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途径

2018-11-30 09:22黄明均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进度内角运算

黄明均

笔者于2015年到2016年在广州市从化区某小学支教了一年,任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切身体验到农村小学数学等科目教学严重脱节,小学和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与教学实践,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指对比小学与初中的知识所进行的知识点衔接。教师要通读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了解课标对各学段的基本要求,也要通读中小学数学教材。如小学阶段是利用天平的平衡来引入方程的,比较形象,相等关系也是通过天平的平衡来理解的,方程变形的依据是“加、减、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再推出解方程的方法。而初中则根据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及分配律,结合实例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5个步骤:去分母(根据等式的性质2)、去括号(乘法分配律)、移项(根据等式性质1)、合并同类项(有理数加法法则)、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根据等式的性质2),让学生明白算理,就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对这两种思路、两种算法的解释,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过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公式、定理等的推理过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量、剪、拼等,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到了初中阶段就要明白:一个三角形,无论形状和大小怎样,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有什么办法能证明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体会推理的过程。

二、教学进度的衔接

有理数运算的教学进度要放慢。对于有理数加减法中容易错的题,如“-3+1 =-4”“-6-1=-5”,说明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则没有理解透彻。因此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3+1表示-3与+1的和,-6-1表示-6与-1的和,放慢速度,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之后再过渡到有理数的减法,学生才能逐渐明白知识要点。

整式加减的教学进度要放慢。初中数学增加了含有字母的运算,学生容易出错,如“2a-a=2” “-2a+3a=-5a”,这里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合并,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系数合并就是有理数的运算,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又如“(3x+2y)-(-3x+2y)=3x+2y-3x-2y”,学生对括号前是负号的运算,去括号时,括号里的每一项要变号,运用起来容易错。

教学进度放慢,有利于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不等式的掌握。

三、教学方式的衔接

移动课堂。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相遇、追及问题,理解同向、相向里面的等量关系,我把学生带到运动场上去,在运动场上进行数学课教学。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知识的程度,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可以按照课标要求直接学习初中知识,并适当进行拓展;第二层次的学生落后一点,可以从小学六年级的知识点开始帮这部分学生衔接,争取在初一第二学期达到第一层次学生的水平;第三层次的学生从四五年级的知识点开始衔接,争取在初二第一学期达到第二层次学生的水平,第二学期达到第一层次学生的水平。对于第二、三层次的学生来说,需要相应地调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笔者通过对初中数学课本与小学数学课本的研究与分析,把初中与小学相关内容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与衔接。如:

①初中“有理数运算”——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含有分数的运算。(4課时)

②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学“列简易方程”。 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逐步转向代数思维,未知数要参与运算。(3课时)

③初中“解一元一次方程”——小学“求x值”。从等式的性质归纳出方法:去分母、移项、系数化为“1”。(2课时)

④初中“浓度问题”——小学“百分数问题”。理解谁是谁的百分之几。(1课时)

⑤初中“合并同类项”——小学“分配律”。(2课时)

⑥初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小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小学要求学生通过量、拼来验证,初中要求学生会推理。(1课时)

……

四、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化归思想。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消元”思想,化 “二元”为“一元”,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方法及整体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如对于“相反数”的教学,可先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且与原点距离相等出发,阐述这两个数的几何意义,进而给出相反数的定义。这样能使学生易于理解。

分类思想。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5,0),B(3,0),点C在 y轴上,△ABC的面积为12,求点C的坐标。分析:点C在 y轴上,点C不可能在原点上,所以点C可能在y轴正半轴上,也可能在y轴负半轴上,应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通过分类讨论,既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又能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方程思想。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和兔一共有头6个,有脚2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小学四年级课本上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小学用的是假设法,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初中学了方程或方程组后,让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可以迅速解决问题。所以,方程思想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简单,抽象问题变具体,使学生易于理解。

五、分层教学

通过多次测试,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明确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分成三个层次班,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衔接。分层教学安排在每周四下午,这节课不学习新课,可以是复习课、专题课。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内容,注重与小学的衔接。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指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第三个层次班,结合小学学习的知识,从小学的知识开始学起,让他们学有收获。对于第一层次班,可以适当进行拓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每周增加一节习题课,专门给他们梳理小学相关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保证和第一层次学生同步,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提前两周给第三层次的学生从小学四五年级的简易方程开始衔接,达到第二层次,再接着从六年级的比例式进行衔接,使他们达到第一层次,这时可正常学习对应的新知识。

通过对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途径的研究与尝试,学生的成绩稳步上升,如2016学年和2017学年,我任教的两个班,平均分由初一第一个学期末区统考排C类学校第7,到第二个学期末排第四,初二第一个学期末排第二。采用衔接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探索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教学进度内角运算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有趣的运算
三角形分割问题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