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设立背景及发展现状分析

2018-11-30 01:32王瑗媛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60
物流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跨境上海

王瑗媛 (兰州工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1 FTA与FTZ的概念辨析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鼓励自由贸易,带动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例如,比较知名的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日本、韩国)、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包括东盟十国)等。

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 也称自由贸易港区或自由经济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对货物监管、外汇管理、企业设立等实施特殊政策的区域,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2013年9月以来,中央先后批准了4个自由贸易园区,分别是上海、天津、广州和福建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区(FTA)与自由贸易园区(FTZ)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由贸易区(FTA)是跨政府的贸易区,由两个和多个政府发起设立并签订协议,自由贸易区覆盖的范围包括加入自由贸易协议的全部成员的所有关税领土;自由贸易园区(FTZ)是在一国政府内部设立的,不需要其他国家批准即可生效。为了更清楚地体现二者的区别,FTA和FTZ分别译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以示分别。

2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背景

2.1 国际背景

构建上海自贸区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议(PSA),形成新一代全球贸易新规则来取代WTO。但是,上述协议中国都未能参加,面对世界贸易规则、格局的改变,中国在面临“二次入世”的严峻挑战。成立上海自贸区,可以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可以积累多边以及区域合作的经验,逐步熟悉并增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我国与主要经贸合作伙伴谈判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因此,中国政府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积极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做一个对接的小窗口,并大幅度促进上海的离岸经济、港口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发展,同时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正面辐射效应。

2.2 国内背景

中国以要素红利为主导特征的发展模式即将结束,即依靠廉价劳动力,凭借扩大产业规模的方式在中国走不通;迫切需要通过构建新的全球价值链,通过技术、人力资源打造中国的经济“升级版”。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国家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创造制度红利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四大制度激发经济活力,最大限度释放制度红利。因此,中国政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国际竞争,积极创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来“倒逼”中国的改革进程,真正实现简政放权,给中国的经济注入活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2.3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促进东部地区发展

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第二大的资源消费国和未来的最大消费国,但中国在目前全球货币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自由贸易园区作为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聚焦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立上海自贸区,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同时,通过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增强其区域发展的聚变、辐射和带动效应,为促进东部地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3 上海自贸区运行现状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成为中国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的试验田,并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截至2014年12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28.78平方公里)区内企业累计达23 243家,其中挂牌后新设14 860家,新设外资企业2 342家。2014年,区内企业完成经营总收入16 000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商品销售额13 800亿元,增长11.5%;航运物流服务收入1 180亿元,增长15.0%。完成进出口额7 623亿元,同比增长8.3%。

4 结论与建议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我国为了更好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变化,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战略[4]。上海自贸区运行4年以来,运行状况非常好,目前已成为中国自贸区的领头雁,自贸区的管理制度激发了经济活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注册数激增。上海市FDI的数据和GDP数据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些成果得益于政府的制度改革,如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贸易便利化制度、金融创新制度、海关监管制度等,改革活力大幅推进了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发展。实证数据的分析结果也同样印证了上述结论,上海市经济增长引起了外国直接投资在上海市相对规模的显著增长,但上海市外国直接投资相对规模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据此,本文认为上海自贸区要想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从自身出发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济措施,通过上海自贸区制度改革和创新,实现区域经济内动力,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但是,自贸区在贸易便利化、体制改革、金融创新中还存在短板,在此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4.1 深入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在投资监管模式上,除了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还实施内资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大数据”税收监管体系。在政府服务模式上,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推动片区电子政务系统与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对接的“一网式”政务服务体验,在墨西哥、港澳等地区建立商事登记服务网店,提供投资咨询等。

4.2 重点实行以智能化通关为主的贸易便利化改革

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货物申报使用率达到90%;建立“互联网+易通关”系统,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缩短42.6%;建立“智检口岸”信息化监管和服务平台,提高市场采购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38.7%;建立全球质量溯源体系,累计货值373.03亿美元;打造“智慧海事”平台,推出“先通关后查验,船舶通关零待时”创新业务;建立便利化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实现清单外产品即报即签、清单内产品快审快签。

4.3 打造金融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实现“四个跨境”———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债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建立宏观审慎资金跨境流动管理机制,简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手续和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流程,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QFLP)和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深化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筹建粤港合资证券和基金公司,开展粤港跨境缴费通,对接粤澳两地支付结算系统,提供跨境车险服务和证券期货基金产品互认。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探索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协同监管,首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金融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4.4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廉洁示范区,推行“零跑动、零罚款、零收费”政府管理服务模式,首推“一企一网”专属网页,首创社会投资类建设工程“一站式”集中审批平台,组建全国首个以法定机构模式运行的政府机构。事中事后监管方面,通过“企业信用画像”和大数据分析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建立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大综合、大物业、大法治、大数据”的执法模式。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跨境上海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