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2018-11-30 13:50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梁泓涯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糖果乘法直观

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 梁泓涯

现在的小学生是新时期重点需要培养的人才,针对新一代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就要不断传授他们新的知识,培养他们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出一些个人经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开发学生思维

多年的教学中,个人也有其他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弊病,数学课堂上总是一个人滔滔不绝地为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重要指标,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后来经过反思,充分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逐渐认识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以教授学生知识为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他们接受到的知识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观察,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认识”学习中,在课堂上,我会拿出各种角的模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角,然后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三五成群地观察操场上一切物体中包含的角,并让他们多加思考,然后让学生发表个人对角的看法和认识。有的学生说:老师,篮球框上有好多角,支架上有角,每个角的边长度都不一样。我就会问:角的长度不一样,那么角的大小是一样的吗?如果把长度减小,这个角会不会变小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思考这些问题,为了寻求答案他们不停地在篮球支架上操作,直到确定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角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找到了准确答案。

二、教学中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问题学生无法直观地寻找到答案,数形结合通过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难点,例如在认识乘法的学习中,学生不知道2×4和2+4的区别,此时数形结合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内在含义。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出题:老师手里有两颗糖,贝贝送给了老师四颗糖,现在老师手里有几颗?让学生将糖的数量增加的过程用图画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加法是直接增加的。接着为学生出题:小朋友哭了想要糖果,贝贝给了两颗,赵丹给了两颗,小孟也给了两颗,露露给了两颗,那小朋友手里现在有几颗糖?学生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小朋友手里的糖两颗两颗地增加,一共增加了四次,2+2+2+2=8,2是每次小朋友每次收到糖的数量,小朋友收了4次糖果,因此每次收到的糖果数量乘以收到糖果的次数就是小朋友收到糖果的总数。这样通过让学生画出图形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及其与加法的区别。在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通过推理、画图等形式寻求答案,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学习期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高度也就越高,实践证明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在日常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讲完课后就去办公室备课,学生需要继续其他科目的学习,放学后各自回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有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个人想法不能及时互相探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时间长了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的有效交流,大家共同探讨,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课堂上要让思维的火花闪现,碰撞出丰厚的成果。我们在数学口诀求商教学中,学生之前已经用自己的方法求得结果,那么我们就让学生主动探讨除法的计算方法,比如,选出十位学生,让学生两两组合,看看能够分成几组,然后让同桌、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除了直观地让同学演示得出结果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分组结果?经过讨论,同学们很容易想到了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时想乘法口诀的方法计算起来是最简便快捷的。这种分组交流合作的方式可以调动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情意。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本质特性和价值。

猜你喜欢
糖果乘法直观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把加法变成乘法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观察:糖果找不同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雨季里的糖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