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荟萃

2018-11-30 22:27
少先队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内向工匠教研

新时代“工匠精神”要强调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工匠精神”。关于“工匠精神”,在不同国家和民族,或同一国家和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基本内涵不会改变,那就是精益求精。只是对于精益求精这一基本内涵的认识与阐释,会由于认识主体的综合认识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培育,对“工匠精神”全面而科学的认识需要有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下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时代意识和政治意识。“工匠精神”的承担者是“工匠”。所谓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他们能够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该领域产品的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完成整个工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从人类文化视角来看,“工匠精神”属于理念文化的内核部分,表现为人对自己的“作品”在真、善、美方面的价值追求,属于人的价值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即人的内在价值追求理念不断在客体“作品”上得以外化的过程。

我们今天所说的“工匠”并不完全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工匠”,而是新时代中不仅具有精湛技艺技能且具有创新精神,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工匠”,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风范。

“工匠精神”源于工匠,高于工匠。作为一个大国所推崇的时代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早已超越了工匠这个群体,而推及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不仅存在于制造业,也存在于服务业领域,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需要,精神生产领域也同样需要,体现为整个社会物质和精神的生产者、服务者职业精神的崇高境界。

我们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的抓手。“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从小抓起,从小做起,将“工匠精神”融入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课程之中,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追求真、善、美有机地统一起来。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5日 南海/文)

教育部司法部将开展大中小学“宪法晨读”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及全民普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决定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从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展国家宪法日五项集中宣传活动。

青少年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把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统筹规划、推进,与司法部联合发布四方面措施。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与司法部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形成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全覆盖,并且有机衔接的学校法治教育体系。二是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并在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了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治”课,发挥课程教育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里面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大对法治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三是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并开通了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两个普法平台。四是举办包括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的活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课件征集活动和宪法晨读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这些活动已逐渐成为教育系统开展法治教育的品牌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教育系统营造了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取得实效。

据悉,为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我国已组织编写了12册《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实现了宪法法律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全覆盖。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12月1日)

内向的孩子也优秀

在成人的眼中,外向的孩子,擅长交际、口才过人、待人热情,长大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内向的孩子,则会一切相反。因此,不少家长认为外向的孩子更加优秀,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时就会感到焦虑,急于帮助孩子做出改变。其实,内向只是孩子的性格特征,并不是性格缺点,内向的孩子一样很优秀。

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的性格。”教育孩子,先要了解孩子,这样才能找到与孩子个性特点相匹配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其实,内向的孩子身上同样具有成功的潜质,父母只要找到对应的养育方法,挖掘他们性格上的优势,改变性格上的不足,内向的孩子照样可以变得很优秀。

在《内向的孩子也优秀》一书中,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木紫从内向孩子的行为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内向孩子多种性格优势和劣势,并帮助父母脱离传统认识,明白每个内向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只要培养有方,他们也可以有出息,也可以非常优秀。

“不要只是接受孩子的性格,更要珍惜它,因为内向的孩子往往是善良、体贴和专注的,只要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做出漂亮的成绩来。”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作者苏珊·凯恩看来,有很多内向孩子的家长,自己也是一个内向的人,并常常对此感到惭愧,此时,家长千万别觉得孩子一定会重复自己的历史。

要了解性格内向的孩子,除了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外,更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亲子共读便是其中的一条捷径。

(《现代教育报》2017年12月1日 滑经纬/文)

教研:有新意不如有心意

学校教研的话题是无处不在的。从广义上看,教研不仅仅囿于表象化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的直观教学研究活动,也不仅仅包括学校及其上级部门组织的主题培训研讨活动,而是只要教育者按照预定教学研究目标来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及提高培训活动,只要是管理者或教师在反思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教学认知和成果,那么就可以说,教研已经发生了。

我想管理者和教师也都需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就是要有把教研常态化的意识,它并没有那么复杂,也不要把它看得过于神圣。教育者在教育中思考教育,朝向善好去做教育,这是一种自组织的教研,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教学分工和学科需要,去发现和确定自己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教育问题,去探索和实践,并进行共享,在笔者看来,那就是最好的教研。

在主题教研课题的选择上要慎重,作为管理者要深思熟虑,在关照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来确定教研目标,把握教研方向。同时,教研主题要具有连贯性和长远规划,形成序列,不能过于随意,更不能仅仅为了教研而教研。

目前,各种教育理论及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花样翻新,各地的大型培训培养研讨活动此起彼伏。校长和教师在各地不断刷新的先进理念经验熏染下,不断建构对教研的新的认知,从而形成新的教研主张,于是有的管理者便在这种影响之下想要紧跟所谓的“前沿教研”步伐,并美其名曰“与时俱进”,从而抛弃了原有的研究并使其半途而废。在功利主义驱使下,大家总希望多出成果,快出成绩,殊不知教研是急不得的,更需要慢下来。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学校进行教研也应是如此,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要“掘井及泉”才行。如果浅尝辄止,只是一味地贪多求新,这不是真教研,是假教研和伪教研,既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提升,也不利于管理者提高自身的教研领导力,更不能达到教研本身所应有的成果共享、整合、吸纳、利用等活动目的。

(《天津教育报》2017年10月11日 周顺禄/文)

有空也读“无用的书”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谆谆教导,要读有用的书,有时候我看《史记》或其他典籍一类的书,也会被人善意地提醒,不要把时间花在这些无用的书上。书被人分成有用的和无用的两种。我知道,当学生的就要读与学业有关的书,写文章的,似乎要多读文学典籍之类的书,当医生的若读文学作品,那就是不务正业了,等等。我知道,有用的书就如同日常饮食,饿的时候需要它,就是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经常读些“无用”的书,它的用处虽不在当下,却能培元固本,是可以让一个人从根本上好起来的东西。今天我们提倡要读书,要多读好书,那所谓的好书,实际上多是些“无用”的书。

