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多义性主题下用典浅析

2018-11-30 06:32陈赛莉
文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用典无题道教

陈赛莉

内容摘要:李商隐是一个用典能手。他使用充满道教色彩的典故,将自己复杂的内心隐秘于其中,并加之以“无题”之名。后人们对于“无题”主旨的解读,有艳情说,或寄寓说,产生这种多义性分歧的主要原因就是商隐诗中的典故。本文立足于《无题》诗主旨的多义性主题,并以之为角度分析商隐诗中典故的使用,以意为法,探典之美,以便为商隐《无题》的解读找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无题 多义性 用典 道教 朦胧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是用典的大师,他对于典故的灵活创新运用使其诗歌深情绵邈、蕴藉含蓄。其感伤、怀古抑或咏物之类的诗歌,无不渗透着义山的深情。无题一类向来是诗界讨论的热点所在,或兴寄喻己,或艳情歌语,其在主题指向上呈现出较大的模糊性与差异性,而出现这样反差的原因之一便是典故的使用。

一.“无题”界说

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的界定,历来学界意见纷纷,难以达成一致。其中清代学者纪昀对“无题”之诗题作了详细的分析。①而笔者在进行“无题”诗的主题与用典之间的分析研究时,主要分析李商隐诗集中直接以“无题”二字为题的诗歌。它们是最明确的无题诗,最具有代表研究意义。

据此,通过对李商隐全集的统计,笔者共发现李商隐诗集中有十八首以无题命篇的诗,它们分别是:

《无题(二首)》(八岁偷照镜;幽人不倦赏)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咋夜风;闻道阊门萼绿华)

《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南细雨来;含情春腕晚;何处哀筝随急管)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

《无题(二首)》(长眉画了绣帘开;寿阳公主嫁时妆)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

其中《无题》(幽人不倦赏)一诗,冯浩认为其是原本的诗题丢失,纪昀等人皆从此說。又《无题二首》(长眉画了绣帘开;寿阳公主嫁时妆)二诗原来在李商隐诗集中是与《蝶》(初来小苑中)合题为《蝶三首》,因为它的内容与蝴蝶完全没有关系,所以后来胡震亨在《唐音统签》中将其改名为《无题》。今学者刘学锴等著《李商隐诗歌集解》时也将其定名为《失题》。此外,《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一诗,原编为集外诗,纪昀谓其“佚去本题而编录者署曰无题”②。所以,本文所实际讨论的《无题》诗为除以上之外的十四首无题者。

二.《无题》诗中用典的特点

根据笔者统计可知,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共用典37处,从中可以看出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一诗多典,道教气息浓厚

宋人吴坰在《五总志》中曾以“獭祭鱼”来称述商隐诗中的用典情况。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中共用典37处。在这十四首《无题》中,绝句为3首,律诗为11首。其中,绝句中用典2处及以上者有《闻道阊门萼绿华》3处。律诗中用典3处及以上者有《照梁初有情》6处、《飒飒东风细雨来》4处、《含情春晼晚》3处、《何处哀筝随急管》3处、《凤尾香罗薄几重》3处、《近者名阿侯》3处、《重帏深下莫愁堂》3处。诗中用典的密度极大,几乎是每句一典。

义山《无题》诗用典不仅多,更重要的是他诗歌中典故的来源多是道教的一些典籍,如《列仙传》的“秦楼客”、《真诰》的“萼绿华”、《汉武故事》的“送钩”等等。这些道教的典故使用多是其他诗人不曾用过的“生典”。这些本来简简单单的道教故事,经过义山的整合与安排,从而蔓延成道教化的诗的语言。他把这些前人较少使用过的事例灵活使用,使典故和诗歌完美融合,使整个诗境呈现出扑朔迷离之态。

(二)多边喻指,以典注我

钱钟书先生言:“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管锥编》)钱钟书所言“两柄”指人们运用比喻,常将自己的主观感情依附在客观事物之上的,使客观事物本身具有褒贬二重性。“多边”指作为喻体的客观事物,具有多种性能。虽然,“两柄”、“多边”是针对比喻所提出的,但是这种多边喻指性对具有朦胧性的主题而言,是指诗中典故所呈现出的多种可能的特点。这在义山诗中表现在其典故主旨复杂且具有多重暗指性。

李商隐诗歌中的典故与主旨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所谓一对多,一方面是指一典对多典;另一方面就典与主旨而言指一典对多旨,在同一诗作中,某一典故所呈现出的诗歌主旨可能有多重方向。如《来是空言去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③

对于此句的注解,朱彝尊解释道,李此处的“刘郎”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刘郎”当属一人,指汉武帝。冯浩亦注:“用汉武帝求仙事,屡见。”而今之学者刘学锴则提出了新的看法。他指出,“刘郎、蓬山虽用汉武求仙之事,实兼用刘晨阮肇事。传东汉永平中,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仙洞。半载后返故里,子孙已七世。后重入天台访女,踪迹渺然。”④刘学锴认为这里实际兼用了刘阮一事。此句诗意为刘晨与阮肇两个人寻天台山未果,而遗憾自己与之相隔万里。诗歌传递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在这里先抛开此诗的主旨,仅仅“刘郎”一典就已经生发出多个对应的典故,再加之“无题”之题,更耐人寻味。

李商隐心中的莫名惆怅情绪,不是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而是以典故诉说内心的波澜起伏,达到“以典注我”的目的。这也是李商隐《无题》诗乃至于其他诗晦涩难懂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貌离神合,“意”“象” 相生

所谓“意”指诗人作诗之诗心及主旨。“象”则指诗心所寄托之事、物于诗中的表现,即用典。“象”是喻指,“意”是所指。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所有艺术手法都是以外表的“象”来指达内在的“意”。

猜你喜欢
用典无题道教
用典犹如用比兴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无题
道家道教研究
无题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