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径,是最漫长的道路

2018-11-30 03:28东方IC
中学生天地(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推荐函大路捷径

东方IC

他从小就过两个生日,一个在8月,另一个在9月。等他大到懂得问为什么,妈妈笑着说:“暑假里不方便请同学吃蛋糕呀。再说了,处女座不好,洁癖、不爽气——你不想当狮子吗?多霸气。”

不知道几时起,他知道了真正的答案:为了让他早一年上学,爸妈想办法改了他的出生日期。他们说:“凡事赶早不赶晚,宁抢一秒,不等三分。早上学早就业,连娶媳妇都比人家早。”

但有些事,注定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他向来是全班最矮的那个,每年达标运动会都是他的噩梦,标准年年在提高,他用尽全力,总离及格有一线之遥——就像他真正的生日,离9月1日也只差不到20天。

学习成绩也一直追不上,听老师讲课总是云里雾里,于是一放学就去补习班,在车上吃晚饭,补习班下课之后都很晚了,他经常抱着书包就在爸妈车上呼呼睡着了。

他开玩笑:“给我改出生证赚回来的一年时间,都花在去补习班的路上了。”

那时,爸妈就经常吵架:“没事儿改什么出生证,这不是拔苗助长吗?违背自然规律!”到底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爸妈都不承认是自己。

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地升到了高中,家里想办法,送他去了本城最好的学校。他成绩不好不坏,老师下的结论是:发挥正常,就是普通一本,985可以考虑冲一下。

爸妈可不这么想,拍着他的肩膀问:“清北人师,你选哪个?”名校是他想选就能选的吗?爸妈给他安排的捷径是:自主招生。

他的近亲里有位大牛,特地在新著里加上了他的名字,还为他写了推荐函,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那推荐函,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一阵清楚又一阵迷糊:“那是我吗?”

获得名校自主招生入选资格的时候,他松了一大口气,可以比其他同学少考几十分了。勤奋的所有敌人里,心猿意马最难抵挡。背水一战的高考前夕,他却忍不住隔一会儿就刷一下手机,一边自责,一边安慰自己:“反正,名校已经十拿九稳。”

九稳?还有一不稳呢。

高考第一科,他答题就不顺——会不会直接就用掉那几十分?越惊慌,越答不出来,结束铃响的时候,他脑海一片空白。心态垮得像扑倒的积木,后面几科,全军覆没。所有准备都白做了,他的分数完全够不上自主招生的门槛。

捷径的尽头,雾气散去,他看见了“此路不通”的路牌——是安心读一个普通二本,还是狠狠心去复读?他想哀嚎:人家还小,人家还未成年——但人生的结,岂是哭个鼻子就能解开的。

何以至此?他不懂。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年知道我在学开车,教我一条金科玉律:“摆在你面前的如果有两条路,一条是缓慢行驶的大路,一条是畅通无阻的小路,那么——选大路。”

我大惊,为什么?难道不应该走少有人走的道路吗?

朋友说:“很简单。大路是不会真正被堵死的,不管出了什么事,会有交警来指挥,会有各种措施保证通行。而小路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很可能毫不客气地直接堵死,你就叫天不应叫地不语了。”

我的朋友不是哲学家,我却从中听出了隐喻。生活本身亦是如此吧?大路朝天,万车奔腾,要越众而出,需要十足的马力、高超的技巧、胆大心细、眼疾手快,实在困难。这时候如果看到旁边有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很少有人能抗拒这诱惑。尤其是很多人在这小路上捷足先登,你会想:“为什么我不能是这些人?”

问题是,小路的情况说变就变,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也许就在你上路后,它的交通中断了。你前途未卜,就已然没有退路。

人为何要走捷径?无非两点:一是急功近利;二是好吃懒做。而任何事想要成功,也不过两条:一是承认道路漫漫且修远,不可一步登天;二是有下笨功夫的决心和实践。

想减肥?别指望21天瘦一圈,你得一口一口少吃,一点一点多运动。

想考托福?别相信“轻松学习”的公号宣传,那都是智商税,你得一个音标一个单词地过关。

人到中年,我渐渐发现,所有我绕过的弯道,所有我偷过的懒,都不曾消失,它们只是默默存在时间银行里,计本算利,而后自自然然地出现,让我一夜交清欠债。

捷径是最漫长的道路,这是每个人都该懂得的事,但愿你不需要吃很多苦,就能懂。

猜你喜欢
推荐函大路捷径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大路长歌
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两个求职者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高宇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放弃捷径
大路河红军石刻标语
高集成多光谱在线水质快速监测系统的应用获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推荐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