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有声 润物无声

2018-12-01 10:20蒋韶韵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润物无声

蒋韶韵

摘 要:读写课到底要学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书面化的标准答案在上文中我已经一一解释,那么如何结合课本内容,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呢?其实就是八个字“静默有声,润物无声”。

关键词:读写课;静默有声;润物无声

在教学模式中我采取的是pre-reading模式,结合整个三节阅读公开课的磨课过程,来总结下自己在小学英语读写课的研教经验。

一、导入信息

在借班上课的前提下,首先要做的是缓解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氛围,而除了热烈氛围,就是在与学生简单口语交流的过程中,要将本课相关的信息先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出一个背景框架。在Meet Robin这节课上,unit1中重点内容是Whats he like句型,并且能够对于教师和朋友的外貌性格有个基本的介绍。所以从这里入手,在介绍完自己后就引出了问题“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此前的新授单词呈现在PPT上,既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又不至于让他们感觉胆怯而不愿交流。于是一大片小手都奋力举起,至少他们想要表达。有学生说Miss Zhou is my English teacher ,shes funny.然后有学生马上否定,Sometimes shes strict.接下来从their English teacher迁移至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看着活生生的我,他们对我有一个猜测性的描述,可以肯定也可以maybe。而在第二节课What does he do中,我将信息的导火索放在了hobby和job上。在PPT上我制作了一张个人名片,除了姓名电话,还写出了自己的hobby和工作地点,最后将English teacher显示给学生,却遮盖了job这个主题单词。学生在听完我的介绍后,脑海中已经有了一种基本的联系,hobby和job,最后通过猜测将job说出,从hobby引出job,但是在上完课之后,我重新思考了导入,除了自我介绍,其实在学生说出job这个词时,我还是应该再多走一步,让大家再发散一下思维。在最后一节In a nature park中,最初是从自我介绍后,通过What can you do?引出I can draw.然后出现小鸭子,既是四只小鸭子(四个小组)的竞赛,也是主题nature park的开门砖,还是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在公开课后,考虑到What can you do?的问法存在不合逻辑的状况,于是我将这个开头的学生问,改成了对自己能力主观描述。上述三节课在开头的信息导入中都简单直观,充分利用实际的学习场景,其中不足之处则是娱乐性不高,所以在阅读课的信息导入中,方式可以多样化,而不变的核心则是通过缓和氛围,将本节课的相关信息与greetings、introduction以及tittle输入,并尽可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框架背景。

二、话题唤醒

在新版PEP教材中不再將知识点简单分类,而是采取话题的形式,话题与话题之间既是独立的,也是联系的。信息导入就像是触发器,唤醒了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并且和信息和话题间建立联系。在Meet Robin课例中,学生看到我手中怪怪的robot,有了强烈的表达欲,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跟我的robot打个招呼,并且请他们描述robot的外貌特征。其中有个学生说“Hes funny(Look at his smile.)”。从单纯的外貌描述到猜测他的性格,在实物的基础上,我开始引入Robin。手中paper robot有很多不能完成的任务,He cant 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那么谁可以呢?我们今天的主角Robin亮相。在新版PEP教材中,新人物Robin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所以学生对于他完全陌生的。这就是我们Meet Robin的主题,必须要“meet”。此刻,Meet Robin的标题出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今天阅读理解的目标是认识新朋友。在What can you do?这节课中,通过hobby和job之间的联系,唤醒学生脑海中关于hobby和job的词句,并且在这个时候点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是The real world camp,成为hobby和job联系的桥梁。在In a nature park这个课例中,对话题的唤醒是提问学生Is there a nature park in Dancheng?让学生联想身边的nature park,不仅直观导出了主要句型,也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最现实的情景。综合三节课的效果,东谷湖的效果最明显,显然学生对于身边日常的反应要更强烈。所以在话题唤醒上,还是要脚踏实地地从学生切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可以更具戏剧感则为上等。

三、主题预测

主题预测放其实是引导学生在对话题和固有知识产生联系之后,对文本的一种常理预测。这种预测类似导言,又类似于阅读理解中先抛出的问题。也许学生预测的内容和文本有关,也许毫无关系,也许天马行空,不需要统一答案,只是简单的思维发散。在Meet Robin中,我将“Whats Robin like?”抛给了学生,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在What does he do?这课设置中,到了the real world camp中,缺少了对主题的预测,所以在In a nature park中进行了改进。在这节课中,结束了话题唤醒后,我提示学生在这也有一座nature park,它跟东谷湖可不一样,那么在你的脑海中,这个自然公园是怎么样的呢?在先前对东谷湖的联想中,两个there be的肯定句型已经在板书中出现,所以到这一步学生就很容易利用这两个句型对nature park进行预测和联想。同时这一步也是为了最后让大家自己设计理想中的公园埋下了伏笔。

猜你喜欢
润物无声
马则中
马启雄
润物无声
让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爱在心头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贺“星期爱乐大讲堂——100场音乐学术公益讲座”圆满结束
二十四载润物无声 爱心帮教硕果满园