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活 面面观

2018-11-30 03:28凌天恒
中学生天地(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乘客德国

凌天恒

出国前,我曾多次调侃我先生挑剔的饮食习惯,说他那样子去了德国想必是要“饿死”的。然而看似不挑食的我,反而比他更不适应德国的饮食——人可以尝试着学习异国的语言、接受异国的教育、遵循异国的制度,但是养了20多年的“中国胃”却常常会提醒我,我自始自终是属于中国的。

“今天吃锅贴吗?”

比于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德国人的饮食底蕴显得有些单薄。说得好听一些,德国人特别尊崇食物的本味:烤土豆蘸美乃滋(酱)就是一顿饭了。在早高峰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一杯咖啡和看上去挺咯牙的硬面包,这就是常见的德式早饭。咖啡不仅是德国人早餐和下午茶的必备,还是他们会友约客的最佳选择。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学楼内有很多咖啡自动售货机,塞入1欧元就可以得到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我先生刚进入实验室做科学助理工作时,常回家跟我抱怨:“你知道吗?助教为了泡一杯咖啡,从烘豆、磨豆到煮开,要整整鼓捣半小时,每天两次从不忘记。”

德国香肠世界闻名,种类更是多不胜数,据说有上千种。但对于从小吃惯了自制香肠的我来说,这些都没有家的味道。

由于不同的饮食习惯,我们在外就餐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是自己做饭。初到德国时,我们每次去超市采购都要花将近2小时,一边拿着商品一边用翻译软件查询单词含义,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常有运气不佳“失手”的时候,比如德国很多包装精美的蛋糕、小饼干甚至软糖中都添加了肉桂,这种在中式烹饪作为卤料的香辛料,能为肉制品去腥提鲜味,但如果直接把加了肉桂的饼干放在口中咀嚼,充斥整个口腔的,是一股类似工业塑料的味道。

在德国的第一个春节,我们邀请了两位中国朋友过来聚餐。炸完春卷,我们拿了一些分享给房东一家,按照中国人礼节性的客套,顺便邀请他们来吃“年夜饭”。没想到房东太太一口答应:“太好了,几点开饭,我们5口人需要带椅子吗?”于是,本来的小聚餐变成了中德两国大联欢。好在有一桌中国菜:川味冒菜、柠檬烤鱼、糖醋排骨、港式奶黄包……它们完全征服了房东一家,虽然辣到直哈气,他们还是不肯放下筷子。

学习之余,时有各国留学生聚会,需要自带食物出席。委内瑞拉的土豆饼夹金枪鱼,阿尔巴尼亚的奶酪拌橄榄,泰国的凉拌香茅酸猪肉……都败在了一份热腾腾的三鲜锅贴面前。很久以后我下课回家,谈及要准备做饭,同学们还会凑上来问一句:“今天吃锅贴吗?”

除了学校,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超市了。德国超市会想尽办法来节约人力资源——没办法,德国的人工成本实在太高了。在德国超市,你看不到太多的工作人员。国内大部分超市的手推车都是免费使用的,结账完毕后随手一放,自有人来负责回收。而在德国,超市手推车需要塞入硬币才能使用,将之归还原处才能取回硬币。我们第一次在德国的超市购物,结完账就提着大包小包直接走人,快到家才想起来还有2欧元押金没有拿,顿觉肉痛无比。

国内大部分超市里,蔬菜水果区域会配备专人称重或初加工,而德国全面实施自助称重(或在称重结账一体化的收银台结算)。各种产品的粗加工也都有相应机器,顾客可根据提示非常简易地操作,快速获得切好并装入罐中的新鲜菠萝、现榨橙汁以及剥好皮的芦笋等。

德国的自来水达到了可供人直饮的标准,但还是很少有人直接在水龙头下接水喝,大多数人都会去超市购买矿泉水饮用。学生作为收入不高的人群,每天拎着一两瓶矿泉水穿梭于校园里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喝完以后,水瓶也不会随处弃置。因为德国政府要求所有厂家在生产瓶装饮料时,须根据瓶子材料的可回收性酌情打上“押金瓶”的标记,超市在销售时,会向顾客收取押金。待顾客将空瓶送回任意一个提供旧瓶回收服务的超市,把空瓶放入专门的机器,就能获得押金退款凭条,在下次采购生活用品时抵扣相应的金额。政府通过此项政策,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活动中,减少了环保部门的负担。

在德国,除了机场有严格的安检外,各大火车站都是没有安检的,人们穿梭自如,售票处仅有几个人工服务台,绝大多数乘客通过自助售票机现场购票或取票。火车票有一等座和二等座之分,但没有指定座位,乘客上车以后自行在相应等级的车厢里就坐。

德国虽以严谨守时闻名世界,但历年来德国火车糟糕的准点率却饱受詬病。德国火车站大多没有候车室,所以在火车延误的时候,大批乘客只能滞留在站台上吹风。火车的准点率不高,但票价却很高。我曾对比过:在国内,从杭州东站前往上海虹桥站的票价为70元左右,高铁行车1小时左右,行程约160千米;在德国,从米尔海姆主火车站前往科隆主火车站,乘坐较慢的市际火车行车1小时,行程约70千米,票价却高达200元人民币。若不是因为学生身份,可以持有所在州通用的学期票(需支付约1600元人民币),如此高昂的交通成本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对于地面交通,欧洲航空业的竞争异常激烈,经常有廉价机票可以购买。比如从杜塞尔多夫机场前往西班牙马洛卡岛,飞行时长2个多小时,票价只需120元人民币。所以不少德国人工作压力大了,心情不好了,就提着行李箱飞去欧洲各地“疗伤”了。

在德国,人们乘坐市内公交、地铁时,可从各站点的自助售票机上购买各种单程票或区域性时间票。持单程票或短期票的乘客上车时须在车厢里的检票机上自助打卡,否则视为无效;持区域性月票的乘客可直接就座,记名月票需携带有效身份证明。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转,全靠乘客自觉,但也有不定期的检票抽查。如果你看到拿着类似POS机的工作人员上车,就应该提前把车票及证件准备好了。在德国,恶意逃票被查到累计3次,会被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从此你将很难找到工作——雇主们非常重视员工的个人信用问题。

在公共交通不准时、收费高、设施旧的情况下,德国交通系统的工作人员还时不时进行区域性罢工,甚至是几个州联合罢工,以争取更好的工资福利。罢工往往会提前公告:“很抱歉地通知大家,我们要在下周二罢工咯,如果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话,罢工将无限期哦。”德国汽车价格低廉,绝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私家车,所以每当公交系统罢工的时候,最惨的还是我们这些没车、没当地驾照的留学生,只能提前走路往学校赶。实在太远的,只能提前约好出租车接送。

德国交通系统也有人性化的一面。比如大部分火车都设有专门的自行车车厢,方便骑车出行的乘客,其座位安排犹如国内地铁,座位设在两边,中间留出很大的空间用于停放和固定自行车。市内交通也是如此,乘客可携带自行车或滑板车上地铁、公交和电车。在德国,不仅导盲犬可以自由出行,其他普通宠物狗和宠物猫也都允许随主人一同乘车。德国的交通设施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求,公交车能通过瞬间车胎减压增压,完成车身的倾斜,方便轮椅上下车,车厢内设有专门固定轮椅和婴儿车的装置,保障特殊乘客的安全,这是国内普遍缺乏的。

国内不少人会羡慕发达国家的居民,但事实上发达国家也有其落后的方面。在德国的生活,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个早早走在世界前列的老牌强国,为了适应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急需翻新提速的困境,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乘客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风的乘客”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最牛乘客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