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分析

2018-11-30 01:47李娑
商情 2018年49期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李娑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又显著地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上海市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上海市1990-2010年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数据,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为实证基础,建立政府财政支出中各项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間的多元线性模型。本文选取城乡居民收入比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及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检验来实证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中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均对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第二,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第三,优化政策性补贴结构;第四,提高对农村教育投入的重视。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结构 影响效应

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矛盾在现阶段已经十分突出,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潜在经济、政治风险严重制约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和谐稳定的社会。在近两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中,解决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被提上日程。上海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1980年,城市居民收入为637元,农村居民收入为203元;到了2010年,城市居民收入31838元,农村居民收入为13978元,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积极探索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财政支出便是研究热点之一,财政支出在对城乡差距问题的调节上有着日益扩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以上海市为例,探讨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以及该如何有效发挥好财政支出工具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上海市收入分配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找出目前上海市出现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财政支出特别是转移性支出对于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的作用。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上海市财政支出履行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职能的情况,为使其更好地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为使其更好地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地利用财政支出中各项政策工具提供政策建议。

一、上海市城乡收入差距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

政府对城镇公共物品的提供大部分是通过政府预算拨款的方式,而农村居民获得公共物品则需要他们自己通过筹集资金和缴纳税款的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城乡二元公共物品提供机制是导致上海市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上海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上海金融、科技、服务等行业日益蓬勃发展,经济也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快速发展,同时上海也在世界金融交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市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格局却不合理,社会财富的分配比例比较失调,贫富差距悬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从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上海市城乡居民收入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

(二)上海市的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1)上海市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在下降。1978还占12.02%,到2010年就仅占9.56%,财政支农的总量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规模,导致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上海市财政支出中的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政府在文教科卫事业费这些方面的支出也高度偏向城市,城市往往相较于农村会获得来自于政府的更多的财政支持。受教育水平的差距会在市场中反应为个人的获取收入能力的差距,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机会之间的巨大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上海市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支出。行政管理上费用支出较多会相应地挤占财政支出项目中其他项目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使得很多民生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决和改善。政府在行政管理费支出中偏向于公务员这一举措也同样地扩大了城乡差距。

(4)上海市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社会保障通过这些途径发挥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职能。“重城轻乡”是上海市社会保障的一个制度性缺陷。财政体系对城市的高度偏向性是由城市和农村的产业差异决定的。由于城市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地方政府为了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尽可能快速地完成经济发展指标,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政府必然会将城市作为首选投资对象,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实现机制

财政支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机制和手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划清财政分配和市场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凡是属于财政应负责的,财政应尽全责,属于市场分配范围的,财政不能越俎代疱。

(2)规范工资制度,取消对公务员工资的“暗补”,适当削减“明补”,提高工资透明度,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商品化,取消相应的实物工资。

(3)通过转移性支出,如转移支出、社会福利支出来实现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使得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

(4)政府通过对财政对公共项目的大力投资来发展义务教育,优化科教文卫支出体系,健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5)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打破人口流动壁垒,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积极性[6]。

二、财政支出结构与上海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本文选用上海市城乡收入比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城乡收入比的大小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城乡收入比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反则,则越小。用社会保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X1和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X2来表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本文将以表示解释变量,因此本文衡量财政支出结构的两个解释变量分别为社会保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X1和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X2。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中还加入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这两个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其中用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在数据的选择上,经济增长指标以上海市人均GDP指数为依据,为了消除异方差性,把人均GDP取对数后得到第一个Z3,城镇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用Z4表示.

本文构造了如下回归模型:

Y=C+αX1+βX2γX3+δX4

其中ε为随机误差项。

(二)实证结果

将上节中各变量的数据代入回归模型中,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可以得到上海市城乡收入比和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关系,回归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参数t来看,除了参数t检验不显著外,其他的变量参数t检验显著,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收入比Y和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X1和教育支出比重占财政支出比X2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显著;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收入比Y与控制变量上海市城镇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Z3和上海市人均GDP对数Z4呈正相关关系。而且R squared很接近1,说明该方程拟合程度很高,从经济理论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其相关系数为-0.21045,从绝对值看,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并不明显,其符号为负,说明其和被解释变量Y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符合经济理论,社会保障支出确实会对缩小城乡差距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其t值为-1.0996,并不是很显著。按照经济理论,社会保障支出本应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但这一实证结果明显有悖于经济理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上海市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力度不够;人均GDP对数的系数为0.8887为正,且t值十分显著,为5.625,说明人均GDP对数的大小和上海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上海市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上海市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这点是符合经济理论的,从前面理论部分我们分析全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城乡差距在逐步的拉大,所以这一回归结果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倒U”理论的含义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其收入分配状况是先上升,到达一个顶点后再下降,呈现一个倒U形状的。X2为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系数为-0.36,t值十分显著,说明教育支出的占比与城乡收入比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城乡收入比越大随着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的比重增大而减小,这是符合经济理论的,教育支出是属于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教育支出是能起到缩小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的,上海市城镇人口比重Z3的t检验参数并不显著,但其系数为正,说明城镇人口比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城镇人口比重越大,说明城市人口占该地区的比重大,会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个回归结论符合经济理论。

三、结论

(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首先,针对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要设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逐步建立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的一体化,真正做到有令可依,有令必依,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一体化政策的优惠,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公共产品供给。其次,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关系到广大的农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放在水利设施、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等。

(二)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社会保障支出中大部分支出都用于支付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基金,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抚恤及救济,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所占比例仅为6.05%。因此,我们应逐步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占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比例,抚恤和福利救济费用,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和支持。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养老保险模式,扩大农村参保人数,对农村参保老年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优化政策性补贴结构

重点支持缩小城乡差距的项目,继续加大对食品和石油价格补贴投资的支出,加强政策性补贴的影响。对种粮农民直接给予补贴,在物价上涨时期应对其增加肉食品价格补贴支出,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至关重要。

(四)提高对农村教育投入的重视

农村居民在教育上的投资略有不足,教育在提升人的基本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在教育上给予农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财政要加大力度支持农村教育支出,教育是百年的树人工程,也是改变农村落后生产力水平的根本途径,亟待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综上所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收入差距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政府若想通过直接约束市场力量以缩小收入差距,可能使转轨过程逆转,这是多数人不愿看到的;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大有很多负面效应,如影响社会稳定、有效需求等,这又使得政府必须干预收入差距。因此,当前政府运用财政手段缩小收入差距至少算是次优的选择。不管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只要设计合理,财政支出都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达到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结果公平。此外,我们还要警惕来自福利政策实施过度的负激励效应。

参考文献:

[1]贾康,白景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J].税务研究,2003,(10).

[2]寇铁军,金双华.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6).

[3]郭英达.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异的内在机制—以上海市为例[J].華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3).

[4]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

[5]陶然,刘明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地方政府开支及财政自主.世界经济文汇,2007.

[6]曾国安,胡晶晶.论中国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财政研究,2009.

[7]蔡忠雁,王芬.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基于聚类分析的视角,经济研究导刊,2009.

猜你喜欢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互动关系分析
犯罪行为学的分析与应用
地区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率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结构转型、科技创新与“改革红利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