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追问”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2018-11-30 13:50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负数分母梯形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陈 洁

追问是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层层递进的发问,它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和艺术,并不只是提几个通俗易懂的问题,也不是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而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用追问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关联,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那么,怎样实施追问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找准认知“交汇处”进行追问,诱发学生的欲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高质量的数学问题不但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思考中碰撞出火花,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在数学认识的“交汇处”瞄准着眼点,选择恰当的时机来提问,从而让学生产生听课的欲望。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通过“同分母相加减—异分母相加减—归纳方法”的活动,让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可以轻松掌握。首先,我让学生计算以下题目:因为同分母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所以学生很轻易地就算出了上述题目的答案,有了同分母加减法的铺垫,我再让学生计算异分母加减法:。同分母相加减使得学生做题的信心大增,他们眼里闪动着对于“异分母相加减”的求知火苗,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激情,还能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启发,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然后任意指名一位学生追问: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而异分母相加减,先要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通分,再按照同分母相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些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让学生进一步验证“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有助于他们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的追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教师要及时在认知的“生长处”进行追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选择在最佳的时机进行追问,让学生表达关于数学问题的见解,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比如: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我给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字:-1,-4,0,1,4,然后提问学生:“这些数字如果用天气预报中的温度来表示,分别怎么读呢?”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读道:“零下一度,零下四度,零摄氏度,一度,四度。”我追问道:“那-1和-4谁大?”学生摇了摇头,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坐标轴,先把0,1,4标出来,然后继续追问道:“-1和-4怎么标?”学生根据坐标轴的对应性,很快标了出来,并且回答道:“-1比-4大,因为-1靠近0。”我继续追问道:“那0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不确定地回答:“是正数?”我反问:“那0摄氏度以上是正数,以下是负数,其中包含0了吗?”学生恍然大悟说:“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充当的是衡量标准。”在我的三次追问下,学生对于负数已经有了清晰的掌握和认识,并且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来思考问题,思维也拓展得更宽了。

三、教师要紧扣认知的“盲点处”来追问,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认知的模糊点和阻碍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学生认知的盲点作为引导和追问的切入点,点拨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拦路虎”。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我问学生们:“我手里拿着的这块橡皮泥,怎么求出它的面积?”学生思考了一会,回答道:“可以把它捏成正方形,然后量出边长,进而求得面积。”话音刚落下,又有一个学生回答:“还可以捏成长方形和三角形,求得面积。”这暗示了学生已经形成了转化的思想,可以灵活看待问题,我接着追问道:“那如果捏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求?”因为还没学过,学生都一脸茫然,陷入了沉思,我提醒道:“可以试着用学过的图形来拼接成平行四边形计算。”程珂同学立马灵机一动说道:“可以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而成,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求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乘以2就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我继续追问道:“那梯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学生脱口而出:“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度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和梯形高度相等,则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上底+下底)×高,从而一个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高÷2。”这说明学生的逆向思维已经得到了挖掘,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学生由一开始的被动地位上升为主动地位,更加有助于学生把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融会贯通,空间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追问,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能够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产生质的跨越,进而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负数分母梯形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自卑的梯形弟弟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