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背后的薪火相传

2018-12-01 01:43高旭天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德布巴达队里

高旭天

2017年12月4日,我区隆重表彰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收获3项荣誉:荣获“十佳乌兰牧骑”称号,萨仁高娃被评为“优秀乌兰牧骑队长”,原队长巴达玛获得“乌兰牧骑事业特别贡献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这支队伍几代人的执着坚守,以及近60年优良传统的薪火相传。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59年,60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着自编自创为主的创作道路,源源不断地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巴达玛的舞,道尔吉的曲。”几十年前,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的歌舞创作就有这样的口碑。早在1964年,巴达玛编创、道尔吉作曲的《奶酒献给毛主席》,斯钦朝格图作词、道尔吉作曲的《猎人之歌》等作品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文艺团队汇报演出,得到文艺界好评。如今,萨仁高娃、张文刚、博·德力格尔等人成为队里的创作主力。2005年和2015年,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凭舞蹈《巴林蒙古女性》和《巴林·德布斯勒》两度摘得荷花奖。在今年的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新生代队员带来的音乐小戏《宝石》和三人舞《德吉》,分别亮相新创蒙汉语小戏小品专场演出以及首届乌兰牧骑新人新作展演,双双在评比中脱颖而出。

一个个节目的成功,缘于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更重要的则是灵感源自于牧民、节目服务于牧民的创作方向。比如《巴林·德布斯勒》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蒙古族收获季节的舞蹈,“每到这时,大家会围着一棵树或者围成一个圈儿跳舞,最后踏出一圈儿坑,这个圈儿在蒙古语里就叫‘德布斯勒。”薩仁高娃介绍道。对于乌兰牧骑节目的创作,她有着独到的见解。她排演的节目,力求贴合蒙古族的生活实际,在编舞时很少考虑灯光效果。用萨仁高娃的话说,乌兰牧骑的节目应当“既能上得了大舞台,也能去得了大草原”。

时至今日,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更是不断拓宽“戏路”,在原有的民族歌舞之外,尝试涉足蒙古语小戏、小品等新的表演形式,《宝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小戏围绕近些年被“炒热”的巴林石展开,呼吁人们保护绿水青山、理性开发资源,充满了时代气息和正能量。

除了下乡演出,巴林右旗乌兰牧骑也积极发挥宣传、辅导、服务功能。有的乌兰牧骑队员因为年龄大,已不适合登台演出,队里就安排他们专职到各社区、嘎查村作文艺辅导员,在他们的定期指导下,全旗各地居民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团体蓬勃发展。

在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中,萨仁高娃无疑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她从小生活在牧区,爷爷是民间艺人,从小耳濡目染,喜欢唱歌跳舞,也喜欢看乌兰牧骑的演出。1984年,15岁的萨仁高娃从中学报名加入乌兰牧骑,在巴达玛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走进舞蹈艺术的殿堂。正所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010年萨仁高娃成为队长,和老师当年一样,挑起了管理队伍、培养新人的担子。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的新队员一般是十几岁招进来,60%是农牧民子弟。作为队长,萨仁高娃在培育年轻队员成才的同时,也很关心他们的成长。他们一直保持着乌兰牧骑过去的传统,新队员只培训几个月就登台,边演出边提高,逐渐挑起队里的大梁。每个队员,不论主业是什么,都至少会一种器乐,不但演出时能歌善舞,拉起乐器也是一把好手。除此之外,队员们还兼任服装、道具、文秘、财务等工作。

日常演出之外,队里还会组织队员进行业务培训。过去是选拔少数队员到外地培训,现在则是把业内专家教师邀请过来,使全体队员都能受益。舞蹈家查干朝鲁、特古斯,导演三虎,歌唱家金花、那日苏等人,都是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的座上宾。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以来,全区各地越来越重视乌兰牧骑的发展,队员的待遇问题也更加受到关注。在这方面,巴林右旗乌兰牧骑走在了前列。队里的办公楼里有专为年轻队员提供的宿舍,卧房、卫浴、厨房一应俱全,既节省了年轻队员的开支,又让他们找到了家一般的归属感。目前,全队56名队员中,除了18名事业编制人员,还有聘用合同制人员25人,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15人,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我相信,解决好队员们的生活问题,更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干好这份事业,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萨仁高娃说。

猜你喜欢
德布巴达队里
“丁丁”擅助攻,一场进四球
咏 松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老”顽童德布劳内
索德布明天还会醉(小说)
怎样才能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团结群众?/自己带头
“大家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