小时候就是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说,在路上,在煤油灯暗淡的被窝里偷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林海雪原》《风雨桐江》《三侠五义》等许多小说。但这并没影响我的学习,我的作文成绩总是全班第一。现在想来,我是我们那个小山村能念成书走出来的第一人,且能成为一个文章发遍全国的人,这与自小读“无用”的书,关系很大。

有位作家讲过一个故事:在秘鲁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警察脾气暴躁,市民意见很大,市长想了一个办法,给警察每人放三天假,要求他们在这三天里读几本书。后来,警察们的脾气有了改观,市民的怨气也小了很多。无法考证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警察们又读了些什么书,但我想,这个故事大概就是告诉大家,书,尤其是“无用”的书,可以使人先安静下来,然后哪怕是熏陶或唤起心底的一点点善意,人与人的态度就起了一点点变化。这样的阅读,或许就是阅读的“无用之用”。

时下,不少人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寻找“有用”的人,或者寻找一切机会结交有权有势的所谓有用的人。若真的读了那些“无用”的书,就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打开《诗经》,“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意象,会让许多渐渐远去的日子又回到眼前;翻开《围炉夜话》,很容易读到这样几句:“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就是这样一些“无用”的书,把我们带回遥远的年代,重温我们民族骨子里共有的淳朴,让我们以儒者的宁静去面对芜杂的世界,以平和的心境去迎接突如其来的风雨。

“无用”的书读多了,你就会成为一个云淡风轻的人。云淡风轻的人不怕磨难,能把任何人和事都看得开、悟得透,这样的人,他既会含泪微笑独舞,也会与大家一起进行生命大合唱。这样的人,会在将来的世界独领风骚。

(《教师报》2017年12月27日 韩景波/文)

美国的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美国的名师是如何炼成的呢?他们又是如何破解上述教育难题的呢?

首先,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美国的名师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一生的教育,希望学生乐观向上、富有创造力。他们在乎的是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改变。他们希望学生不仅看到世界的美,更要看自身的美与价值。

其次,要有独特的教育方式。美国的名师总能将教育教学的内容融入到活动中去,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他们认为,教育的地点不仅仅是教室,参观博物馆、走进图书馆、聆听音乐会等,也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

再次,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美国名师在成名后都选择继续留在贫困或薄弱学校任教,帮助那些困难的学生,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安享荣誉。他们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永不停歇地提高着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技巧,不断地加强与其他教育的合作。

教育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在通往教育成功的路上,都没有捷径可走。但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蕾。花各有期,各有其美,我们要为每一朵花开努力灌溉,提供沃土,耐心期待。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年第7期 肖莉萍/文)

澳大利亚父母的大自然育儿之道

积极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和中国式的全盘计划、细心呵护相比,澳大利亚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独立精神。“粗野放养”是让孩子成为孩子,允许、鼓励他们犯错,只要不危及生命,吃点苦、受点伤反而可以学到更多、做得更好。“没有关系”是澳大利亚人最常用的口头禅之一,而他们的育儿态度也是实实在在的少点担忧,多点放手,甚至还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去磨练。比如说孩子到了14岁,家长就会让他们去找兼职,送报纸、做汉堡或是做清洁(澳大利亚法定孩子14岁可以打工);等到了18岁以后,孩子更是成了家里“不受欢迎”的人,需要自己开始独立生活。

虽然这些磨练和试错会占去很多时间,但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坚毅的品质和乐观的性格,他们愿意挑战未知的事情,能够坚持自己的方向,使得澳洲的创新力源源不绝。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飞机黑匣子、Wi-F i核心技术等都是澳大利亚人发明的,2015年多伦多大学发布的全球创造力指数中,澳大利亚更是位居第一,美国排在第二。

在大自然中畅享运动乐趣

说起户外运动,不只是澳洲家庭教育的特点,更像是整个国家的标志。让孩子去野外奔跑,和动物亲近,既增强了他们的体格,又培养了环保的意识。

在澳大利亚,还有许多家长自发组织的育儿活动,小到两三个家庭,多到十来个,一起带着孩子在户外游戏。不会走路的孩子被放在毯子上玩耍,大一点的则跟着父母爬树、玩水,或者捡些落叶、石子做手工。有些作品还会在社区中心展出,虽然做得有些粗糙,但重在参与的乐趣。

澳大利亚父母们之所以这么看重户外运动,一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运动中增强体质;二是出于对家园环境的热爱,崇尚自然的风格;三是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参与团体运动能锻炼孩子的沟通协作水平,在求学和招聘中都会更受青睐。

积极适应多元文化环境

澳大利亚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除了少量原住民,大都是欧美亚非的移民后裔或新移民。据国家统计,目前超过28%的澳大利亚人都是出生在国外后,搬来澳大利亚定居的。对于澳大利亚父母来说,首先他们要教导孩子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让他们欣赏包容其他种族的文化。

澳大利亚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落在很多细节处,比如说学校的老师不能强制孩子说英文,只要老师会,可以和孩子用母语沟通;每年政府还会举办多元文化周,让大众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美好。可能因为这样的大环境,澳大利亚人也很乐于带孩子体验不同的文化,孤独星球的创始人就多次带两个孩子走南闯北地旅行。

澳大利亚人的这种包容态度使得孩子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平和的心态,既了解自己的根,又吸收别人的养分,这也是他们将来行走社会的必要素养。

(新浪教育2017年12月4日 王烨/文)

猜你喜欢
内向工匠教研
90后大工匠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工匠神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工匠赞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