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宿迁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8-11-30 06:36朱晓荔
初中生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题眼命题作文作文题

朱晓荔

朱晓荔

名师简介

朱晓荔,现为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原题回放

请以“网里网外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

“网”的含义极其丰富。首先,它是一种实指,本义为“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即渔网、鸟网。其次,它可以引申为“形状像网的东西”,如蜘蛛网、球网等。再次,它还可以比喻“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如互联网、关系网、法网、情网等。“网里网外的世界”,容易令人产生广泛的联想,便于将考生的视线从封闭的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而“网里”“网外”的并列,则又要求考生对生活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

围绕题目,考生最容易想到的是“互联网”,可以表现“互联网+”时代自己的学习、游戏、交友等;“网里”“网外”的生活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可以反映对时代脉搏的即时感应、对大千世界的正确体认。考生若从比喻义上考虑,则可以选择写关系网、法网等,站在“网里”“网外”的不同角度进行观照,表现对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深刻思考。考生还可以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富有层次地呈现“网里”“网外”的生活画面,写出人生百态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从命题形式来看,这道作文题仍采用“裸题”形式,未设任何引导与提示。这既是因为题目中的关键词浅显明白,无须提示;也是为了避免考生先入为主,从而为他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驰骋空间。

评卷扫描

总体而言,本次考场作文中,考生的写作水平不错,套路化写作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审题偏差、顾此失彼。“网里网外的世界”应兼顾“网里的世界”和“网外的世界”两个方面,但部分考生只写了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此类作文就是偏题作文。还有的考生完全抛开了题目。他们在文章开头提了一下“网”之后,后面叙写的内容就与“网”几无关联,同样犯了走题的错误。

二是选材老套、立意浅薄。有近半数考生撇开更多的“网”,仅仅扯起“互联网”,导致选材“撞车”严重。而其中又有不少考生在文章中仅表现了网络的虚无与危害。他们对网络持否定态度,观点绝对,简单粗暴。这样的立意暴露出他们在认知方面的缺陷。

三是结构单一或盲目“创新”。有部分考生写作水平较弱,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段落结构过于简单,全文只有三大段甚至只有一个段落。也有部分写作水平较高、语言功底不错的考生在结构上盲目“创新”,试图出奇制胜,结果适得其反。例如,我们看到了剧本、化学实验报告、网络帖子、法院判决书、微信对话等形式的文章,因为形式选用不甚恰当,不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因而得分不高。

四是语言乏味、素养低下。不少考生叙事简单,不会写“复杂的记叙文”。有的考生的文章语言形式单一,充斥着“大白话”。也有些文章只是在堆砌辞藻,显得华而不实、空洞无物。还有少数考生的文章明显是凑足了字数就立刻停笔。凡此种种,说明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迷津指点

首先,要准确审题。所谓准确审题,就是准确地审读文题、解读题意,这是写作的第一步。能否准确领会题意、“靠船下篙”,是文章能否及格的分水岭。

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吃透“题眼”,也就是文题中的关键词。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所要突出的重点。例如“网里网外的世界”,题眼是“网里网外”,这就是文章要浓墨重彩表现的内容。

如何才能找准“题眼”呢?这就需要同学们仔细审读、重点分析,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作文题做出准确判断。

例如,“网里网外的世界”是一个偏正短语,这种类型的作文题,题眼通常是修饰性和限制性词语,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规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文章的选材。而处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语则直接规定了写作内容。因此,同学们在写作“网里网外的世界”这篇文章时,需要从“网里”“网外”两个方面进行选材,且所写的内容必须与“网”有关;即使是写“网外”,也要写未受或摆脱了“网”的影响的另一种生活,让读者可以隐约从中感到“网”的存在。

动宾结构的作文题,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例如,2016年宿迁市中考作文题“迎着风”的重点就在于表现是如何“迎着”的,既可以是具体的动作,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表现的是一种搏击的姿态。

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例如,“我也拥有这么多”的重点就在“拥有这么多”上,要表现自己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更多的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内容。

如果是并列结构,一般情况下要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舍弃和得到”是辩证统一关系等。审题时,同学们如果能够准确把握种种关系,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切合题意。

准确审题也包括审准范围,即要注意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做到写准确、不滥写、不漏写。此外,同学们还要注意理解题目的比喻义,如果仅就实指来写,很难出彩;只有认真地从生活中选取与题意相匹配的本体、喻体,才能做到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与命题作文相比,面对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发挥的空间会更大一些,但仍然是“戴着脚镣跳舞”,因为“自由”并不等于“随意”。写好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就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很多同学会按照同样的思路去补题,结果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有些同学则是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只能泛泛而谈,不易写出真情实感。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随意”现象的发生呢?老师提出三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是要细察隐含信息。例如,“我的

主张”这道题就规定了写作者必须使用第一人称,要写自己的观点。又如,“可是你没有 ”这道题则必须使用第二人称,同时因为“可是”一词的存在,所选择的方向必须是超常规的。

二是要力求“陌生化”。在大多数人将注意力聚焦在某一方面、某个事物上时,你若能巧妙避开、另辟蹊径,就会达到较为理想的表达效果。

三是要“切入口小”。例如,曾有位考生面对“ ,你好”这道半命题作文,将题目拟为“祖国,你好”,结果因为切入口过大,导致文章流于泛泛之谈。其实,他如果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一处家乡景点,以小见大,表现对家乡的深情,同样能够表达“祖国,你好”这一主题。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同学们还要追求明确而不落俗套的立意。所谓明确立意,就是写作态度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以“网里网外的世界”这道题为例,同学们不能将两种世界等同起来,笼络地说其对自己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但是,立意明确也不等于简单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以互联网为例,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形式,如果使用不当,还会疏远亲人、熟人之间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并处理好这一问题。而网外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又何尝不能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来解决呢?这时,两者便是相通相容的。同学们若能这样思考、这样写作,文章便具有了思辨的色彩,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当然,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审题、立意之外,选材、构思、语言等也是需要苦心经营与谋划的。以“网里网外的世界”这道题为例,选材范围就可以包括互联网、亲情友情网、关系网等。如果写记叙文,同学们可以选择与“网”有关的生活片段加以描述,“里”与“外”可偏重一点,但一定要有对照,或相映成趣,或有所褒贬。如果写议论文,同学们则要鲜明地亮出自己对与“网”有关的生活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里”与“外”既可以泾渭分明,亦可以辩证统一。

猜你喜欢
题眼命题作文作文题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初三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