Epidemics Explained一课时,笔者布置写作任务“就传染病是否会消失这一话题,写一篇正反观点的论说文”。笔者在读后环节设计了一个口头辩论任务:Will Epidemics Disappear in the Future? 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在理解文本、明确辩论双方论点和论据的基础上,就“传染病是否会消失”这一话题进行思考并作出分析和判断。这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含的课内词汇信息、句式结构与本课的写作任务也紧密相关。

二、深入文本,感受佳句

除了词汇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索文本中的佳句并学习它们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不由自主地把英语和汉语意义对应翻译,从而写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因此,在读写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精彩句式,抓住描写生动和寓意深刻的词句。教师还要充分借助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掌握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基本技巧,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将这些阅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句子积累起来,再应用到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可以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三、分析文本,训练结构

词汇和句子是写作的基础,但写作不是词句的扩写或简单拼凑。要写好一篇文章,还需要有“谋篇布局的能力”。简洁的语篇结构、缜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运用得当的功能词句,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整体的阅读感受。高中阶段学生应学会写多种文体的文章,熟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格式。在加工词汇、模仿佳句的同时,教师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分析文体的组成特点,用教材这本范本指导学生对各类体裁的写作。

(一)依据段落主题句,把握篇章结构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利用教材中写前阅读文本的体裁,对学生进行文章结构方面的训练。比如,阅读文本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每段的主题句是什么?支持主题句的论据是什么?等等。这样做不仅为学生输入了写作策略、技能和框架,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二)利用文章主题词,延伸拓展写作

对于学生而言,英语教材中的一些优秀阅读文本,能为他们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范例,并且很多主题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教师在处理一些优秀的阅读文本时,要对主题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也是读写课的一个重点。

结 语

总之,阅读和写作紧密相系,阅读能力的提升将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阅读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读而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文章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句型,感悟文章带给读者的深层意义,体会不同体裁文体的结构特征,进而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读后词汇高中英语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乡土生活与精神重建——贺享雍《拯救》读后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花丛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